分享

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

 古典读书治学 2023-05-31 发布于上海

5.21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孔子说:“宁武子这个人,国家安定的时候,他显得足智多谋;国家危乱时,他显得愚笨糊涂。他的邦有道露才之“智”,一般人还可以学得到;这种邦无道装傻之'愚’,实在是不可企及啊!”

宁武子,名俞,卫国人,卫文公、卫成公时为大夫。司马迁《史记》:“文公初立,轻赋平罪,身自劳,与百姓同苦,以收卫民。”卫文公时,国有道,宁俞仕于卫,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施政才能;卫成公无道,为晋所攻,失国奔于楚、陈,后为晋侯所执,宁俞不避艰险,立朝不去,周旋其间,卒保其身,而济其君。故孔子赞叹他,其知可及,其愚不可及。在国家安定的时候,一个人面临的问题往往是如何把事情做好的问题,而在国家危亡,政治混乱的时候,一个人往往面临生死存亡问题和大是大非问题,这个时候最能考验人,能明哲保身,那就很不错了,如果危机社会全体,严重践踏道义,那必然挺身而出,舍生取义,才是儒者的风骨。

孔子对宁武子的赞誉,其实也正是孔子自己的心意,无可无不可。不会执着于一些形式上的东西。不会执着于礼乐的形式,而是关切礼乐背后的仁。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庄子对于真实的孔子,其实是倾慕的,但是对于被后之学人神圣化,标签化的孔子,又是批判的。孔子的那种达观豁达,气象万千,空空如也的精神气质,庄子是继承的。

此一章,正是勾连孔子与庄子的一条线索。最近主要读庄子,《庄子》里好像处处是孔子,真是有意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