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际标准下——普洱茶——谎精

 建善建者行 2023-06-04 发布于湖北

这里要说的普洱茶,是生茶熟茶不在讨论范围之内,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普洱熟茶是伪概念,根本不存在。认为存在的都是合理的,这句话能把你带到沟里,永远带到沟里!不仅仅是茶叶哦,而是一切现实物。比如改革,如果一切的发生都是合理的,则根本不需要改革;改革的存在是合理的,一切改变也必然是合理的,一切发生改变的都是合理的,所以不需要反思,既然发生的改变都是正确的,革新与改变成为谬论——既然合理,为何还要人为的再改一改??

滥思维充斥在茶叶圈,积非成是,以至多年,培养了一大批脑残。脑残这个词现在来讲已经不是贬义词,而是中性词。

图片
图片

国际标准规定:云南大叶种原料,通过晒青工艺,加工而成的普洱茶是绿茶,普洱生茶就是大叶种绿茶。国际标准把普洱茶划分为绿茶,这是什么意思?

答:科学的规定。在绿茶分类系统里,过期意味着商品下架,普洱茶年份论成为过时的谬论,必然会逐步消失,国际标准不承认越陈越香!注意啊,其实我们自己也没有越陈越香的规定,这是最近20年普洱茶造神运动的产物之一。

曾经的“越陈越香”理论,是茶叶圈的第一谎言,全国人早晚会明白。所有鼓吹普洱茶越陈越香的,所有鼓励别人存普洱茶的,要么是真不懂,要么就是别有用心的去库存化而变现。我认为真不懂的假行家太多,真懂此茶的人,时机未到,早就溜之大吉了,剩下一群陪葬的二货自弹自唱,真理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这句话大多数时候是对的!

饼茶形态会逐步消失。大叶种绿茶假如完美无缺,谁会宣传越陈越香呢?越陈越香的潜台词就是——新茶不太完美,有缺陷,需要陈化。这是一个脑残命题——既然新茶有缺陷,为什么不通过制茶工艺的提高,来弥补这个缺陷,反而鼓励人们傻傻的存茶?既然越陈越香是真理,为什么茶厂和茶商不存茶,而茶商反复鼓动消费者存茶?——所以这是一个脑残命题和游戏——寻找对手盘而变现的智商游戏!

普洱茶能把人忽悠瘸了,有的人被忽悠了20年,他们相信:香港人均寿命高,跟普洱茶的饮用和普及有关!我可以反问:日本人长寿,是否也和绿茶的普及有关?国内现在的垃圾食品遍地都是,而我国的人均寿命也在提高,是否和我们吃垃圾食品有关?

普洱茶是故事茶,讲了20多年的故事。现在的福鼎白茶,继续讲故事!

国际标准,就是不能讲故事,外国人不信这些,其实中国人也不信这些滥知识,普洱茶是被学术圈和产业界炒起来的怪胎,你所获得的普洱茶知识,都是他们乐于让你知道的,他们就怕你不学习,不知道这些伪知识。这帮孙子,疯狂砸钱也要传播普洱茶的知识——就怕你不知道!

越陈越香,野生茶,古树茶,台地茶,某山头茶……这些无一不是在云南生长了几百年的普通茶树,如果真的神奇,早就封神了,不用等到现在的20年,对吗?

下图:临沧茶科所的调研,2010年以前,本地茶树品种有111个,而引进的品种达到了84个,即在当时的111个茶树品种中,有84个不是当地的树种,为什么?

图片

物极必反,一般来说,事物的运行都会走向反面,现代普洱茶的反面是什么?答:正常的茶,大叶种晒青绿茶——本来面目。

中茶已经开始做了,下图

图片

古树茶是伪概念,这个概念起源于2005年。千万要记住,2005年以前,没有古树茶的概念,连概念都没有,实物的茶叶更加没有了。这是标准的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噱头,无起源、无演化、无固定嗜饮群体,无市场扩张进程的伪概念!

古树茶是一场戏,因为:山没变,树没变,制茶工艺也没变,只是吹了一下牛X,古树茶就火了!

学术圈的作用巨大:

下图,2005年以前,学术圈没有发表过一篇关于古树茶的学术论文,你以为他们真的不知道古树茶吗?你错了,学术圈早就知道云南、贵州、四川、湖北、包括越南、印度存有大量的古树茶。

图片

下图:2005年以后,学术圈发表了800多篇关于古树茶的学术论文。

图片

我就问问:

你所获得的一切古树茶知识,是否来自于2005年以后?

古树茶被产业界(茶商)鼓吹,是否也在2005年以后?

那么2005年以前呢,难道那些茶树就不存在了吗?为什么那些茶树存在了几百年,一直无人问津,无人开发和利用,而恰巧被现代学术界和产业界(茶商)同时发现了呢!

注意啊,学术界同步发论文,产业界(茶商)同步造产品,你也在同步学习古树茶的知识,三者高度一致哦!

是不是有点——蛊?

大白话:你家里有个宝贝,存在你家里几百年了,你自己竟然不知道?这个宝贝就是古树茶,虽然你不知道,但是外人——茶商和专家,同时认为这就是一个宝贝,待开发的——古树茶!

——骗鬼呢?

商人和学术圈高度一致,同时发现?

不,应该叫同时利用古树茶的概念更恰当。

事实上:没有人比云南人自己更了解这些茶叶了,对吗?为什么茶商和专家偏偏选择古树茶进行鬼吹?

——稀缺性,就和以前的版本,30年的老茶一样具有稀缺性!

山还是那些山,树还是那些树,工艺还是那个工艺,怎么成神的?

产界、学界、商界三位一体,再加媒体的放大器,就能达到这个效果。如同新冠特效药的滑稽剧本,三位同是一位——金钱操控!

一本正经讲古树茶的,我敢说没一个真正搞懂古树茶的,为什么?

古树茶从2005年的起源,发展,演变,无一不是被利益操控的,古树茶是生财工具,既然是工具,用完了就扔掉了,谁会研究古树茶,就像老茶一样,现在有谁研究库存10年以上的普洱茶?圈子的热点话题消失或者逐步转移,茶叶的意识形态发生改变,后面是重新构建——毁灭,再构建,再毁灭的交替重复,把茶叶卖出去——变现,这才是目的,年份论、越陈越香论、古树论,山头论,都是他们的工具。

教科书上根本就没有:古树茶——台地茶的脑残分类,这是人为鬼编出来的伪概念。

一句话就能搞懂:古树茶是用上了年纪的茶树原料制作而成的老树绿茶,制茶工艺:杀青——揉捻——晒干

在绿茶范围内,树龄之说,根本不值一提,不是因为树龄老,则制出来的茶叶一定好!而是制茶工艺理念先进,倒逼茶农选择适合市场和制茶工艺的茶苗,在绿茶范围内,更不是采用日晒工艺的绿茶就是先进的,绝对不是!

就一个规定:普洱茶是绿茶,此判定为真,古树茶的一切谎言不攻自破!谁在此过程中造神,并获得了超过其绿茶价值以外的利润,这是目的之因。

很显然:


1,普洱(生)茶就是——绿茶。

2,普洱(熟)茶就是——云南黑茶。

图片

脑子里总想一个情景:

1,五岁缠足还是六岁裹脚?

2,缠足是否应该咨询心理专家?

3,由母亲实施,还是由姥姥来做,或者奶奶实施?

4,没有达到天花板——三寸金莲,是否算作不完美?

5,孩子的抵触、身体的疼痛,如何安慰?

去他妈的,老子反对缠足!!!

因为存在的,不一定是对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