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州市中小学“十三五”学科发展规划——小学科学篇

 大奔h1wmjlcm1r 2023-06-03 发布于江西

小   学   科   学

( 2016 年—2020 年)

一、背景分析

(一)取得成绩

>>>>

1. 课程理念逐步转变

以专家报告、学术沙龙、理论学习、案例剖析等多元方式,系统、有序地展开《科学( 3 ~6年级)课程标准》的学习活动,有效转变广大科学教师的课程理念。 通过关于科学探究系列相关丛书的深入学习,对科学探究的本质与要义、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科学探究的核心与要素、科学探究的策略与艺术等方面加强认识、深化理解,并有效地渗透到科学探究教学过程中去。

>>>>

2. 实验条件得到改善

随着教育装备现代化工程的有序实施,小学科学实验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省级实验小学一般都有 3 到 4 个科学实验室,普通小学一般也有 2 到 3 个科学实验室,且都配备实验器材储藏室。 实验器材渐趋完备,工具箱、材料袋普遍得到配备。 常州市局前街小学已在此基础上考量部分科学实验器材的操作品质,并按照中学理科实验器材要求进行部分更

>>>>

3. 教材分析系统实施

科学教研员、学科带头人以及部分骨干教师对现行(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进行细致、系统地分析。 从教材体系、单元结构、三维目标、过程设计、素材优化等角度,引导广大科学教师共同吃透教材文本,走向灵动、有效的教学形态。 在此基础上,组织审读其他版本的科学教材,取其精华进行分析、研究及实践探索。 如以教科版科学教材为突破口,选取其他省市部分经典课例视频,展开微格化精细分析;组织学科中心组,优选部分经典教学素材进行二次开发,并由科学学科优秀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示范,开阔教师课程视野、拓展教学素材领域、丰富教学设计主题创意。

>>>>

4. 教学方式有所转变

以观摩课、示范课、研究课、常态课为平台,引导科学教师展开求真务实的交流、探讨活动,共同明析科学教学的内涵与外延。 在对科学课型进行初步分类的基础上,共同探讨各类科学课型的本质特征以及基本过程模式,如:直接观察、间接观察、过程设计……部分优秀教师不但注重教学预设而且关注教学生成,对教学现场出乎意料的事件,能够从教学资源的眼光来赏析并努力运用恰当的教学技术、技能进行开发和利用,教学之余,还能进行教学反思以及案例撰写。

>>>>

5. 教学资源有序开发

课改以来,广大科学教师普遍树立全面、正确的科学课程资源意识,努力拓展课程资源获取与开发的视野,如:家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油菜花的种植与观察);校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校园科技活动中心);社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蚕桑的养殖与观察)……同时,组织部分优秀科学教师,系统地开发、建设优质科学课堂教学视频资源。 近年来,已摄录科学精品课 50 多节,并下发各小学,对薄弱小学(尤其是村校)的科学教学改革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

6. 课题研究深入开展

针对课程推进过程中的重点专题,集教研员、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等骨干力量,集中攻关,并及时把研究成果向全市推广,形成辐射效应。 在省教育厅基教处、市教育局、市教科院的领导下,“做中学”课题研究成果丰厚,获得省基础教育研究一等奖;科学课型范式研究及实施策略获得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比二等奖。 以上课题研究路径清晰、思路明确、亮点纷呈、成果丰厚。 研究成员的课程理论修养、课程研究意识、课程实践能力也实现了大幅度的提升。区域性课题研究的开展,有助于研究团队对某一专题展开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多元的实践创新。 常州市天宁区以区域性课题研究的方式对“图形思维”进行了行之有效的研究,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在省级优秀课题成果评选中,获得一致好评。科学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展开校本化主题研究,在共同研究目标的指引下,群策群力、协作互动、共同成长。 例如,觅渡桥小学科学教研组对“如何让学生学会提问”、“如何让学生进入探究的状态”、“如何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组学习”等多个主题进行了行之有效的校本研究,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

7. 青年教师茁壮成长

目前,在我市小学科学教师队伍中,有百分之六十以上是青年教师,他们已逐渐成为小学科学教学的主要力量。 为了保护青年科学教师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帮助他们迅速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市(区)科学教研员深入学校进行调查研究,对青年科学教师(尤其是刚从大专院校毕业分配到小学任教的青年科学教师)逐一进行听课、评课,加以针对性辅导。 通过各种形式的科学课堂教学评比以及基本功竞赛活动,锻炼青年科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

8. 优秀教师团队得到扩张

目前,我市小学科学教师优秀教师队伍的规模较五年前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经产生两位特级教师以及两位特级教师后备人才。 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教坛新秀的比例也很高。 他们已逐渐成为小学科学教学的中坚力量。 优秀教师以师徒结对、项目领衔的方式,对青年科学教师(尤其是职初教师)逐一进行听课、评课,加以辅导。 通过各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指导以及竞赛辅导工作,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及业务素质。

>>>>

9. 教研文化丰富厚实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小学科学教研工作者共同营造厚实的教研文化,这种文化的核心是合作、服务、创新、求真。 学期伊始,市、区、县科学教研员共聚一堂,就共同关心的教研项目,热烈商讨、求同存异;教研工作的宗旨,就是为基层学校服务,为科学教师排忧解难,帮助他们夯实底蕴、业务精进;教研工作的开展,大多以任务、项目为中心,灵活组建工作团队,基于共同的价值取向,合理分工、密切合作、互帮互助、讲求效益;教研工作的形式和内涵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大家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共同挖掘科学教育的真正要义。

二、发展目标

(一)总目标

立足素质教育,深入推进科学课程改革,回顾过去、总结经验、展望未来,不断提升“研究、指导、服务、管理”的品质;以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建立教育教学质量目标跟踪评价机制;以建设“合作、和谐、创新”的教研文化为抓手,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学科中心组和学科基地的功能。 总之,“十三五”期间,将本着“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内增合力,外显实力”的方针,进一步把科学教师凝聚成“理论修养高,研究能力强,实践效果好”的学科专业队伍,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

(二)具体目标

>>>>

(1)紧抓中心:

坚持以课程改革为中心,进一步总结和推广多年来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经验,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深度推进课程改革。

>>>>

(2)提升水平:

提升教科研活动水平;提升课程研发和实施水平。

>>>>

(3)抓住重点:

抓好教师培养;抓好网络教研;抓好校本教研指导;抓好教学评价研究。

>>>>

(4)全面创新:

创新教科研文化;创新教科研方式;创新研究成果;创新管理机制;创新评价体系。

>>>>

(5)打造品牌

高品位的教研活动;高信度的质量评价;高声誉的教学评比;高水平的教学培训;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三、实施策略

(一)以教师主动发展为本,促进教师队伍全面发展

1. 全面提高教师师德修养;

2. 系统学习国家有关教育法规,规范课程行为;

3. 加强“青年科学教师研究会”建设,调动青年科学教师主动发展积极性;

4. 加强“科学学科中心组”建设,发挥科学名教师专业引领、示范作用;

5. 扩大小学科学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后备人才以及特级教师队伍。

(二)提高教研工作效能,加强学习与研究

1. 营造开放、民主、科学、求实、求进的学科教研文化;

2. 深刻领会《科学课程标准》精髓,系统学习相关教育学、心理学理论;

3. 基于课题、专题系列,开展行之有效的理性探讨和行动研究;

4. 进一步发挥研究课、示范课、精品课、评优课的示范、引领作用;

5. 开设学科网络论坛,促进教师横向交流,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反思水平。

(三)开展系统培训,提升培训效能

1. 丰富培训方式,倡导参与式培训;

2. 根据教师需求,展开针对性培训;

3. 围绕新课程目标、课程结构、教材体系、师生角色、课程资源、课程评价等展开系统、深入的专题培训。

(三)新展开有层次、高效能、重实效的课题研究

1. 组织骨干力量,针对课程建设过程中的重点要素,完成 1 ~2 个省级课题研究;

2. 以学校教研组为单位,围绕课程推进过程中的校本核心课题,展开行动研究;

3. 鼓励优秀科学教师展开小而精的师本研究;

4. 及时总结、推广课题研究的经验、成果,产生普适性辐射作用。

(五)加强各校教研组建设,提高以校为本的研究水平

1. 催生学校教研组的研究意识,改善低层次的备课活动方式;

2. 把部分学校优秀教研组打造成学科研究中心;

3. 加强学科基地建设,发挥基地辐射作用;

4. 鼓励学校科学教研组之间进行跨校联动,帮扶共进;

5. 鼓励学校教研组基于科学学科进行适度的校本课程开发;

6. 鼓励学校教研组基于科学学科展开行之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

(六)改善教学方式,转变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能

1. 以科学探究为主流,倡导学习方式多元化;

2. 从有效教学的角度,以课例为载体,挖掘课堂教学微观效能;

3. 展开多样化的研究课、示范课,开展基于课例的研讨活动;

4. 大力实施精品课工程,培育示范性课例系列,为广大兼职教师课堂教学效能的提高提供典型范例。

(七)进一步开发课程资源

1. 展开各版本科学教材比较分析研究;

2. 鼓励教师针对教学需求,开展自制教具活动;

3. 征集各种课程素材资料,打造单元素材包;

4. 征集各种多媒体课件,打造单元课件包;

5. 征集各种微课视频,打造微课系列化资源包。

(八)有序开展各项评比活动

遵循《常州市教科院教研员工作手册》的各项规定,有序开展各项评比活动,包括:

1. 小学科学学科评优课;

2. 小学科学学科论文评比;

3. 小学生科学竞赛;

4. 小学科学教师自制教具评比;

5. 优秀科学教研组评比。

(九)谨慎开展学习评价探索

1. 进一步完善纸笔测试的命题方式,提高命题水平;

2. 尝试实施学生实验能力考查;

3. 全面铺开动态的以学生成长纪录手册为主要形式的过程性评价。

(十)争取外部条件的适度改善

1. 优化教师的配制以及专业化培育,提升专职科学教师的比例及水平;

2. 提高标准化实验室的普及率;

3. 改善实验器材的配备数量以及质量。

四、工作重点

针对目前常州市小学科学教师面临的教学关键问题,展开重点研究,通过理论学习、案例分析、实践改进,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提炼实践智慧。

(一)教学设计类问题

1. 如何了解学生的前概念?

2. 如何厘定合理的学习目标?

3. 如何进行教材的二次开发?

4. 如何提高情境创设的效能?

5. 如何应对实验材料的缺口?

(二)课堂教学类问题

1. 学生缺乏直接经验,怎么办?

2. 学生的注意力发生了转移,怎么办?

3. 学生实验有一定危险性,怎么办?

4. 学习小组内有强势学生,怎么办?

5. 不同学生的研究方向有差异,怎么办?

(三)课外拓展类问题

1. 如何引导学生开展科学课外阅读?

2. 如何引导学生开展生活化探究活动?

3. 如何引导学生开展小发明小制作活动?

(四)学生发展类问题

1. 如何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

2. 如何提升学生的猜想能力?

3. 如何提升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4. 如何提升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

5. 如何提升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6. 如何提升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

(五)教学评价类问题

1. 如何发挥评价的过程促进功能?

2. 如何发挥评价的诊断把脉功能?

3. 如何推动家长学生参与评价过程?

(六)教学研究性问题

1. “互联网 + 教育”时代下的科学教学,应如何发展?

2. 动态生成视野下的科学教学预设,应如何定位?

3. 个性化学习视野下的科学教学,应如何开展?

4. 现代科学大发展背景下的科学教学,应如何发展?

图片

常州教育(czjyweixi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