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开东台三仓的神秘面纱

 海潮轩 2023-06-02 发布于北京

在美丽的黄海之滨,有一个神奇而诱人、羡慕又敬仰、遐想并神往的地方,她就是曾经的苏中抗日革命根据地基本中心——三仓。

        三仓南及海安,北邻大丰,东濒黄海,地处苏中平原的东台市东部。素有天下盐仓之美誉的她,处处层楼林立,道路通畅,区划合理,已显现出现代化滨海城镇之端倪。

        三仓,她如此的神奇而诱人!

        一百多年前,她还是潮起潮落,被海水浸泡的滩涂与不毛之地,如今却变成了 广袤无垠的良田。 追寻五条沙河(仓河)疏浚开挖的历史,曾经创造过盐商云集的繁荣奇迹,苏中人把她视为生命之河。她流淌过苏中人苦难的血泪,她书写过苏中人悲惨的史篇。

       三仓, 她让您羡慕又敬仰!

        革命先辈们为曾经的苏中抗日根据地,铸就出了不朽的丰碑,谱写出了一曲浴血沙场的英雄凯歌……

        解放后,在红色光环照耀下的她,始终如一保持着革命本色, 艰苦创业 ,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三仓,她让您遐想并神往!

        大自然赐予了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神韵,传颂着一个个诱人神奇、羡慕敬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让我们跟随音乐的旋律,追寻历史的足迹,揭开革命根据地那神秘的面纱吧!


第一篇 根据地由来


(一)三仓地名之说


1.说法一:公元前563年,我们的祖先在现在三仓镇的地方建了三个超大的仓库:第一个仓库存满了黄金(相当于现在的银行和金融机构),第二个仓库堆满了粮食(相当于现在的粮管所,中粮集团),最后一个是食盐仓库(后来演变成盐埠和盐业公司),此处所言“三仓”即为钱、粮、盐三仓之说;

  2.说法二:清代官府为了控制食盐官营,在沿海修建了不少官仓存放食盐,并派兵把守。其时就有“一仓”、“二仓”、“三仓”等官仓,可见这里仅与“仓”或“盐”关联,后来盐仓中的“仓”便成了地名;

  3.说法三:三仓地区在明代前还是一片汪洋,元末明初,海水逐渐东移,积陆生草。明代永乐年间,一部分苏州人为躲避战乱来此逃生,然而,为了生存有人想起了以煮盐为生。故本地区灶民都称自己祖籍为苏州阊门人。直到康熙五年,由于盐商们苦于盐运,安徽盐商郑永成倡议,预借课银一万一千余两, 在原有海潮的涨落冲刷形成的不少小沙沟、小沙河基础上, 疏浚开挖的五条主体东西走向, 相约2-3华里的沙河 (又名为盐运河),因与盐仓关联,便有了“仓河”之说,即一仓河、二仓河……五仓河,究竟盐与仓先后之说无从考证。


(二)根据地创建条件


解放前,三仓地区主要由一仓河和三仓河两个集镇组成。清朝康熙年间开挖了五条沙河,其中属一仓河最大,其盐运能力较强,并直通安梁河,该河为以后的一仓集镇繁荣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当时的一仓为三仓地区盐业生产与流通最繁荣的集市,1941年,新四军来到三仓地区后更加对一仓集镇的重视,在一仓老街设立了经营粮食和食盐,兼营各类物资的贸易货栈 ,让敌占区运来的商品和解放区群众生产的物资予以成交,使一仓的繁荣至鼎盛时期。 此后,民主政府在此又建立了一仓乡(三仓区也曾驻扎于此),进而大大促进了一仓小街的进一步繁荣。

在五条沙河中,三仓河小于一仓河,因此通流能力前者稍逊于后者,加之三仓河上游泥沙日久淤积很难通过大型船舶,河道蜿蜒曲折,使三仓集镇的货物进出只能借助于一仓河通行 ,故通过民国初年开挖的潘堡河(北至潘丿南至李堡),保证了三仓集镇与外部的物贸联系,足见一仓集镇的繁荣。因此,一仓集镇当时素有“小上海”之称。

 一、三仓两镇仅相距五华里之遥,但连接两镇通道的水路与陆路兼有。东有盐马路,西有潘堡河。 三仓地区位于日伪军盘踞的北潘丿与南李堡之间,实际形成了南北相距约70公里的日伪军非控制区。西部有抗日“联军”的缓冲区,东部濒临大海。因此,三仓地区的军事战略优势十分明显。 新四军最终确定以一仓吴家桥为苏中抗日根据地的基本中心,沉重打击了日伪顽势力。


第二篇 苏中史诗


时光流逝弹指间,遥想苏中无尽怀;

滩海搏击沙沉积, 筑墩避潮保平安;

熬成白盐捕出鱼,盐富鱼足成集市;

盐马路上串沙河,贸易进出市井荣; 

严寒酷暑民苦耕,荒滩盐碱成沃土;

日出东方破黎明,爱民亲民共产党;

硝烟战火摧乌云,英勇抗击日伪顽;

历经磨难铸就魂,丰碑不朽千古传;

中华崛起民作主,仓河之畔换新天;

英明政策得民心,春风吹绿满园春;

不忘初心跟紧党,官民齐心勇当先;

创新发展齐并进, 现代农业美名扬;

良田千陌绿树荫,百鸟翩翩彩云间;

纵横河流归江海,网连道路至万户;

船只往来车如梭,商贸发达数英豪;

花果蔬菜香飘逸 ,团结互助同致富;

层楼林立似比高,绿坪刷新眼目明;

幸福安居和睦处,霓虹闪烁把酒欢;

花香鸟语环境美,闲'亭’信步曲桥间;

反腐倡廉得民心, 习总感召民拥护;

中华复兴还靠党,人民幸福保安康;

苏中人民喜眉梢,岁月如歌谱篇章。


第三篇 苏中盐文化


(一)盐民苦歌谣


1、《盐民苦》

(流传于三仓一带)


桃花三月水茫茫,海啸一到就泡汤;

蝗虫起翅遮日色,青草盐蒿全啃光;

遇到灾年盐民苦,柴米价高去逃荒;

晴天起火喝薄粥,阴天熄火饿断肠;

寒冬腊月去借债,来春烧盐还债忙。


2、《晒盐苦》

(流传于三仓一带)


骄阳似火一顶帽,浑身赤膊只穿衩;

皮肤晒得黑幽幽,汗滴落下便成盐;

收灰完工日落前,天天复始苦难言。


3、《灶民叹五更》

( 一仓村丁朝林口述)


一更鼓儿响,烧盐火要旺;晚饭送到锅门旁,筷子没有撅(jue)芦柴,一手端粥碗,一手顾锅堂;盐蒿氽(tun)粥稀薄薄,茅草屑子掉在碗里实在脏;

二更鼓儿敲,老小都睡着,唯我把火烧。冷清坐锅门,酸苦独无聊。瞌睡不能打,眼力不好熬。哈欠连打懒腰伸,哼个小曲解个闷;

三更鼓儿连,瞌睡出来缠,眼皮相互粘,好似和尚念闷经;有时往后仰,有时向前磕,颈项脖子两边颠,弄不好挨火舔;

四更鼓儿排,冷风吹进来,阵阵寒战好难挨,身子东倒西又歪,腰酸骨头疼,头昏眼发花,两膀麻木实难挨,巴不得火叉(烧柴工具)一丢倒下来;

五更鼓儿催,不睡实在萎,指望有人换,可又上场把灰堆。腿子拖不动,身子往下垂,晕晕沉沉如酒醉,强打精神去晒灰。


4、《灶户的生存》

(三仓民间流传的谚语)


公司收仓,灶户精光;

春打六九头,灶户有盼头;

春打五九尾,灶户穷如鬼;

灶户没得根,熄火就断顿;

其它没办法,只好洗锅等。


5、《六廊庄》 

(民间流传于三仓一带,六郎庄,现三仓镇南居委会六组)


六郎庄、六郎庄,三十六根讨饭棒;

六郎庄内长工多,推车烧火扫盐霜;

晴时做工混饭碗,雨时熄火饿断肠;

遇到灾年就逃荒,实在没法卖儿郎。


(二)盐文化诠释


苏中古为产盐之地。从唐玄宗时代至清中叶,苏中沿海都是全国重点产盐区。如今,偌大的盐区内,虽早已不见当年的亭场盐灶、锅、仓、垛等。但烧盐而留下的地名遍布境内范公堤以东广大地区。

场————

盐场是古代所设的一种产盐的专业机构,始设于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西溪盐亭),东台老政区内曾设有木并茶场、角斜场、富安场、安丰场、梁垛场、东台场、何垛场、丁溪场、小海场、草堰场等10个盐场,即历史上著名的“淮南中十场”。后因场署周围居住的人多了而形成了村庄,场名便成了地名,如当今的富安、安丰、梁垛、东台、何垛等,所不同的是在原盐场名称后面去掉了“场”字。因当时各盐场是沿范公堤而建的,所以,由“盐场”而得名之地均分布在原范公堤一线,也是东台境内最早设专场烧盐之地。如:【临海盐场】场部在现今的临海村(古名叫六家灶)境内,下辖五个盐业社(临海、洋滨、临中、临北、新兴),1958年改为盐业大队,1961年全部废灶,灶民转为农民,盐场撤销;如:【飞机场】在弶港农场场部北面的机场村境内,实际上是一块废弃的大盐场,因为土质坚硬,平整而光滑,五十年代被开辟为飞机场,停留一些小型飞机。

墩————

顾名思义为躲海潮的土墩,又称避潮墩、救命墩、盐灶墩,是当地盐民们自己建造的,用于避潮、烧盐或其它盐业服务的土墩。此后,土墩便成了居家或其它用途的墩子;如九坵墩、韩家墩、常家墩……等;

亭————

按《旧唐书·食货志》载:煎盐处为“亭场”。《宋史·食货志》亦称“煮海为盐,其煮盐之地曰亭场”,即取卤制盐的地点为亭场。由于东台为重产盐区,至宋代已亭场林立,故“东台”便又在一些文人的笔下出现了“东亭”这个名称。

团————

自汉代,煎盐工具使用的是官铸官给的巨大“盘铁”,一副盘铁呈圆形,分为数块,分户保管,使用时再用铁栓拼成一盘,彼此牵制严防盐民私煎、私贩。到了唐代,废盘铁,改用又高又大的铁锅,铁锅虽比盘铁改进,但仍比较笨重。所以,这一时期的盐灶都比较大,每灶都有亭户数家,轮流共煎,亦称团煎、团煮。直至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官府改造煎具,制造统一轻便的小型铁锅,推行小灶制,从此,传统的“团煎”改为“散煎”。但带“团煎”之意的地名却仍沿用至今。如正团、中心团、杨家团、新团、南垛团、西海团等。由于“团煎”之际,境内盐灶分布在范公堤沿岸及其以东附近,所以带“团”字的地名大都分布在今梁垛、台东、四灶等地区。


灶————

特指旧时煮海水煎盐所用的盐灶,由土垡砌成,灶台圆型,四周开灶门,用以烧草,上按煎盐的锅煎具。北宋开宝七年(974年),西溪设盐仓监管盐场后,各场煎盐均为官盐制,为防盐民私煎,曾规定每场设盐灶10座,每灶有灶民20户,按场造册,划3至5灶为1甲,每甲设1名甲头,专门监视盐灶起火、停火,督催灶民纳盐归仓。于是,每座盐灶便有了各自不同的名称。后来,有些盐灶周围住房多了,发展成村庄,灶名便成了地名。一般以灶户的姓氏、称谓或绰号而命名者居多,如沈灶、包灶、朱灶、陈章灶、张家灶、孟家灶、刘家灶、袁三灶、练七灶、李四灶、野花灶等。另一种是以灶所处的东西南北中的方位命名,如南张家灶、北张家灶、中张家灶、东顾家灶、西柳家灶等。再有一种是以灶排列的顺序号命名,一是单纯顺序号,如头灶、一灶、三灶、六灶,最多编号为十六灶;二是顺序号前加姓氏,如朱家一灶、丁家五灶、何家十灶;三是顺序号前加方位,如东七灶、西八灶。也有以事物命名的,如福兴灶(今属范公镇),相传北宋开宝年间(968—976年),虽累遭水灾,该灶却丝毫无损,有福兴旺盛之兆,故得名。安丰原有座盐灶,被海水冲毁后重建,因而取名“新灶”。“货郎灶”则是因邻户是一家挑货郎担做生意的。灶名起用于宋代,至明代,因盐区东播至范公堤以东附近,所以,带“灶”字的地名也随盐区的逐渐东移而由范公堤逐渐东播至今头灶、六灶、南沈灶一带。如:【新十灶】新五村过去这里有十口烧盐灶,故原来的地名为“新十灶”。解放后,因境内有一五角亭而改为新五村。废灶兴垦时,这里全是一片盐碱地,“新十灶十年就有九年收不到,大水一到白茫茫,太阳一晒冒盐霜,中间不长长箩筐,十亩田庄稼一担挑上场”。后经新五人民“战天斗地”,使盐碱地变成了棉粮仓。新五被誉为“江苏大寨”,涌现出了一批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常胜男受到了毛主席、周总理的接见;【十二里灶屋】因过去这里有朱兆黄等四户的灶屋,此处距三仓十二里,故得名为十二里灶屋,现三仓联边村。

丿————

煎盐用的一种敞口的铁丿锅,直径1米,深7厘米。兴用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当时废大灶改小灶,统一推行轻便的锅丿煎具,灶台置前丿后锅,一灶一锅两丿或三丿,锅预热盐卤,然后再将热卤入丿,经猛火直烧,结晶成盐。至清代,盐区再度东播至今黄海公路附近,新增盐灶周围居住的人也日渐增多而形成了村庄,这些村庄便以姓氏后加一个“丿”字命名,以示该姓氏的人曾在此烧过盐。如曹丿、华丿、练丿、潘丿等等。


仓————

指盐区积贮盐民所煎之盐的盐仓。西汉时吴王刘濞在今泰州设置海陵仓,用于积贮如皋蟠溪地区所煮海盐。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扬州设仓,堆存转输通、泰场盐。北宋建隆年间(960—963年),泰州盐区(东台原属泰州)仅设仓一处。至明洪武元年(1368年),泰州盐运分司下辖各盐场均建仓贮盐。凡灶户所煎之盐一律经报数、过秤、登记、捆包、验收后入仓堆存,待转输运销。一时间,东台境内设仓若干。至今仍带有“仓”字的地名有:一仓、三仓、四仓、五仓、东仓、西仓等等。主要分布在明清时储盐集中的今三仓一带。如:【仓河名】一、二、三、四、五仓河:康熙年间,盐商因灶盐运送不便。在多个潮水冲刷的沙沟河中挑浚了五条河(取名运盐河),后逐年在河边设立盐仓,“仓河”由此得名。主体东西向,每条河相距约2-3华里。咸丰年间,一仓河最大,直通安梁河。

总————

“荡为草源,草为盐母”,各盐场把沿海草荡划分为与海岸线垂直的若干长条块,高价出租给灶户煎盐,时称长条块为“总”。如头总、五总、八总、十总、十二总、十八总等等。这些地名以当年茂草丛生的今许河、新街、唐洋等地居多。

垛————

盐民煎盐烧火用的是柴草,每逢秋冬季节,盐民们将租得的海滩草荡柴草收割,堆成一个个巨大的草堆,又称“草垛”,以便来年煎盐之备用,一些地方便由“垛”而得名,如梁垛、何垛等。诸如此类因烧盐而得名的地名像闪烁的繁星,随时空隧道有规律地分布在东台境内范公堤以东的广大地区,巧妙地记述着古人在这块土地上“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旁,走出门前烈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的生活经历,拓荒者的姓氏也永远地镶嵌在这片热土上。

行————

如:【北行、中行、南行】上海和海门商人在三仓开办大来公司时下设的南北中三个盐包场,因经营业务,成为盐的行栈,盐民就习惯地称其为“行”。于是便出现的北行(现沙灶村境内)、中行(现一仓村境内)、南行(现一仓街),每年收盐最高峰时达56000多但。1946年共产党接管时,北行有六个盐岭(像小山一样的大盐堆,用芦苇遮盖,不漏风雨),中行有三个岭,南行和三仓各一个岭。

路————

盐马路又叫沿海马路,即现在的黄海公路前身,成形于清初,是东台东部地区行人和陆路运盐的南北主干道,后逐年修筑,现仍是苏北地区南北交通要道;【拦路止】据说若干年前下海的路到此为止,向东再业不能开辟盐场建灶了,不然就有被潮水淹没的危险,故名为“拦路止”,1946年划乡时,把“拦路止”写为“兰止”。这些称呼皆为文化人所为,即现在三仓的“兰址村”。

跳————

【西家跳】解放前,一仓小街西头,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大河,河上横跨着一座较大的木桥,此处为一仓的船埠码头,也是当时一仓商贸进出的中心。岸边有大盐仓,食盐多从这里转载外运。

苴————

如:【簏子苴】在现在的弶港农场西的东台市蚕种场一带,据说这里曾被海水冲击了一个港子,为渔夫张“簏子”(一种捕鱼的工具)的好地方,后人称之为簏子苴,其名气大增的原因为当年泰源盐垦公司设在这里;如:【到牛苴】在三仓双楼村五组,过去此处是从东海运盐到安丰、富安的必经之地,这一带夏春季茅草茂盛,赶盐车的人到这里习惯地要歇息,将牛放到草地吃草,天长日久,人们便把这一带称之为“到牛苴”。


庙————

【文庙】枪械所又名“文庙”,三仓万行村境内。其主房三间,坐北朝南,占地约300平方米,院内有白果树一株,砖井一口,庙内藏较有考证价值的立于清代咸丰十年和同治六年的石碑各一块。始建于清咸丰十年,为搜集焚烧众多的饿死、淹死、冻死的无人收尸的灶民而建。初名叫“存衅堂”,后改为“崇文昌善官”。两块“石碑”分别立于咸丰十年及同治六年。抗日战争年代改成“新四军枪械所”。新四军粟裕、陶勇、陈丕显、管文蔚、章蕴等老一辈无产阶革命家曾经在此指挥战斗。院内有一高大银杏树,粟裕将军当年经常拴马于此,原树已在抗日战争中被伐着做榴弹柄用,现树是从根部重新萌发生长而成。 因年久失修,频临倒塌,该庙分别于1996年和2013年由东台市人民政府和三仓镇人民政府拨款重修建,被列为东台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文物保护单位。

殿————

【三官殿】民国九年十月二十八日,灶民不堪盐商的剥削,聚集了三千多人在三官庙(现三仓新五村的镇海寺)前焚香盟誓,要求泰源公司减轻灶民负担,后来演变成了火烧泰源公司的事件。1940年,我新四军开辟了苏中抗日根据地后,成立了灶抗会,组织灶民,以灶抗会出面与公司交涉,把原来每桶一元八角提高到二元五角,从此灶民受剥削的程度也逐步减轻。1941年东台城沦陷时,我民主县政府移居三仓,董希白县长就坐在三官殿,现已更名为“镇海寺”。此后,1943年11月泰源公司下属协和分公司,将公司所属土地全部卖出,得币三十六万元。灶民起来反抗,纷纷要求买回自己的土地,公司派出兵镇压,我政府得知此事后,当即派人前往交涉,没收了公司所得三十六万元,公司资本家阴谋破产,我灶民载歌载舞。因此,三仓人一提起“镇海寺”便联想到灶民们反抗剥削的情景。

盐业管制————

【大来公司】由上海和海门商人于民国初年开办,地点在三仓小街河南,下设南行(一仓街)、北行、中行等盐包场,每年收盐量最高峰时达56000多担,1946年被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府接管;【台南盐场公署】1946年我抗日民主政府接管大来公司后,成立了驻三仓的“台南盐包场”,归淮南盐务局管理,下设角斜、黑苴、临海、王港四个盐务管理所。主要任务是管理灶户的生产、征税,杜绝走私活动,1957年撤销;【江海公司】新四军进驻三仓后,在一仓设立的贸易货栈,主要经营粮食和食盐,经营各类物资。外地人从敌占区运来的商品和解放区群众生产物资都可以进行成交,进而大大促进了一仓小街的繁荣,再加上民主区政府就设在此,当时的一仓有“小上海”之称。


(三)盐文化经典故事


1、潮墩子潜能

东台市三仓烈士陵园内的苏中四分区抗日烈士纪念(碑)亭(简称新五烈士亭或新五五角亭),是1945年苏中四分区为纪念在抗日纪念战争中牺牲的烈士而建,地址就选在当地唯一的制高点——九坵墩上。 

   九坵墩,就是一个大的潮墩,又称避潮墩、救命墩,是当地盐民自己建造的避海潮的土墩。   据史料记载,历代封建王朝为了收取盐课之利,都十分重视潮墩的修建。自清代以来,三仓地区由于盐灶不断向东扩展,政府曾多次组织盐民盐商修潮墩以利避水;

  清乾隆十一年,盐政吉庆在其奏折中说“煎舍离场远,大潮猝至,煎丁奔走不及,即登墩避潮,名为避潮墩,以保生命”。谢弘宗在《筑潮防潮议》一书中又说“防潮之道奈何,曰惟筑墩可以防之......不但人可避水,牛畜也可全生。墩的四周培植篱笆柳草,防风涌浪激,峻土倒泻”。两淮盐运史陈暹在《重修淮南中十场志》中也说“各场俱临海边,潮水为患甚急....议筑望海墩台,居民稍得趋避”。据传,九坵潮墩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盐政吉庆巡察两淮盐业时,要求泰州公司所属的十一场新筑的一百多座潮墩中的一座。这座潮墩究竟是由盐商共捐筹集资金而筑,现已无法考证。但有一段延续百年的佳话,的确十分动人,即九坵墩筑成后,凡途经此处下海的海民、灶民每人每次都要挑一担泥倒于墩上,不挑者,决不从此下海(九坵墩地处交通要道,盐马路路边),并且能保平安。此事一直延续到民国初年军阀混战之前,也正由于这段“佳话”,使九坵墩在当年的众多避潮墩中唯一到至今保存完好,并且成为当年的“救命墩”和今天的“红色墩”。  “救命墩”事故发生在清朝同治年间,时海水东移,三仓沿海盐马路一带已成为陆地,且以烧盐者居多,已多年没有大的潮水侵蚀,原有的一些潮水墩已损坏,唯有“九坵墩”保存完好,且越垒越大,同治六年这一带遭受特大水灾,“三水会面”,即河水(上游来的水)、天水(连续下的雨水)、潮水(一说海啸)“集中相涌....暴至,陆地水深至丈余,漂庐舍、没亭场、损盘铁,淹死灶丁数千人.....”,“安丰场一仓河王家湾地处海滨,民多困穷,可怜恤者,饿殍于道畔,路毙于荒郊,甚至海潮凌没,尸骸暴露,见此情形,实堪可伶....”,而“九坵墩”屹立于潮水之中,救了数百人的生命。 

   随着时代的变迁,海岸的东移,九坵墩早已失去了当初的功能,但到抗日战争胜利前昔,仍占地近千平方米,高十余米。    为纪念我苏中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烈士,让他们每天最早的时候见到太阳。就在这原有的“九坵墩”建起了新五烈士亭也称五角亭。使九坵墩功能的进一步延续,伴随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该亭位于陵园东南角,坐北朝南,高19.6米纪念(含基座高度),呈五角形,人们称之为五角亭,占地1100平方米。亭中上方顶部内悬挂着苏中四分区专员梁灵光提写的“烈士亭”横匾(原物)一块,同时在正南亭柱题写楹联一副-----“碧血丹心尽洒山河三敌驱除成解放;苍松翠柏凭依亭墓五星照耀纪功勋”。亭内正中立有“苏中四分区抗日烈士纪念碑”(原物)一块,高1.40米,宽0.83米,厚0.22米,质地为白矾石,于1945年7月7日抗战八周年立。碑文共784字。碑文由吴家桥东的塾师郑明龙手书,刘用富镌刻。


2、墩子人精神 

苏中地区的灶民们建造的墩子本是避潮、救命、烧盐之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墩便成了灶民们居家安生的处所。如吴家桥一带的吴家墩、常家墩、丁家墩、郑家墩等。 

    解放前的苏中地区,多数以灶户姓氏来称呼墩名(灶名)。三仓地区现存的姓氏“墩子”,保存最为完好的莫过于曾经的新四军一师指挥部驻地——吴家桥(现一仓老街西南)东的韩家墩子,其距吴家桥(原新四军一师师部)不足五百米,墩基高度较普通人家要高出约一米之余。墩子的房屋共有七座,其方位各异,但整体趋向于南。现居者仅两户人家,其它皆空无一人(上辈老者已故,后人因工作关系已居他乡)。目前七座房屋已有6座被彻底的改变了原貌,唯有一座还能看到点儿百年老宅的影子,可以勉强地称之为“百年老宅“。老宅的屋顶与墙体早已在四十年前翻修过几次,唯独宅内头顶上的椽、梁等骨架堪称是名符其实的“百年遗产”了。

   说起墩子“百年遗产”,可追溯到清代咸丰十年与同治六年(据一仓北边的文庙石碑记载),苏中地区曾出现过两次特大的涝灾,饿死、淹死、冻死的、无人收尸的灶民不计其数。水(潮水)涝泛滥,民房冲垮无数。一些草木结构的民房便随汹涌之水漂浮到光秃秃的潮水墩上。而所有飘来的民房仅剩下人字形的草屋脊,但可以遮风避雨,安身立命。于是,一些灶民们便“据为己有”,经整修撑起,终于使居无定所的灶民安顿下来,直至形成了多姓氏墩名,韩家墩便是其中之一。

   祖辈说过:韩家墩老宅,确实是涝灾飘来的,其祖辈并非是灶民,但辅助灶民干事。墩子屋内曾养过牛,其目的是为灶民提供相应的服务。确实,老宅中间便是曾经的牛室,其地基半尺以下处确有牛槽砖的存在。这足以证明墩子人有过艰苦生存的经历,他们有不怕吃苦的精神。父亲童年祖父(韩殿盛)因“麻雀瘟”(瘟疫)病逝,祖母陈尚国一人艰难地抚养了三个儿子。其中三儿子因无力抚养,便送给了一位叶姓人家。早年,韩家墩草房,因年久失修,房草障笆早已烂得面目全非,每逢下雨则苦不堪言。孤寡的祖母可怜而身无分文,万般无奈的祖母,白天风吹雨淋,在芦荡中一深一浅的割柴理草;晚上寒风刺骨,在马灯下根根片片的压柴编笆。但想到能让儿子们尽早的安居,只能坚持着。祖母有时甚至处于饥饿寒冷的状态中,但仍旧吃力而艰难地挥舞着刀管........皮—次次的磨破,汗—次次的流干,屋面终于翻修完成。可从此,老人家却致下了终身难以治愈的支气管哮喘与风湿性关节炎,仅活到七十六岁,便永远地离开了人世。每当我们回到这个草房之家,总忘不了凝视一下房顶的障笆,有关祖母的往事便油然而生。祖母的勤劳善良、艰难困苦无不为之感动。而这样的墩子人精神仅仅是吴家桥的墩子人精神的缩影。 

   吴家桥的墩子“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上世纪60年代末,政府兴起了坟墓平整运动。各墩子祖坟也被列入其中平整计划中。然而,在祖坟的平整中,却发生了一件离奇的事。在吴家桥的韩家墩附近,挖掘的两口木棺下,忽然串出了两条色彩斑斓的金鱼。现场所有人顿感诧异,认为是“老天显灵”。于是,清坟工作到此为止,原有木棺仍旧原封不动。从此,百姓们皆认为“吴家桥”一带是一块“风水宝地”。

   “吴家桥的墩子”与其说它是一块“风水宝地”,还不如说它是一块永不退色的“红色故土”,因为她受到了吴家桥革命精神的启发与感染。在抗战革命时期,他们面对日伪军的一次次扫荡,为确保新四军一师师部机关的安全转移,总是设法配合吴宝松隐护新四军或后勤物资的转移与隐蔽。针对新四军战士的居无定所,甚至出现风餐露宿的境况,墩子人却主动腾出空间,让新四军战士睡上一个安稳好觉,更有精力投入打鬼子的战斗。抗战年代的墩子人为狠狠歼灭日伪,有的成为资金劳务、组织领导等支前积极分子(杨元林为资金捐献者、吴宝江及韩如茂组织领导者、吴宝松后勤保障者、韩如存前线担架者等)。解放战争墩子人,有的成为革命队伍中的战斗英雄(如:解放战争中,韩如意成为徐海东将军的部下——排长,战斗中光荣负伤);新中国成立后,墩子人在各自的岗位上为祖国建设作出了贡献,有的成为东台农业科技的标兵(如:韩云章同志为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有的成为乡镇村发展的领头羊,有的成为保家卫国的军人(如:丁家墩与韩家墩,有两户人家的弟兄三人与弟兄二人先后参军)。 

     我们为吴家桥人骄傲,更为墩子人精神喝彩,吴家桥的后人们将永远保持并发扬吴家桥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3、盐民的革命

《火烧“泰源盐业公司”》—1919年(民国8年),由发起人韩紫石(今海安人,曾任江苏省长)筹建八百股份,集合资本八十万元,围田三十万亩,呈请省农商局设立泰源盐垦公司,是年5月至1921年,先后两期在安丰、梁垛两场境内筑起泰源堤,第一期筑挡潮堤(东堤、北堤);第二期筑筐堤(南堤、西堤)。泰源堤东起今弶港镇的南六华里经过十二灶屋(今三仓联边村一带),又到牛苴(今三仓镇双楼村五组),折向北,经官苴(今官苴村)至九中沟(今三仓、新曹农场交界处),再折向东至三区头子(今龙干河),再折向南至费大闸,再折向南直至弶港镇南边接头。后人称东堤为挡潮岸,西堤为匡堤,迪内称匡内,堤外称匡外;泰源堤南与大贲公司交界,西北与东兴公司交界,周长100多华里。

筑泰源堤共动用如东、海门、山东等地民力约十五万人,花费银元十几万,1921年堤筑后,奉农商给照,泰源盐垦公司成立。泰源公司分八个区,每区九匡,每匡四十八典,每典五十亩,总公司设在麓子苴(今东台蚕种场),下设十四个分公司,并有自己的武装——实业保安队,正常有100多个兵,配有长短枪,任务是护卫公司收租,拿私盐,控制农灶民反抗。在泰源公司境内的原灶民,所在地垦荒农民的土地被公司强行收购,长草的一元一亩,不长草的不给钱,灶民不服,曾于民国九年爆发了反抗公司强占土地的斗争——火烧泰源公司,最后公司方给了一点让步,但三十万亩土地仍全被泰源侵占,灶民、农民职能租用公司的盐场、土地维持生活。公司的土地四成留煎、六成留垦。灶民租用公司盐场烧盐一伏火出盐三桶,要交公司一桶。灶民所得两桶还由公司统一廉价收购,一斤盐公司收购五厘,出售三份三厘,灶民烧火起止都要向公司预报,如不预报,被公司发现,皆要罚款,不认罚者就将盐场查封或不准烧,甚至抓去坐班房。直到1940年我新四军开避苏中抗日根据地,1941年成立农抗会、灶抗会,为配合抗日,开展了减租减息,提高盐价的斗争,把历史每桶一元八角提高到二元五角,从此灶民受剥削的程度也逐步减轻。

1943年,泰源公司下属分公司——四组分公司又名协和公司,将公司所属土地全部卖出,得币三十六万元,当地农灶民起来反抗,不远再受公司的剥削,纷纷要求买回自己的田地,公司害怕就派兵镇压,我抗日民主政府当即前往公司交涉,支持农灶民的正义要求,没收了公司所得款项三十六万元,资本家阴谋破产,时分公司经理张小山,对灶民十分苛刻,作恶多端,且与日本鬼子勾结搭档,于1946年春除奸运动中,在公审大会上剃汉奸头受人民的公审、镇压。

1946年秋,三仓地区开展土改运动,泰源公司管理层中的董事、经理、股东一部分抽逃资金走人,一部分主动交出土地,也有少数人对抗土改运动,如:下属分公司经理吴汉芳经过群众斗争才把土地交出来。总经理刘德辉较为开明,曾为创建东台县人民医院献盐100桶,土改中又主动交出所有土地,受到政府的表扬,并选为县参议员,泰源公司也于当年瓦解。泰源盐垦公司建立初期,即第二年发生了“火烧泰源”的风潮,因公司施行剥削,逼扣灶民、垦民的债务极端苛刻,灶民既失去了土地又遭其逼债,没法生存,无不怨声载道。

民国九年古历四月二十八日,灶民聚集在“三官殿”庙前(今新五四组)焚香盟誓“要求泰源盐垦公司免收灶欠,若不遂所欲,即阻止开河毁击公司”。并合围泰源公司三仓办事处,公司拒绝灶民的要求,电请县警察局派警卫进行镇压,二十六名警卫队到三仓,会同巡警当即捕捉灶民三人关押警局,午后三时,灶民聚众千余人,奋不顾身奋勇而来,先毁掉警局,夺取在押人员,接着灶民又涌到泰源总局抗议,警卫队于是开枪镇压,击退灶民五人,死二人,当警卫队的子弹打光逃跑时,愤恨的灶民复浮现总结。放火将所有房屋、器具烧毁一空,票据账册图契均烧成灰烬,工程测量机关及施、王二赵董住宅亦均烧毁,后来由安丰土绅出面调解,公司承认逼欠,缓期归还。被打死者灶民由公司领葬抚恤,被打伤者也由公司负责医治,至此,这场斗争告此结束。(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韩祝银,1963年11月生,江苏东台(三仓一仓)吴家桥人,曾就读于一仓小学、三仓中学。先后在常熟政府微信网及民间微信网上发表过《江南古镇(滸浦)情愫》、《追梦人生》、《抹不去的弶农情怀-兵团小镇记忆》、《晨练》等美篇。1986年参加工作,原工作单位江苏农垦集团弶港农场有限公司旗下的国营黄海汽车配件厂,机械工程师。现就职于苏南某企业。

EmaiI:hanzhuyin@163.com


韩祝平,1949年生,江苏东台(三仓一仓)吴家桥人,曾就读于一仓小学。1968年毕业于盐城师范学校并参加工作,人民教师,曾担任一仓小学校长,退休前为三仓镇文化站站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