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颈部后方的疼痛 颈椎的小关节转移痛,也称之为疼痛节段。 依据疼痛节段的转移痛进行分析,肩膀疼痛(非疾病)与中段颈椎小关节面有直接的关系。 颈椎小关节面(↑) 许多上臂的疼痛(非疾病),是由颈椎下段的小关节面有直接关系。 甚至肩胛骨内侧疼痛(非疾病),也是和颈椎关节有关系。 颈椎肌肉出了问题会导致头痛(非疾病),上背部、肩膀肌肉出了问题也会导致颈椎的疼痛。 最常导致颈部痛的是颈部前倾造成的。 颈部前移(↑) 如果肩膀僵硬。超级激痛点,是上斜方肌与肩胛提肌。 斜方肌激痛点(↑) 提肩胛肌激痛点(↑) 如果你肩颈疼痛(非疾病),肩胛骨痛(非疾病),有合并颈椎转动卡住(非疾病),很有可能有颈椎小关节的问题。 如果是颈椎棘突旁的小肌肉出现问题,会造成颈椎正中心点周围的疼痛(非疾病),患者会以为是骨头疼痛(非疾病),但其实大多都是脊柱旁边肌肉的激痛点。 【1】上斜方肌 有些客户有肥厚的水牛肩,常常是常年的耸肩造成,可能是习惯不良,也可能是紧张,玩电脑和手机的姿势不良,服务业长期拿重物,或者手经常悬空等工作,上斜方肌的激痛点会导致:
要彻底改善,除了积极放松,进行正确的拉伸之外,还要改善工作环境和工作习惯。 【2】提肩胛肌
这也是不求人最容易捶背捶到的地方,常见非常疼痛的感觉出现,是个超级激痛点。 【3】菱形肌 又称膏肓痛 中医有所谓的病入膏肓,神仙难救之说。 病入膏肓的解释就是指病已经危重到了无法救治的地步。 所谓的膏肓,古人以膏为心尖的脂肪,肓为心脏与隔膜之间,膏肓之间是药力不到之处。 现代医学看来膏肓痛依然不是两三下就可以解决,但花点时间,心力还是可以得到很大的改善。 我们今天讲解的膏肓痛,并非是心脏。 如果膏肓痛进行针灸类的侵入式治疗,要小心,避免引发气胸。 以解剖学的位置来说,膏肓痛是指两侧肩胛骨与胸椎之间的位置。 膏肓的位置 菱形肌负责稳定肩胛骨、胸椎之间的稳定型。如果你有颈椎的骨刺、圆肩驼背等问题,菱形肌就容易形成激痛点。 【4】上后锯肌 比菱形肌更深层,是上背部最深层的肌肉。将右手放到左侧肩膀,可以在肩胛骨内侧摸到上后锯肌的激痛点。 若是形成超级激痛点,疼痛甚至会传递到上臂外侧、小指背侧的区域。常常与颈椎退化造成的酸痛混淆。 从这个肌肉可以看出,肌肉越深层,它的激痛点转移就越遥远。菱形肌只会在局部造成激痛点,上后锯肌最远可以传递到手腕、小指的区域。 【5】斜角肌 斜角肌是一个非常难放松的结果,如果斜角肌出问题,非常像胸阔出口综合症,因此客户常常到处寻医,几年还找不到可以解决的医疗人员。 干预的要点:改善驼背、不要颈前移、减少胸式呼吸。 注:颈部前侧按摩放松,一定要非常小心。如果医学检查是血栓的高风险者,或是超声波检查颈部血管内有血栓形成,按摩都是不可以进行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