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的钟声已敲响,爱读书的你不该是一座孤岛

 文穴阅读馆 2023-06-01 发布于浙江

每晚9点半,和我们一同叩响阅读的大门。

很多人说阅读是比较私人,更适合一个人读。但是有时候与一本书单向度的对话并不一定能引发更多的可能。

正如张秋子在我们06期共读的《堂吉诃德的眼镜》中如此描述讨论文学的魅力:

“理解不仅仅发生在个人与文本之间,也发生在个人与个人之间。”

如今有很多共读小组,有文学的,也有个人成长类的。

张秋子《堂吉诃德的眼镜》| 渡业余读者的船夫(附共读招募)


作为一个文穴俱乐部活动,我们在思考的一点是作为一个付费向的共读组织它究竟能提供给参与者什么?

在06期的报名调研中,我们发现报名的小伙伴对服务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 超过66%以上的人选择了「强力催打卡」和「发散性主题思考」;

- 50%的伙伴选择了「批判性思考讨论」;

- 还有40%左右的伙伴选择了「能与大家一起交流」。

这样的读者预期其实非常符合我们的初衷。

我们为什么而打卡

在如今有那么多共读组织的情况下,文穴的组织希望可以在一次次活动中让大家习惯于把时间投入到阅读的想象和与人的交流中去,而不是完全被动地接收一些内容。

很多人喜欢阅读但是就是抽不出时间来阅读,其实就是因为习惯在作祟,可能打开短视频或者玩一局游戏,玩着玩着已经很累了,但是有些人还是会继续下去,直到深夜。

当然适当的娱乐和放空对身心有益,但是很多时候,大家不过是被习惯牵引着,消耗着自己的心力和时间。

而文穴夜间共读会很重要的一点就给大家提供一个空间和场域,帮助大家重塑阅读习惯。

06共读会部分截图

其实每天也就30分钟,坚持一周,任何人就算再忙,睡前挤出30分钟也一定没什么问题,所以关键还是看是否能跨出这一步。

大家针对一本书进行一段时间的阅读,本身会让大家的交流更顺畅,长此以往,共同语言必然也会越来越多。而很多研究表明,只要处在一个爱阅读的圈子里,自然而然,你会更容易去享受阅读,主动阅读。

此外活动大家的打卡形式也不同,电子阅读器、纸书、手机,在打卡时你也可以看到不同伙伴的阅读方式,甚至群里还有有小伙伴提出自己的困惑,比如看完书好像感觉什么都忘了,是不是看书方式太浅了。

06共读会部分截图

对于这样的问题,每个人看法不同,可能大家的建议不一定适合你,但是只要是在文穴的读书会里,至少大家就会热情地回应你。

发散性的思考意义何在?

关于阅读的活动,文穴的宗旨始终可以用那么一句来形容:

走入文字的窄门,探寻存在的可能。

首先能够沉下心来进入阅读很重要,试想眼前如果不是一本书,而是一个人。

你是否可以抽出30分钟来,听他表达,不仅仅是单纯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表达方式以及多样化的语言结构 。

所以阅读可能会“迫使”你先静下来,提高你对文字的敏锐度和感受力,在那个时候,你才能有机会去对话不同的观点,观察不同的生活,以及寻找更多样化的存在的可能性。

在阅读《堂吉诃德的眼镜》时,我们确实会发现很多可能大家自己读发现不了的细节,比如张秋子的课堂非常活跃,或者她的一些观点可能过于笼统。

06共读会部分截图

我们不是一个讲座式的组织,更像提供了一个讨论式的交流空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