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理拓展 | 世界上的“胡焕庸线”

 昵称40301303 2023-06-01 发布于江西

2022-06-02

0 1

中国的突变线 —— 胡焕庸线

1935年胡焕庸先生用手工画图“海棠叶”中国地图发现的“爱辉-腾冲线”

1935年,胡焕庸提出黑河(爱辉)—腾冲线即胡焕庸线,首次揭示了中国人口分布规律。即自黑龙江瑷珲至云南腾冲画一条直线(约为45°),线东南半壁36%的土地供养了全国96%的人口;西北半壁64%的土地仅供养4%的人口。二者平均人口密度比为42.6:1。

(2000年和2010年的中国人口密度分布)

在当下的科技水平之下,虽然中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但真正适合人们生存的空间,却只是这300多万平方公里。

它还是一条文明分界线:它的东部,是农耕的、宗法的、科举的、儒教的……一句话,是大多数人理解的传统中国;而它的西部,则是或游牧或狩猎,是部族的、血缘的、有着多元信仰和生活方式的非儒教中国。”《发现中国》

中国人口分布的分界线,也称作“胡焕庸线”

该线从黑龙江黑河到云南腾冲,将中国分割成两部分。线两侧的面积比为57%:43%,两侧的人口比却是5.8%:94.2%,两端GDP比例为4.3%:95.7%,都很悬殊。

读懂了这条线,似乎也就读懂了背后的中国。这条线也成为政策制定者、研究人员,甚至投资人和企业家们最关注的人文地理分割线。

其实这类地理分割线是人口、经济分布不均匀的线,也是划分繁华与寂辽的线。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的国家都被这条线“分裂”成两块。

那么全球其他主要国家和地区,有没有自己的“胡焕庸线”?他们的地理分割线背后有什么秘密?

0 2

亚洲的“胡焕庸线”(亚洲之弧)

“亚洲之弧”由喜马拉雅山脉、帕米尔高原、青藏高原东源、秦岭、阴山-燕山、大兴安岭等山脉山系组成。

弧线以东、以南的100-300公里范围,是适合农耕的地区,从古到今都是文明的繁盛之地。

东亚与南亚的人口密度分布

0 3

美国的“胡焕庸线”

美国的“胡焕庸线”是一条不规则的U形线。

美国灯光地图

.......................................................................................................................................................................................................................................................................................................................................................................................................................................................

美国人口密度分布图

美国U型线也和“胡焕庸线”类似,与美国的地形、降雨量分割线基本吻合。

自然地理分割线也影响了美国人的定居和迁徙。下图是基于通勤人士路线和频率作出的美国主要大都市圈分布图,U型线内外大都市的比例为15%:85%。

美国城市圈分布图

通过U型线,我们也能大概找出美国经济较发达、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新英格兰”地区,南部德克萨斯州、佛罗里达州,西部华盛顿州到加州沿岸,还有五大湖区。

0 4

德国的“胡焕庸线”

与中美不同,德国的“胡焕庸线”更多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二战战败后的德国,被“冷战”东西方阵营分区占领,形成东德和西德。而处于东德全境之内的柏林,也被分为东柏林和西柏林(下图右侧),分属东、西德领土。

下图是柏林夜晚灯光图,参照上图中东西柏林的分界线,可以看到西柏林目前的繁华程度仍然高于东柏林。

“冷战”过去了26年,两德统一也已28年,但前东德地区除了柏林、莱比锡、德累斯顿等少数城市,其他地区仍和西德的生活水平差距较大。

前西德与东德的面积比例为7:3,而GDP比例为8.75:1.25。两地巨大的经济悬殊,使大部分的外国投资仍偏向选择西德地区。

0 5 加拿大的“胡焕庸线”

加拿大由于北方太冷,其超过90%的加拿大人口居住在距离美国边境250公里以内的南部地区,因此该国的“胡焕庸线”也大致位于此线附近。

加拿大人口密度分布图

0 6

俄罗斯的“胡焕庸线”

俄罗斯的“胡焕庸线”是一条近似斜线,基本分割了俄罗斯的欧、亚地区和南部地区。俄罗斯欧洲部分人口,就占了全国的75%。

俄罗斯人口密度分布图

也因此,俄罗斯的大城市如莫斯科、圣彼得堡、叶卡捷琳堡、新西伯利亚等,都位于该线的左下方。而线的右边,广袤的西伯利亚只零星的出现几个人口较密集的聚集地。

0 7

澳大利亚的“胡焕庸线”

澳洲大部分人口位于直线以东,主要集中在东南部沿海的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等城市。线的西部只有零星的城市。澳洲超过70%的领土是沙漠,而真正适宜居住的领土约为20%。

澳洲人口密度分布图

0 8

日本的“胡焕庸线”

日本的“胡焕庸线”则是一个倾斜的矩形。矩形内的关东平原(东京)、浓尾平原(名古屋)、近畿平原(大阪、京都、神户)、濑户内海沿岸和九州岛的福冈,是日本人口最密集的区域。

日本人口密度分布图

0 9 法国的“胡焕庸线”

再看看法国的人口分割线。

法国是典型的一城独大(首都)型,类似的还有西班牙。大巴黎都会区(下图圈内)的人口就占全法国人口的20%,GDP占全法国近40%。难怪在法国小说中,大家经常看到“巴黎人”和“外省人”的区别了。

法国人口密度(来源:法国统计局)

10

世界的“胡焕庸线”

世界的“胡焕庸线”可以概括为“深V地带”,该地带内的西欧、印度、中国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方。当然,还有美国、埃及北部、西非、巴西东南岸、东南亚爪哇等人口聚集地。

最后一张图,我们不划分割线,大家感受一下全球人口规模和密度最大的都市圈,主要包括:

亚洲: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新德里、孟买、加尔各答、曼谷

欧洲:伦敦、巴黎

北美:纽约、洛杉矶、芝加哥

南美:里约热内卢、圣保罗、布宜诺斯艾利斯……

世界人口密度及大都市圈分布(来源:www.cartograf.fr)

整体来看,全球人口分布情况可以参照一百多年前,麦金德提出的“世界岛”理论,他也是陆权说的提出者。他的理论是地缘政治学的核心学说。

麦金德认为,亚欧(有时算上非洲)大陆实际是完整的大陆,其人口占全球人口的75%,自然资源占地球的50%。谁控制了东欧-中亚广袤的中心地带,就控制了这个“世界岛”,随之也就控制了世界。

除此之外,美洲大陆(南北美)、大洋洲仅为次中心和次大陆,其重要性无法与“世界岛”相比。

世界各国的地理分界线始于自然地理分割线,主要包括地形、降水量、温度分割线。这一点,中国、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加拿大等国均有这种特征。

自然地理分割线会影响人类的迁徙,人口密度分布基本也与自然地理分割线吻合,从而进一步形成人文分割线。这也就产生了经济活动、都市圈、通勤等一切人类活动。各国的人口分布情况也显示,人口在地域上的分配不均是正常现象。

人口聚集的地方,就产生了财富。整体来看,人口聚集地形成的大城市,都是该国经济发达地区,如日本的东京、大阪,美国的纽约、洛杉矶、芝加哥,欧洲的伦敦、巴黎等。

人口的迁入对于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起决定性作用。因此,了解人口分布情况至关重要。也正因为此,东亚、东南亚、西欧、北美也成了投资者们最热衷的目的地。

其中,西欧和北美经济发达、制度成熟,而东亚和东南亚新兴国家众多、经济发展快,都是值得大家关注的投资地点。

对全球和主要国家的人口分布有了整体概念,便能了解哪里经济更活跃、有活力。

人多了,对于住房的需求会增加;人多了,人们的消费需求就会水涨船高。

总之,人多的地方更容易产生财富。

凡是可以使一国人口减少的事物,都可以使一国贫穷。……世界上文明地区的大多数国家的贫富,多少是与人口的多寡成正比的,而不是与土地的肥瘠成正比的。〔英〕蔡尔德

当然,人口只代表一种资源,如何把人口这种资源变为财富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说明: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