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格局越大的人,越容易看到一条狗?心理学解析:格局与思维模式

 谢耳朵馆长 2023-10-27 发布于四川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做过这样一个小测试,在一个密密麻麻的点图中,有黑色和白色两种点,

白色的点形成了鱼的图像,黑色的点形成了狗的图像。

这个测试就是让我们在没有任何提示下去看这个图,会看到什么样的图像。

格局越大的人,越容易看到狗。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图形,叫做双歧图。

双歧图最著名的例子可能是“鲁滨逊漂流记”中的兔子鸭子图像。

从一个角度看,图片呈现的是一只兔子的头部和耳朵;

但若将其翻转一下,则会发现它实际上也可以是一只鸭子的头部和长嘴。

除了兔子鸭子图像外,心理学还有其他多种分类的双歧图。

例如,有些双歧图是由空间透视关系导致的,如画廊效应(即墙壁内凹或突出);

有些则涉及文化背景,比如非洲面具与雕刻品中一只手指的数量问题。

还有一些是基于语言和文字的,比如埃舍尔的“上下颠倒的世界”。

心理学家认为,双歧图的存在是由大脑信息处理机制的局限性所导致的。

人们在理解事物过程中,往往是通过将已存在的经验与知识框架去解析新信息。

然而,当某些信息的含义不够清晰、结构较为模糊或者受到文化和学科领域的影响时,就会给人们留下多种可能性。

所以我们通常会认为,双歧图所揭示的是知觉的选择性。

即人们在感知和解释信息时会产生不同的看法。

那么,为什么人们会有这种双重的感知体验?

事实上,这与人类大脑对于信息的加工方式有关。

大脑本身就是一个高度弹性的神经网络,其能够自我调节,以适应不同场景下的数据处理需求。

在感知的过程中,大脑会根据以往经历、文化背景、情感状态等多因素进行分析和组合,

从而呈现出不同的感知输出。

那么我们如何理解人们将同一幅图解读成不同的结果呢?

这与大脑的先验偏好有关,即人们在视觉或听觉接收信息之前,

总会带着一些既定的期待、箴言或观点来遇见新信息世界。

比如,在看待兔子样子的时候,我们描述的往往是长耳朵和短尾巴,

从而忽略了其嘴的形状;而在观感鸭子的时候,我们也会忽视掉其中“熟知”兔子特征。

其次,双歧图还能直接暴显出人们眼中的“目标模糊”以及对信息的约束性。

比如,在“MacDonalds logo”的设计中,我们通常会在第一时间识别出原始意图,

因为这些图形采用了大众所接受的色彩、空间位置、排布规则等多种视觉手段来强化信息的表达,从而进行选择性关注和记忆。

但是,双歧图所揭示的知觉选择性并非是固化不变的,

它可以在一定限制下通过机械设备或训练而调整。

例如,预先告知被试“这个东西同时是这样和那样的”,或让他们经过反复的阅读操作。

并逐步接受更加客观、目的性的教育和理论知识,

都可能让被试认识到对象的其他内涵、属性、维度,从而调整个人的偏好判断方式。

这也提示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应该保持开放心态,

避免过于依赖已有认识框架,以利用全新的思路和方法去解决问题。

所以说,知觉的选择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揭示一个人的格局与思维。

当信息量很大或强度高时,大脑会自动筛选并加强对于特定信息的感知和记忆。

我们会更容易注意到、理解和记住与我们现有认知框架相符合的信息,

而忽视或淡化那些与之不一致的新讯息。

这种选择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揭示一个人的格局和思维模式。

比如,开放性高的人更愿意接受新事物和发掘背景差异,

保守主义者则更倾向于以稳固的、已知的叙事框架来理解世界。

因此,在认知过程中,前者更可能产生吸引力和好奇心。

后者则更强调对恒常性和标准操作的需求。可见,人格能够影响到我们对待信息的态度,

进而改变观念的呈现方式。

具有缜密逻辑思考能力的人,通常拥有更严谨的认知框架和独特的概括能力,

因而在处理复杂问题时能够更精确地将多个可能解释合理的信息关联,并提出对应的方案和建议。

正如最开始所举的例子,鱼狗图中,白色的鱼人们更容易识别出来的,

这是由于大脑加工的惯性导致的,是符合大众思维的。

相对来说,不那么好识别的狗,如果很快被识别出来,那说明此人的格局是非常大的。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不下雨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