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高考模拟作文题及范文欣赏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3-06-04 发布于甘肃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作家史铁生说,他发烧到40.3摄氏度时。看见周围的一切景物都蒙上了一层沉暗的绿色,烧退后世界又恢复了正常的色彩。他猜想,要是有一种动物,它的正常体温就是40.3摄氏度,那么他所看到的世界会不会多着一层沉暗的绿色?进而他想,我们看见了太阳的光谱,是否会因为眼睛的构造而被蒙蔽和歪曲?但这种猜想又永远无法证实,因为我们不管借助什么高明的仪器,总归是要靠眼睛去做结论的,而被眼睛蒙蔽的眼睛,总也看不出眼睛对眼睛的蒙蔽。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高分作文欣赏:

《予心灵一双慧眼》

作为人类观察世界的第一现场,眼睛教我们去了解、感知整个宇宙,成为人生而有灵的意义所在。但恰如史铁生眼前那层绿色的雾霾,假使我们的眼睛被眼睛所蒙蔽,假使有一天我们依靠眼睛所建立的认知体系不复存在,我们又何以从现实的罅隙之间得以窥见真相的天光?
耳听或许为虚,眼见未必真实。蒙蔽我们的远非自生命伊始所伴的绿色雾霭,一叶障目的局限,居高临下的偏见,一言以蔽之的武断,又何尝不是心灵之眼上的云遮雾绕?让我们在观察这个世界的时候,匆匆妄下结论,让心灵的眼睛自囚于茧。要破除对自我目力的迷信,要具有勘破现象,发掘本质的能力。好比珍珠生于丑蚌,浮于表面的人往往人云亦云,见其鄙陋而弃之;但对于理性者,便是拨开云雾见月明,而取之珠玉了。
《小王子》中说,真正的美是眼睛看不见的,要用心去看。纵万物纷扰,我们仍以理性去面对社会与心灵,一双慧眼去追寻真理的吉光片羽,抵达万物洞明之彼岸。
《中庸》云“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借一双慧眼,以冷静而客观之心审万物、辨方向,让我们拥有逻辑思维、系统思维思考、决策的能力,让生活理智化、可控化,让社会生活走入我们所希望的轨道之中。
与心灵一双慧眼,与自我审视中洞见生命真谛。
林清玄曾言,“一个人面对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一个人面对自己时,需要的是镜子。”认识自己是人生意义的终极命题。恰如王阳明在竹前静坐,思考世界,审视自己,李叔同洗去繁华世界纷扰与佛门中追寻生命奥义。时代潮流訇訇而过,无数的言论夹杂着,在我们的耳边呼啸。
有人放纵于犬马声色之中,为享乐主义所困;有人穷途恸哭,为虚无主义所迷。借助心灵的慧眼,我们便可以客观地静观万事万物,在潮水般裹挟的声音、言论之中坚信我们内心的审辨、判断,把握住一以贯之的自我,让自我得以不在此间迷失,万籁纷杂,我心如一。当我们的眼睛开始向内审视,抛去外物的影响,不被世俗和大众所绑架之时,方能真正去洞见被隐没的真相。
与心灵一双慧眼,借客观之力突破认知局限。
好风凭借力,若要突破固有认知的桎梏,我们也需要外物之力与自我的主观能动相舞动。开普勒吸纳于前人观察之所得,终发现天体运动之规律,康德博采众家之所长,终发现《纯粹理性批评》之巨著。恰当地借力赋我以力量,用来升格自我,用以节制审辨,更用于辉煌当今时代。
在一个“最美”和“最牛”泥沙俱下的转型社会,在一个“最好”与“最坏”交织呈现的复杂时代,只有以多元的思维去看待问题,不被自己喜好所引领的鲜艳真理蒙蔽,不局限于个人的困顿得失,我们才能看到个体背后更庞大的体系。看到更大的世界所展现的复杂性,打破眼睛前的百叶窗。
当我们将自身之认知与外物相结合。
于内洞悉自我,于外观察世界,我们的看见便不仅仅局限于看见,我们便能自在,浴火于生命跌宕起伏之烟霞,涉水于绵绵不息的历史洪流。我们不再是柏拉图“洞穴隐喻”中被绑在树椅子上的囚徒,不再迷惑于墙上移动的幻想,而是举起火把,提起了破局的投枪,完成思维认识的华丽蝶变。
许知远说,“这是一个疯狂的年代,但我们仍可以自己的方式保持理性。”愿我们都能拥有一双心灵的慧眼,借恰宜之外力,不惑于表象,不困于固有认识,向上仰观宇宙之广阔无穷,向下品味生命之春花灿烂,扶摇而上理想国。
教师点评:
本文入题深刻,语言优美,具有浓浓的文化气息,引用了很多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的名人观点,使中心的论证更加有力。本文用词考究,文字很有张力,且句式灵活,骈散结合,将语言和内容紧密结合在一起,是一篇很棒的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