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一章讲的是咱们这个世界是怎么来的。如果你看完后觉得是这么回事,说明你和道家思想很契合。我见识浅陋,尝试给大家解一下,你们当我胡说八道即可。如果大家有更高明的见解,随时欢迎多多指教。 ![]()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章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这个大家都想要的好东西,不好说,不好描述。就是一两句话说不清的意思 。 ![]() 第二句: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天地万物都是从虚无中产生的,最终也会回归到虚无。其实就是说这个世界是虚假的。特斯拉的马斯克说,咱们这个世界是真实的可能性不到百分之一。释迦牟尼说缘起性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都和这个道理相近。你如果能接受这一点,恭喜你,说明你有一定天赋,不是麻瓜。修行潜力一颗星。 第三句: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这句很重要。直指修行根本。 欲,是念头也就是心。形成世界的是我们的心。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心即世界,心外无物。我们修行有成能控制自己心以后,就能以心转境。 常无欲以观其妙。这句是说,作为知常的修行者,我们的心要时刻提醒自己这个世界是虚假的,用观察者的视角来看这个世界的美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这句是说,作为知常的修行者,要从这个世界的具象看到自己修行的效果。这个世界是一面镜子,折射的是你的内心。如果你的环境一塌糊涂,生活过的一地鸡毛,最要检讨的是自己的心。这和维摩诘经阐述的思想心净即国土净,意思相近。接受了这个思想,就明白了我们为什么要修行。改变自己就是改变世界。 第四句: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句再次强调,有和无就是一回事。世界本不存在,你我万物皆是梦幻泡影。 此两者就是指有和无,也就是空和色。同处而异名是说本来是一个东西,只是起了两个名字。就是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意思。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句是感叹句,意思是好奇妙啊,世界就是这么产生的。 这一章认为宇宙是人心产生的。我们周围的环境和我们本身一一对应。这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 怎么样,我这样解读道德经,你认可吗?欢迎发表你的高见,我很期待,一定洗耳恭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