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菌性心内膜炎症状就医治疗

 新用户8819Qt8G 2023-06-04 发布于河南
二 病因
三症状
 贫血较为常见,患者有苍白无力和多汗。
部分患者常出现脾肿大,以慢性患者较为常见。
患者还可伴有全身不适、乏力、头、背、肌肉关节痛、食欲缺乏、体重减轻等非特异性症状。
患者最常问的问题
怎么知道自己感染了心内膜炎呢?
感染性心内膜炎并没有特别明显的特征性临床表现,故有心脏瓣膜病病史、风湿性心脏病病史等心脏疾病的患者出现发热、寒战等症状时,需警惕该病,尤其是上呼吸道、肺部、泌尿系统等常见感染部位无明显感染证据的时候。
四 就医40%~63%,经食管则为90%~100%,有助于检出脓肿和赘生物。
感染性心内膜炎需要和哪些疾病区别?
本病的临床表现涉及全身多脏器,需与之鉴别的疾病较多。
急性风湿热
是由于
链球菌感染
后引起的一种人体自身免疫反应性疾病,主要侵犯人的心脏、关节、中枢神经系统以及皮下组织引起
炎症
。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游走性关节炎、心脏炎、和
多形性红斑
、舞蹈症等症状。主要通过心脏超声与感染性心内炎鉴别。
系统性红斑狼疮
是一种多发于青年女性的累及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炎症性
结缔组织病
,特征性自身免疫抗体指标阳性可于感染性疾病相鉴别。
心房粘液瘤
心房粘液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心脏肿瘤,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由于房室瓣血流受阻引起心悸、气急等,与二尖瓣病变相类似,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即可明确诊断。
结核病
结核杆菌感染所致。可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患者常伴有午后低热、全身乏力或消瘦,夜间盗汗等症状。可通过心脏超声及病原学检查与感染性心内膜炎鉴别。


五 治疗
本病以药物抗
感染
治疗为主。
如引起严重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还需要手术治疗。
感染性心内膜炎急性期如何治疗?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建议抽取血培养后(入院3小时内3次)立即开始抗感染治疗,具体药物参见下述“药物治疗”。
若患者主动脉瓣或二尖瓣伴有急性重度反流、阻塞或瓣周瘘导致难治性
肺水肿
心源性休克
,需紧急手术治疗(<24小时),具体原则及方案参见下述“手术治疗”。
感染性心内膜炎有哪些一般治疗措施?
充分休息,避免劳累、剧烈运动;
积极控制血压;
心绞痛
患者可服用硝酸酯类、钙离子拮抗剂缓解症状;
心衰
患者限制钠盐摄入,慎用利尿剂;
积极治疗易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
心律失常
感染性心内膜炎有哪些药物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用药原则:
早期应用,连续3~5次血培养后即开始治疗。
足量用药,应用大剂量、长疗程应用杀菌剂。
静脉用药为主,维持高血药浓度。
病原学未明时,经验治疗为主。
病原学明确时,根据病原微生物对药物的敏感度用药。
经验治疗
抗生素选用的基本原则:杀菌剂、联合应用(至少2种协同作用抗生素)、大剂量、静脉给药、长疗程(4~6周,人工瓣膜心内膜炎6~8周)。
自体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
轻症患者:可选
青霉素
阿莫西林
氨苄西林
,联合
庆大霉素
青霉素过敏
者使用
头孢曲松
严重脓毒症:
万古霉素
联合庆大霉素(无肠杆菌科细菌、绿脓杆菌属危险因素);万古霉素联合
美罗培南
(有多重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绿脓杆菌感染危险因素)。
人工瓣膜心内膜炎
万古霉素联合庆大霉素和
利福平
已知致病微生物时的治疗
医生往往会依据药敏结果选用治疗药物。
葡萄球菌
心内膜炎
:因葡萄球菌耐药等情况复杂,医师会依据对微生物的药物敏感度结果选取治疗药物。
链球菌心内膜炎:首选青霉素,相对耐药者须增加青霉素剂量或头孢曲松联合庆大霉素。耐药株可给予万古霉素或
替考拉宁
联合庆大霉素。
肠球菌心内膜炎:青霉素或阿莫西林或氨苄西林联合氨基糖苷抗生素。青霉素类过敏或高度耐药者,可选用万古霉素或替考拉宁联合氨基糖苷类。耐青霉素和万古霉素的肠球菌选用
达托霉素
利奈唑胺
需氧革兰阴性杆菌心内膜炎:选用
哌拉西林
联合庆大霉素或
妥布霉素
,或
头孢他啶
联合氨基糖苷类。
感染性心内膜炎有哪些手术治疗?
治疗原则
活跃期(即患者仍在接受抗生素治疗期间)的患者存在
心力衰竭
、感染无法控制以及预防栓塞事件时应考虑早期手术治疗。
早期手术按其实施的时间可分为急诊(24小时内)、次急诊(几天内)和择期手术(抗生素治疗1~2周后)。
术后继续抗感染治疗,联合应用大量有效抗生素4~6周,以防止复发。
手术术式
如主动脉瓣置换术、二尖瓣修补术、二尖瓣置换术等,医师会依据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术式。
术前准备
医师、护士会依据患者情况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患者及家属认真听从安排即可。一般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心理准备
生理准备:为术后变化的适应性锻炼,
输血
和补液、预防感染、胃肠道准备。
特殊准备:
充分评估心肺功能、维持心肺功能、肾脏、
血糖
水平、凝血功能均在较佳水平,预防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适当给予药物治疗,维持机体最佳状态。
术后护理原则及病情监测,听从医师及护士安排即可,一般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监测:术后一般常规监测生命体征,
心率
血压
、呼吸、脉搏、
血氧饱和度
、出入量等监测,因涉及
心脏瓣膜手术
为大手术,术后往往需入重症监护室过度。
引流管:术后医师会观察引流液颜色及性质及引流量等情况,家属及患者可注意引流管是否有堵塞、扭曲等情况。
活动:鼓励早期活动,具体需听从手术医师安排。
术后并发症
需应用补充凝血因子治疗的
凝血障碍
因出血或
心包填塞
导致的二次开胸;
需要
血液透析
急性肾衰竭
卒中
低心排综合征;
肺炎
因切除主动脉根部脓肿导致
房室传导阻滞
需行起搏器置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