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看到的成功,未必是你的成功,知识的转化,才是自己的明天。

 韩知书 2023-06-02 发布于北京

前段时间的一次公司会议上,有一次比较有意思的讨论,讨论的主题是,疫情常态化的企业转型方向。这话题一出来,各方意见一下子是蜂拥而至。你一眼我一语,有提出己见后造人反驳的,也有“对对对”,“没错没错”的应和之声。但细听之下,男士们大多都指向线上平台——抖音,而女士们则更多偏向于——小红书。虽说传统企业线下转线上的转型思路,在当下早已不是什么新的话题,但就当是讨论起来,好像也没有什么新的出路。理由呢,则更多的是大家在刷手机时看到的那些所谓的“网红”,其“内容质量”与“粉丝数量”并不被认同是可以成为正比的原由。

普遍的认为,瞧人家做的那玩应都能有个10W+的粉丝,我们做一个也肯定能比那些强。

再有一种观点是,现在线下的模式已经趋于“下沉版块”,而当下火爆的几大流量平台正是新的发展方向,虽说群狼已在抢食,但架不住肉多啊,我们为何还守着一块即将被沙化的耕地不去那肉多的区域抢得一块是一块呢?

我的观点:那些咱们能看到的网红,都是在一波波进化中幸存下来的,他们基本都已从0到了1,或是到了100的阶段了,那所谓的10W+的粉丝也绝不是一下子就能聚集过来的。我们要做线上的话,先考虑清楚两点:一是产品,二是内容。就算有一些粉丝了,我们通过什么能够把粉丝转化成利润?反问一下自己,那些所谓的10W+真的都是粉丝吗?有多少能转化呢?还是都会是“观众而已”?

今天,看这书的后一部分,是给创业企业的在流量转化上的“金玉良言”,其中有一段讲一家财富管理公司也是不想放弃抖音或小红书的网络红利,开始在这些平台上做内容,一晚上就收获了10W+的粉丝,给他们高兴的,但随后就发现,这所谓的10W+粉丝,居然一个粉丝都没能转化成客户。这个案例也在提醒自己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不要被那些所谓的“红利期”,“流量聚集地”的“结果”所吸引,迷惑。在选择平台做推广的时候,先明确一下你的客户是在这个平台吗?一定要理性的确认,你的客户在哪里,就应该去哪里投放广告。

最后,书的后三分之一部分,有三个流量转化的案例,挺有意思,其思路,按照之前的“六要素”来谋划,非常值得借鉴。其中的各种用数据说事,也能看出如何为企业寻求核心的突破点,但前提是能够有渠道获取有效并准确的数据来源,从这方面来看,这也是衡量一家咨询公司实力的标准吧。

总结一下,本书的核心:

5个方式方法,助力企业的成功引流;

6个要素心法,帮助企业将流量转化为利润;

3个案例解析,让咱们活学活用;

4个创业阶梯,启动创业企业的增长引擎。

本书,不错,其知识内容不一定要都用上,各行各业均有不同,没有万能解药,只有对症下药,各位自取好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