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4)》学习笔记四十三

 幽默的数据线 2023-06-04 发布于甘肃

图片

      认识世界,从认识自身开始。

      呵护家人,从呵护与调理自己开始。
     热爱生命,从了解生命的运行规律开始。
      热爱生活,从懂得与体悟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关系开始。
      自修医经,不一定成为医家,只为明了世间之大道,顺便学着认识自己,修正与调理自己。
      学习医经,不一定能治病救人,只求把握大道与真理的粗略,在人生与自我保健时不至于迷失大方向。如此,呵护自己与家人,也不至于南辕北辙。
     下面蓝色字体的部分,即为“笔记内容”。

图片


      今日学习“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4)”【原文】:
      帝曰:善。太阴之政奈何?
      岐伯曰:丑未之纪也。
      太阴、少角、太阳清热胜复同,同正宫。丁丑、丁未,其运风清热。少角(初正)、太徵、少宫、太商、少羽(终)。
       太阴、少徵、太阳寒雨胜复同。癸丑、癸未,其运热寒雨。少徵、太宫、少商、太羽(终)、太角。
      (注①:黄帝说:很好。太阴湿土司天的情况如何?
      岐伯答:每逢丑、未年,就是太阴湿土司天。具体情况如下:
      丁丑、丁未年,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丁壬属木运,丁是阴年,因此中运为少角不及之木木运不及,金克木,则金之清气成为胜气,木生火,清气之后,火之热气来复,这两年的胜气、复气相同。木运不及,土不受克,司天之气行使职权,所以与土运平气相同。这两年都是运气为,胜气为,复气为。客运五步为:初运少角、二运太徵、三运少宫,四运太商,终运少羽。
      癸丑、登未年,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戌癸属火运,癸是阴年,所以中运为少徵不及之火火运不及,水克火,水之寒气成为胜气;火生土,胜气之后,土之雨气来复,这两年的胜气、复气相同。这两年情况相同,都是运气为,胜气为,复气为。客运五步为:初运少徵,二运太宫,三运少商,四运太羽,终运太角。)

      太阴、少宫、太阳,风清胜复同,同正宫。己丑太一天符、己未太一天符,其运雨风清。少宫、太商、少羽(终)、少角(初)、太徵。
       太阴、少商、太阳,热寒胜复同。乙丑、乙未,其运凉热寒。少商、太羽(终)、太角(初)、少徵、太宫。
       太阴、少羽、太阳,雨风胜复同,同正宫。辛丑(同岁会)、辛未(同岁会),其运寒雨风。少羽(终)、少角(初)、太徵、少宫、太商。
       (注②:己丑、己未年,都是太一天符,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甲己属土运,己是阴年,所以中运为少宫不及之土土运不及,木克土,则木之风气成为胜气;土生金,胜气之后,金之清气来复,这两年的胜气、复气相同。土运虽然不及,但得到司天湿土的资助,所以与土运平气相同。这两年情况相同,运气为,胜气为,复气为。客运五步为:初运少宫,二运太商,三运少羽,四运少角,终运太徴。
      乙丑、乙未年,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乙庚属金运,乙是阴年,所以中运为少商不及之金金运不及,火克金,则火之热气胜;金生水,胜气之后,水之寒气来复,这两年的胜气、复气相同。凡是这两年,运气都为,胜气都为,复气都为。客运五步为:初运少商,二运太羽,三运太角,四运少徵,终运太宫。
      辛丑(2021年)、辛未年,均为同岁会,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丙辛属水运,辛是阴年,所以中运为少羽不及之水。因为水运不及,土克水,则土之雨气成为胜气;水生木,胜气之后,木之风气来复,这两年的胜气、复气相同。因为水运不及,则全年的湿土之气偏胜,得以施政,所以与土运平气相同。这两年,运气都是,胜气都是,复气都是。客运五步为:初运少羽,二运少角,三运太徵,四运少宫,终运太商。)

      凡此太阴司天之政,气化运化后天,阴专其政,阳气退辟,大风时起,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原野昏霿,白埃四起,云奔南极,寒雨数至,物成于差夏。民病寒湿,腹满,身嫃(月旁)愤,胕肿,痞逆寒厥拘急。湿寒合德,黄黑埃昏,流行气交,上应镇星辰星。其政肃,其令寂,其谷黅玄。故阴凝于上,寒积于下,寒水胜火,则为冰雹,阳光不治,杀气乃行。故有余宜高,不及宜下,有余宜晚,不及宜早,土之利,气之化也,民气亦从之,间谷命其太也。
       (注③:凡是、未年,太阴司天施政,其气不及,晚于天时而到来。太阴司天、太阳在泉,其气都属阴,所以阴行其令,阳气退去,经常狂风大作,司天之气下降至地,在泉之气上升腾至天,原野昏晦不明,白色云埃四起,云归于南极雨府,因为太阴湿土和太阳寒水主令,所以寒雨时时降下,万物在夏末秋初时节即成熟。人们易患寒湿病,以及腹部胀满、全身肿胀、浮肿、痞满气逆、肢体厥冷、筋脉拘急等病。湿气与寒气相互交合,以为功德,黄黑色尘埃弥漫,横行在气交之内,在天上应于土星水星的光亮较强。其司天之政严肃,在泉之令安静,其应于谷类属黄色、黑色一类。因为司天的阴气凝结于上,在泉的寒气聚集于下,寒水之气胜于火气,冰雹下降,阳光不能发挥作用,天空严寒肃杀之气旺盛。因此对于谷物而言,太过之年应在高地不及年应在低地,太过之年应于不及之必应于,这既与土地条件有关,还跟气化情况有关,人们养生也要适应这些情况,得间气的谷物就是借助间气太过而成熟的。)
      

图片


       初之气,地气迁,寒乃去,春气正,风乃来,生布万物以荣,民气条舒,风湿相薄,雨乃后,民病血溢,筋络拘强,关节不利,身重筋痿。
      二之气,大火正,物承化,民乃和,其病温厉大行,远近咸若,湿蒸相薄,雨乃时降。
      三之气,天政布,湿气降,地气腾,雨乃时降,寒乃随之,感于寒湿,则民病身重胕肿,胸腹满。
      四之气,畏火临、溽蒸化,地气腾,天气否隔,寒风晓暮,蒸热相薄,草木凝烟,湿化不流,则白露阴布,以成秋令。民病腠理热,血暴溢疟,心腹满热,胪胀,甚则胕肿。
     五之气,惨令已行,寒露下,霜乃早降,草木黄落,寒气及体,君子周密,民病皮揍。
       终之气,寒大举,湿大化,霜乃积,阴乃凝,水坚冰,阳光不治。感于寒,则病人关节禁固,腰脽痛,寒湿推于气交而为疾也。
      (注④:初之气,主气是厥阴风木,客气也是厥阴风木,上年在泉之气,转移退位,因为主气、客气相同,春得气化之正,风气至,生发之气敷布,万物繁茂,人们感觉舒畅,由于湿气为风气所迫,所以降雨出现较晚。人们容易患血液外溢、筋络拘急强直、关节不利、身体沉重、筋脉痿软等病
      二之气,主气是少阴君火,客气也是少阴君火,主客气相同,所以火得气化之正,万物因而生化,人们感觉平和,多发生瘟疫,无论远近的人们,发病的情况是一样的。湿气和热气相迫,雨水能按时下降。
       三之气,主气是少阳相火,客气是太阴湿土,司天之气敷布,湿气下降,地气上升,常有雨水降下。寒气随之到来。
      四之气,主气是太阴湿土,客气是少阳相火,相火加临于主气之上,湿热相合,地气上升,与天气阻隔不通,早晚都有寒风发起,热气和寒气相迫,烟雾凝结在草木之上,湿化之气不能流动,凝结为白色露珠,标志着秋季到来。
      五之气,主气是阳明燥金,客气也是阳明燥金,凄清寒冷之气流行,寒露降下,霜雪提前下降,草木枯黄凋零,此时寒气易侵犯人体,懂得养生之道的人往往会居住在固密的地方。如发病,多发在皮肤与腠理之间
      终之气,主气是太阳寒水,客气也是太阳寒水,寒气大起,湿气大化,霜乃聚积,阴气凝积,水结成坚冰,阳光不得施治。此时若感受寒邪,则人们易患关节强急、不灵活,腰椎疼痛等病,这是寒湿之气相持于气交之内所致。)

      必折其郁气,而取化源,益其岁气,无使邪胜,食岁谷以全其真,食间谷以保其精。故岁宜以苦燥之温之,甚者发之泄之。不发不泄,则湿气外溢,肉溃皮坼而水血交流。必替(下为“贝”)其阳火,令御甚寒,从气异同,少多其判也。同寒者以热化,同湿者以燥化,异者少也,同者多之。用凉远凉,用寒远寒,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假者反之,此其道也,反是者病也。
       
      (注⑤:凡是太阴司天的年份,必须折服致郁的邪气,取不胜之气的生化本源,充实不及的岁气,以防邪气过胜,进食得岁气的谷物来保守真气,食用得间气的谷物来保全精气。所以当年应进食苦味药物,以燥性药物驱除湿邪,用温性药物驱除寒邪,也可以用发散泄除的方法除湿。如果不发散不泄除,湿气向外溢出,肌肉腐烂,皮肤裂开,则水血相交。应根据中运与岁气的同异,决定用药的多少,如果中运和司天之气都属寒,就用热性药物化之;如果中运和在泉之气都属湿,则用燥性药物化之。两者不同就少用药,两者相同则多用药。用凉性药物时要避开凉气主令之时,用寒性药品时要避开寒气主令之时,用温性药物时要避开温气主令之时,用热性药物时要避开热气主令之时,用饮食调治时,也要遵守这个原则,这是针对一般情况来说的。如果气候发生异常变化,就不必拘泥于此。如果违背了这些原则,就会发生疾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