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下)》学习笔记七十七

 幽默的数据线 2023-06-04 发布于甘肃
图片

 前言

      了解自己的身体及其运行法则,不是医生的工作,而该是每个人生活的必备常识。学习并了解医学经典,正是增长这种常识,以做到心中有数。当然,其优异者与心有余力者,则可以恩及他人而成为医者。

       本章内容要点

      10、肝脉、脾脉、肾脉之缓、急、小、大、滑、涩,与微缓、微急、微小、微大、微滑、微涩共十二种症候,分别对应着不同的病状。具体内容,请查看下面原文与注释。

      11、“诸急者多寒;缓者多热;大者多气少血;小者血气皆少;滑者阳气盛,微有热;涩者多血少气,微有寒”。

      12、“荥输治外经,合治内府”。即荥穴、输穴的脉气都浮现在较浅的部位,因此它们适合于治疗那些显现在体表和经脉上的病变;而合穴的脉气深陷在内里,适合于治疗内腑的疾病。

      13、“胃合于三里,大肠合入于巨虚上廉,小肠合入于巨虚下廉,三焦合入于委阳,膀胱合入于委中央,胆合入于阳陵泉。 ”

      14、“刺此者,必中气穴”。即针刺以上六腑之合穴,必须必须刺中气穴,千万不能刺在皮肉之间或骨节相连接的地方。如果刺中了气穴,那么医生手下就会有针尖在空荡的街巷中游行的感觉,针体进出流畅;反之涩滞。

图片

      下面,随附《邪气脏腑病形(上)》之相关【原文】与译文:

       肝脉急甚者为恶言;微急为肥气在胁下,若复杯。缓甚为善呕,微缓为水瘕痹也。大甚为内痈,善呕衄;微大为肝痹,阴缩,咳引小腹。小甚为多饮;微小为消瘅。滑甚为颓疝;微滑为遗溺。涩甚为溢饮;微涩为瘈挛筋痹。

      (注①:肝脉过于急促的,会出现情绪失常,胡言乱语;微急的,会出现肝气郁结在胁下而引发的肥气病,如倒置的杯子。肝脉过于徐缓的,会出现常常呕吐的情况;微缓的,会出现水瘕弊病。肝脉大的,因肝气郁盛而内里痈肿,此病表现为经常呕吐、流鼻血;微大的,会出现肝痹病,此病表现为阴器紧缩,咳嗽时牵扯小腹绞痛。肝脉小的,会出现口渴多饮;微小的,会出现消瘅病。肝脉滑的,会发生阴囊肿大的癀疝病;微滑的,会出现遗尿病。肝脉涩的,会出现饮水流行归于四肢的溢饮病;微涩的,会出现因血虚而引发的筋脉拘挛不舒的筋痹病。)

      脾脉急甚为瘈瘲;微急为膈中,食饮入而还出,后沃沫。缓甚为痿厥;微缓为风痿,四肢不用,心慧然若无病。大甚为击仆;微大为疝气,腹里大脓血在肠胃之外。小甚为寒热;微小为消瘅。滑甚为颓癃;微滑为虫毒蛕蝎腹热。涩甚为肠颓;微涩为内颓,多下脓血。

     (注②:脾脉过于急促的,会出现手足抽搐;微急的,会出现膈中病,症状是脾气不能上行,进食后反吐出来,大便有涎沫等。脾脉过于迟缓的,会出现四肢疲软无力,发冷;微缓的,会出现风痿,症状是四肢活动不便,但此病发生在经络而不是在内脏,所以病人神志清楚,好像没病一样。脾脉大的,会出现猝然昏厥之病;微大的,会出现疝气,此病是由脾气郁滞而引起的,腹中有许多脓血但在肠胃之外。脾脉小的,会出现寒热交迫之症;微小的,会出现消瘅病。脾脉滑甚的,会出现阴囊肿大,且小便不利;微滑的,会出现因腹中的湿热熏蒸在脾而生发的各种虫病。脾脉涩的,会出现大肠脱出的肠溃病;微涩的,会出现肠腑溃烂腐化的内溃病,症状是大便中有脓血。)

      肾脉甚为骨癫疾;微急为沉厥奔豚。足不收,不得前后。甚为折脊;微缓为洞,洞者,食不化,下嗌逐出。甚为阴痿;微大为石水,起脐已下至小腹腄腄然,上至胃脘,死不治。甚为洞泄;微小为消瘅。甚为癃颓;微滑为骨痿,坐不能起,起则目无所见。甚为大痈;微涩为不月,沉痔。

      (注③:肾脉过于急促的,会出现骨瘘和癫疾,此病病邪以深入骨髓;微急的,会出现有肾气沉滞而导致的失神昏厥之症和肾脏积气的奔豚证,还会出现两足无法屈伸、大小便不利等症。肾脉过于迟缓的,会出现脊背疼痛不止的病证;微缓的,会出现洞病,症状是进食后,食物未经消化就被吐出。肾脉大的,会出现阴痿病;微大的,会出现石水病,症状是从脐下开始肿胀,肿胀之势下至小腹,使之胀满下坠,上至胃脘,这是很难治愈的死症。肾脉小的,会出现久泻不止的洞泄病;微小的,会出现消瘅病。肾脉滑的,会出现小便闭塞不通、阴囊肿大;微滑的,会出现骨痿病,发生此病时,可以坐却不可以站立,否则会眼前一片漆黑,看不清东西。肾脉涩的,会出现因气血阻塞而外发的大痈;微涩的,会出现妇女月经不调之症和久治不愈的痔疾。)

      黄帝曰:病之六变者,刺之奈何?

      岐伯曰:诸急者多寒;缓者多热;大者多气少血;小者血气皆少;滑者阳气盛,微有热;涩者多血少气,微有寒。是故刺急者,深内而久留之;刺缓者,浅内而疾发针,以去其热;刺大者,微泻其气,无出其血;刺滑者,疾发针而浅内之,以泻其阳气而去其热;刺涩者,必中其脉,随其逆顺而久留之,必先按而循之,已发针,疾按其疝,无令其血出,以和其脉;诸小者,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也。

      (注④:皇帝问:那么在疾病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六种脉象,应该如何采取相应的针刺疗法呢?

      岐伯答:出现急脉的各种病,通常是寒性的;出现缓脉的病,通常是热性的;出现大脉的病,是阳盛而多气,阴气衰竭而血不足;出现小脉的病,是阳盛阴衰,气血都不足;出现滑脉的病,是阳气充实而微有热;出现涩脉的病,是气阻滞不畅,而且阳气衰弱而少有寒。因此,在对出现急脉的各种病进行针刺时,要深刺并长久留针;在对出现缓脉的各种病进行针刺时,就该采取浅刺,并迅疾出针,是热邪随针外泄;在对出现大脉的病变进行针刺时,应该微泻其气,但不可出血;在对出现滑脉的病变进行针刺时,应该在进针后立即出针,进针要浅,以疏泄体表的阳气,驱散热邪;在对出现涩脉的病变进行治疗时,针刺时一定要刺中病人的经脉,并朝经气运行的方向进针,长久留针,在针刺之前还要按摩经脉的运行通路,使气血畅通利于经气循行,出针后,要立即按压针孔,以防出血,从而调和经脉中的气血;对于出现小脉的各种病变,因为此症阳虚阴弱,气血都不足,内外精气都很少,所以不应该用针法治疗,而应该用缓和之调治。)

      黄帝曰:余闻五脏六腑之气,荥输所入为合,令何道从人,入安连过,愿闻其故。

      岐伯答曰:此阳脉之别入于内,属于腑者也。

      黄帝曰:荥输与合,各有名乎?

      岐伯曰:荥输治外经,合治内府

      黄帝曰:治内府奈何?

      岐伯曰:取之于合。

      (注⑤:皇帝说:我听说五脏六腑的脉气都是自井穴出发,灌注于荥、输等穴,最终进入合穴,这些脉气是怎么进入合穴,进入合穴后又跟哪些脏腑经脉相合呢?我希望你能讲解一下。

      岐伯说:您所说的是手足各阳经由别络进入体内,并跟六腑相配属的情况。

      皇帝问:荥穴、输穴和合穴,都有其各自相应的治疗作用吗?

      岐伯答:荥穴、输穴的脉气都浮现在较浅的部位,因此它们适合于治疗那些显现在体表和经脉上的病变;而合穴的脉气深陷在内里,适合于治疗内腑的疾病。

      皇帝问:怎么治疗人体内腑的病变呢?

      岐伯答:应该取各腑之气和足三阳经相合的部位(即下合穴)进行治疗。)

      黄帝曰:合各有名乎?

      岐伯答曰:胃合于三里,大肠合入于巨虚上廉,小肠合入于巨虚下廉,三焦合入于委阳,膀胱合入于委中央,胆合入于阳陵泉

      黄帝曰:取之奈何?

      岐伯答曰:取之三里者,低跗取之;巨虚者,举足取之;委阳者,屈伸而索之;委中者,屈而取之;阳陵泉者,正竖膝予之齐下,至委阳之阳取之;取诸外经者,揄申而从之。

      (注⑥:皇帝问:六腑的腑气和分别与足三阳经相合的部位都各有名称吗?

      岐伯答:胃腑的腑气与本经的合穴足三里穴相合;大肠腑的腑气与足阳明胃经的上巨虚穴相合;小肠腑的腑气与足阳明胃经的下巨虚穴相合;三焦腑的腑气与足太阳膀胱经的委阳穴相合;膀胱腑的腑气与本经的合穴委中穴相合;胆腑的腑气与本经的合穴阳陵泉穴相合。

      皇帝问:这些合穴,都如何取穴?

      岐伯答:取足三里穴时,使脚背放低、放平才能取准;取上、下巨虚穴时,需要举足才能取准;取委阳穴时,要先屈伸下肢找准腘窝横纹的位置,然后在腘寓横纹的外侧取穴;取委中穴时,要屈膝才能准确取到;取阳陵泉穴时,要身体端正地蹲坐,并竖起膝盖,然后沿膝盖外缘一直向下,在委阳穴的外侧取得。另外,在取浅表经脉上的荥输各穴治疗外经疾病时,也要在牵拉屈伸四肢,使经脉平顺、气血通畅后,再取穴。)

      黄帝曰:愿闻六腑之病。

      岐伯答曰:面热者足阳明病,鱼络血者手阳明病,两跗之上脉竖陷者,足阳明病,此胃脉也。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即泄,当脐而痛,不能久立,与胃同候,取巨虚上廉

      (注⑦:皇帝说:请你说说六腑的发病情况吧。

      岐伯说:如果脸部发热,则表明足阳明胃腑有了疾病;如果手鱼际部位的络脉有淤血,则表明手阳明大肠腑发生了病变;如果两足跗上侧(冲阳穴处)的动脉坚实而竖或者虚软下陷,也表明足阳明胃腑有了疾病,另外,这个动脉(冲阳脉)也是观察胃气的要脉。大肠发生病变时,表现为肠中一阵一阵的疼痛,同时伴有因水气在肠中来回冲荡而发出的肠鸣;冬季天寒的时候,倘若再受到寒邪的侵袭,就会很快引起泄泻,同时肚周围也会感到疼难忍,病人很难长时间站立。由于大肠发病的症状与胃相似,故应取足阳明胃经的上巨虚穴来医治。)

       胃病者,腹瞋(月旁)胀,胃脘当心而痛,上肢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取之三里也。

      小肠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时窘之后,当耳前热,若寒甚,若独肩上热甚,及手小指次指之间热,若脉陷者,此其候也。手太阳病也,取之巨虚下廉

      三焦病者,腹气满,小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水留,即为胀。候在足太阳之外大络,大络在太阳少阳之间,亦见于脉,取委阳

      (注⑧:胃腑病变的症状是腹部胀满,在胃脘部的心窝部位有绞痛感,而且疼痛感从此处向上移,牵引两侧的胸胁疼痛,胸膈和咽喉之间滞塞不畅,致使食物无法下咽,治疗时应该取胃腑的下合穴,也就是本经(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穴

      小肠腑疾病的症状是小腹疼痛,睾丸受腰脊牵连的疼痛,并常常有小便困难或下腹部不适很想排出大便,又无法一泄为快的现象。此外,还会在小肠经运行的通路上发生以下这些情况:耳前发热或发冷、仅肩部发热、手的小指与无名指之间发热、络脉凹陷不起等。这些症状都是小肠腑一类疾病的反应。对于手太阳小肠腑的疾病,取穴治疗时应取小肠腑在下肢的下合穴,也就是足阳明胃经的下巨虚穴

      三焦腑疾病的症状是由气滞所引发的腹气胀满,小便尤其满硬坚实,小便不利而尿意急迫;小便不利则水道不利,水道不利则水液不出,如果水液满溢于肌肤就会造成水肿,如果水液滞留在腹部就会造成胀病。三焦腑的病变,会显现在足太阳膀胱经外侧的大络上,这个大络在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之间。另外,此病变还会表现在其本经(手少阳三焦经)的经脉上。三焦腑发生疾病时,应该取三焦腑在下肢的下合穴,也就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委阳穴进行治疗。)

      膀胱病者,小腹偏肿而痛,以手按之,即欲小便而不得,肩上热,若脉陷,及足小指外廉及胫踝后皆热。若脉陷,取委中央。

      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心下淡淡,恐人将捕之,嗌中吤吤然数唾。在足少阳之本末,亦视其脉之陷下者灸之;其寒热者取阳陵泉。

      (注⑨:膀胱腑病变的症状是小腹偏肿而且疼痛,如果用手按摩疼痛的地方,会立即想小便,却便不出来。同时,在膀胱经运行的通路上会出现肩背部发热,肩背部经脉所在的地方下陷不起,足小趾的外侧、胫骨和足踝后都发热,或者这些部位的经脉运行的地方有下陷不起的现象。治疗这些病变时,都可以取用膀胱腑的下合穴,也就是本经的委中穴

      胆腑病变的症状是常常叹息并长出气,嘴里发苦,因为胆汁上溢而吐苦水;精神不安定,内心畏惧,心狂跳不止,像怕被人捉到似的;咽部梗阻似有异物,总想往外吐,却什么也没有。在足少阳胆经运行通路的出发点或终结点处取穴,即可治疗此类病变,或者找到因血气不足而引起的经脉下陷的地方,在那里进行针灸治疗;如果出现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的病症,取穴治疗时应取胆腑的下合穴,也就是本经的阳陵泉穴。)

      黄帝曰:刺之有道乎?

      岐伯答曰:刺此者,必中气穴,无中肉节。中气穴,则针游于巷;中肉节,即皮肤痛;补泻反,则病益笃。中筋则筋缓,邪气不出,与其真相搏乱而不去,反还内着。用针不审,以顺为逆也。

      (注⑩:皇帝问:针刺以上各穴,是否有固定的规律?

      岐伯答:针刺这些穴位时,必须刺中气穴,千万不能刺在皮肉之间或骨节相连接的地方。如果刺中了气穴,那么医生手下就会有针尖在空荡的街巷中游行的感觉,针体进出流畅;如果误刺在皮肉之间或骨节相接的地方,不但医生会有针体进出涩滞的感觉,病人也会有皮肤疼痛之感。假如应该用补法却误用了泻法,或者应该用泻法而误用了补法,就会加重病势。假如误刺在筋上,就会损伤筋脉,使之驰缓不收,并不能祛除病邪,邪气和真气在体内抗争,就会使气机逆乱,可邪气不仅无法驱散,反而会内陷,加重病情。这些恶果都是由于用针不谨慎、错误诊察疾病的性质和妄用刺法所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