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捉襟见肘的服务行业,不易啊!

 韩知书 2023-06-02 发布于北京

对于专业服务公司的发展而言,其核心的竞争力并不像科技企业,生产企业等其他类型其他行业的企业,有着自己的核心产品,可以升级,纵向演变新的产品,又或是可以横向的裂变,扩展新的产品线,甚至延展至“隔壁”的产业领域。专业服务企业的核心就是人,人的能力,人的资源,人的价值,人的边际。而专业服务企业的目的就是把这个”平台“搭好,把那些有能力,有资源,有价值的人,放在这个”平台“里,让他们产生价值,更大的价值。人呢,收取自己被企业,被市场认可的那份利益回报,企业呢,赚取那份价值之后的剩余价值。

所以呢,人所产生的价值越大,企业获取的剩余价值就越多。但人的欲望并不是固定的,能提供服务的“平台”也不会仅有一个,所以,往往会出现的情况就是,人会为了追求更高的价值体现,而换一个可以提供给他更大价值的“平台”。而企业呢,也会为留住这些具有更大更好价值的人,提供更好的更具诱惑的“愿景”。

就是,服务型企业对于员工的最终认可,是可以把员工提升至企业的合伙人,来共享企业的“平台”。

从个人的角度来看,晋升的通道可以由一名打工仔,经过自己的努力,升级到企业的合伙人,不仅仅是在身份上的转变,也是在价值上的体现,不再是付出时间付出生命换取一份回报的工作模式了,而是开始享有企业的剩余利润,自己的努力被多方面认可,从此之后,不仅是在同事间可以挺胸抬头,在家人在朋友面前也是一份荣光。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呢,通过合伙人制度的管理,不仅在员工中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能够让员工通过这个制度来看清以后的晋升通道是什么样的。既为企业留住了核心的人才,也保留住了因人员流失而损失的客户资源。从而既巩固了服务型企业的内在核心,又扩展了企业的规模与内核力量。

合伙人制度确能有效的解决企业与人才之间的相互矛盾,但期间又涉及到了不少由此而产生的新的问题,比如:企业的创始人是否愿意分享出让自己核心的股权?又或是采用“合伙企业”的企业形式来实现合伙制的管理模式?这又牵扯到地方政策对于“合伙企业”的规章与规范化的体制问题,更前提的是,服务型企业的创始人要首先了解并理解这方面的知识体系,才能有效的制定出相对完善的合伙人体制来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对于这方面,又涉及到另外的知识体系,管理一家企业不易啊,尤其像是服务型企业,虽说是入门的门槛低,但可持续发展的天花板也不高,想要前行的路又受到自身赛道和内在核心的束缚。想停?不是前面有人叫你就是后面有人推你。想走?走起来费心费力消耗大。想跑?走都费劲,还能跑?动力始终不足,还能跑的起来?

捉襟见肘的服务行业,不易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