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勤劳对孩子有什么益处

 昵称503199 2023-06-04 发布于湖北


以身作则 勤俭持家00:0006:42

点击上方聆听 做孩子一生的贵人 


古人念念为天下着想,所谓“不论现行,而论流弊;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
《论语》里说,“一言兴邦,一言丧邦”,所以,我们的言行举止,不仅要给孩子做好榜样,更要为社会国家负责。
我们从勤、俭来建立一个人修身、持家的态度,再带动好的社会风气。
图片
勤劳对孩子有什么益处呢?
第一,身体好。《朱子治家格言》说:“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常常劳作的孩子一定有责任感。
第二,习劳知感恩。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到了单位自然会尊重、体谅、感恩其他部门的同事,他知道一个团体有多少人在付出。
第三,人际关系好。走到哪都是主动付出,大家都欢喜跟他一起相处,一起工作。
第四,能力提升比较快。懂得教育的父母一定会教孩子不怕苦,要多做事、多付出。
图片
再来看“俭”字,“俭以养廉”。
一个人节俭,物质生活非常简单,不贪财,他就是个廉洁的人。
而且“俭近仁”,因为他把钱省下来之后,可以去帮助有困难的人,他的仁慈心就不断增长。
再者,节俭有后福。量入为出,又懂得储蓄,可以应对紧急的状况。
俭跟仁义礼智都是相应的,节俭而不吝啬,能助人是仁;节俭不贪就是义;不浪费食物、物品,爱惜物命,是礼。一个人很奢侈,也是对大自然的资源无礼。
图片
《礼记·学记》讲:“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要改善社会风俗,必须从教学开始。教学的“教”字就有以身作则的意思。
“教”字的小篆写法,左半边的上面有两个叉,下面是一个小孩的形状。第一个叉是父母、老师画的,小孩子模仿力很强,也跟着画一个叉,这是上行下效。右半边是手拿着一根树枝,指耳提面命,不厌其烦的耐心教导。
面对孩子的问题,我们首先要反省自己。我有以身作则吗?我先教他了吗?
然后就知道自己怎么去改善,怎么去转变这样的情况,这就是身教。
图片
除了做到以身作则,还要有耐性古人说:“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儿孙自有儿孙福,只要自己尽心尽力了就好。
所以“教学为先”的“学”是觉悟的意思。我们自己要先明理、觉悟,才能去教人。
古人教学最重视的是伦理、道德、因果教育。
伦理指五伦;道德指八德,学了以后耻于作恶,不愿意违背这些道德标准;因果教育,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不敢作恶。
《礼记》中讲,“有夫妇而后有父子,有父子而后有兄弟”,这三个伦常在家庭当中,延伸开来就是整个社会,有君臣、有朋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五伦关系处好了,人生才能和谐幸福。
图片
到学校,老师叫师父,同学叫师兄弟,都是伦理关系,互相爱敬。父子延伸到社会团体,君父,对领导,也像父亲一样恭敬他。忠臣出于孝子之门,“移孝作忠”。
所以一个不孝父母的人,也不可能是忠臣;一个人不友爱兄弟姐妹,也不是一个真诚交心的朋友。
“夫妇有义,而后父子有亲”,而后才能兄友弟恭,所以夫妇和谐,是整个五伦关系的核心所在。
走入婚姻,要为家庭、为社会负责任。
真正把孩子教好,要亲师合作,因此老师跟父母沟通教育的理念,比教育小孩更重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