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读《道德经》

 彭莫山一束光 2023-06-05 发布于广东
702/800
本文约 300
预计阅读时间 10 分钟

  文章| 黄排    
编辑  | 陈以乔


每日读经

最近买了本大字版的《道德经》,专门用来朗诵。

前段时间,我在吕波老师的影响下,开始每天朗读一遍经。

具体方法是《道德经》与《金刚经》轮流读(它们篇幅都不长,五千字左右,又因《心经》很短,才两百来字,便搭配在一起读),目标是用三年时间完成一千遍读诵,每次用时约半个小时。

一方面,作为一种修心的日课,每天坚持做一件事情,不用太多时间,也不必有多么重大,只管去做,去坚持,就够了,在我看来就是很好的修行功课,可以一点点地磨练心性,增强心力。

另一方面,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的过程,会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而且不知不觉会代入自己最近的思考,触发一些共鸣和体会,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更何况,研习经典不像阅读一般文字,只需要读一遍两遍就够,但凡经典,值得反复玩味,一生相伴。

比如四书五经,我们即便从童蒙一直读到老,还是感觉读不透,每读一遍,就有一遍的收获和启发。经典给人的启发是无穷无尽的,就像一眼泉水那样源源不断。


动静自在

前两天我在《道德经》中读到一句: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第十五章)

大意是,谁能在纷纷扰扰动荡中慢慢安静下来,逐渐澄清理顺;谁又能在沉静中变动起来,而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

我发现,这句话其实可以放在「冥想」中去体会。

比如说,当我们去做冥想时,正是从动荡浊乱的日常节奏中,安静下来,随着冥想的深入,呼吸的专注,而慢慢让混沌的内心得以澄清,让纷乱的思绪得以理顺。

而当我们在冥想中获得了安定之后,重新投入外境的生活时,那一颗澄明清静的心,便开始焕发新的生机与力量。

清静与生动,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若能做到“动静自在”,那是一种难得的修行境界。

据说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最崇拜的就是老子。他在晚年花了3年时间,想把《道德经》翻成德文,但终于以失败告终。

后来,他找了个懂书法的华人,把《道德经》里的这一句话写成对联,挂在书房里,每天看着,聊以慰藉: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如此一来,海德格尔每天一抬头,从完全看不懂的两排笔墨中,感觉看到了知己。

(图源网络,侵删)


上善若水

说到挂书房的字画,在我们国内,经常会看到书房、办公室乃至客厅里,挂着四个大字:“上善若水”。

众所周知,它也是出自《道德经》: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第八章)

因为“上善若水”太常见太普遍了,以前我总是熟视无睹,没去多琢磨,只是觉得这四个字蛮有韵味。

这些年来,特别是从部队回到地方之后,在全新的工作生活中重新去体悟这四个字,深受触动。

这一章的后半段文字是: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这些都是在讲水的特性和作用,实质上是指“上善之人”的品格与德行:

一、柔。

二、停留在卑下的地方。

三、滋润万物而不与相争。

老子认为最完善的人格,应该具备这样的心态和行为。如水一般,内在柔软,外在之相因循而变,可方可圆,且“处众人之所恶”。

别人不愿去的地方,他愿意去;别人不愿意做的事,他愿意做。他具有骆驼般的精神,坚忍负重,居卑忍辱。他能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但不和别人争功争名争利。

这就是老子“上善若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思想。

对照这些标准,反观自己,深感惭愧。工作生活中很多矛盾与困难,正是由于争强好胜,不甘人后,不懂得“守柔处下”之道而导致的。

类似这样的智慧教诲,还有很多,比如:

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第四章)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二十二章)

谿谿”(第二十八章)等。

很多话语,都值得用来当座右铭,时时提醒自己该如何立身处世,修心为人。

光而不耀

如果问我最喜欢《道德经》里的哪句话,目前我会说是“光而不耀”,字面意思是“光亮而不刺眼”。

光代表光芒,从世俗意义上讲,包括一个人的成功、权力、才干、美丽等等。有光的人总是有些耀眼,而老子提醒人们应“光而不耀”,注意别太耀眼。

过于耀眼,刺得别人挣不开眼睛,就容易引起反弹,反过来伤害自己。

现实生活中,你越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成就,越去显耀你的“光芒”,别人就越是对你心生反感。这是人性的特点。

以前曾听说过这么一个说法:

有才的人不必炫耀他的才,他应知道,有才本身已经是罪恶,因为他显得别人不是那么的有才。如果他还恃才傲物的话,就是罪上加罪了。

权力、财富等的拥有者都应有如此的认识。

而另一方面,只要我们细心观察,会发现这样的情况:

真正的有钱人,会说自己其实也没什么钱;见多识广的人,会说自己孤陋寡闻;婚姻幸福的人,会说自己婚姻里也有些问题等等。

而那些喜欢显摆,说自己什么都好的人,往往虚有其表,金玉其外。

这也是人性的特点。当一个人真正有什么了,才会坦然说自己没有什么,而坦然说自己没有什么的人,源自内心深刻的自信。

这是自信,也是自律,一种自我节制。而一个人自我节制程度和其智慧程度是成正比的。

我们常说,要活成一束光,但要注意的是,这一束光不应过于刺眼,过于灼热。

最好的状态,我觉得是做一束“光而不耀”的哑光,柔和,内敛,富有质感。

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一定光芒万丈,但其内心有光辉,懂节制,自信自如地活着,做着自己的事,让人很舒服地感受到光的温暖与力量,“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第七十章)

生生不息


不知不觉,东拉西扯讲了那么多。

《道德经》短短五千言,却充满了智慧之言,说不完,道不尽。

就像德国哲学家尼采所讲的那样,“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这也是经典的价值。

如果说,经典是圣贤的第二生命,或者是圣贤生命的另一种存在形式,那么走进经典就是走进圣贤生命。

在此,不妨用《道德经》的话来形容:“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第六章

经典如同无形的“玄牝之门”——一个巨大的、抽象的、生生不息的“子宫”,将我们的健康、纯洁、智慧、解脱和整个天地万物等,悉数生化出来,一次又一次地生化出来,永远生生不息。

所以我想,当达成每日读经一千遍之后,可能会继续读下去,希望让经典成为陪伴我成长的良师益友。

不管怎样,正如老子所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六十四章),我这千遍读经之路,也需要一步一步地向前走,一天一天地来践行。

就这样步履不停,就这样生生不息

其实,很多事情并没有想象得那么难。只要你决定做,开始做,并且坚持做下去就好了。

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每天的生活也会变得不同,而你的生命也悄悄发生了转变。

就像《士兵突击》里,高诚对许三多的评价:

“他每做一件小事儿的时候都像救命稻草一样抓着,有一天我一看,嚯!好家伙!他抱着的是已经让我仰望的参天大树了。”

圣人之道

最后,说到读《道德经》,请允许我再跟大家分享一段故事。

那是20世纪30年代,围棋高手吴清源所向披靡,成为一代棋圣。

面对采访时,吴清源说:“我的对手全是日本棋坛的杰出人士,就棋艺而言,我与他们之间几乎没有差别,我之所以屡屡获胜全在于精神因素。

日本棋坛的另一位顶尖高手坂田荣男也认为,他不觉得吴清源的棋艺有多么高。可是,他总是败在吴清源手下,却弄不明白为什么。

后来,人们发现吴清源每次在下棋前,总要通读一遍《道德经》。

也许正是《道德经》的“无为,无我,无欲,居下,清虚,自然”等思想,使吴清源排除了贪胜之心带来的干扰,心境澄明,发挥出了最好的水准。

正如《道德经》的最后一句: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第八十一章)


写于广州


END -
印记
— 第702期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