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幼学琼林》讲解(六)

 昵称503199 2023-06-05 发布于湖北

许老师国学讲堂 2022-05-12 00:00 发表于福建

讲解 幼学琼林时序篇2

【原文】

夏至一阴生,是以天时渐短;冬至一阳生,是以日晷21初长。冬至到而葭灰22飞,立秋至而梧叶落。

【注释】

16. 日晷:又称“日规”,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量时间的一种仪器,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22.葭灰:葭莩(芦苇里的白色薄膜)烧成的灰。古人用葭灰置于律管中,放密室内,以占气候。某一节候到时,某律管中葭灰即飞出,表示该节候已到。

【译文】

夏至节气一过,阴气就启动了,白天的时间渐渐短了;冬至节气一到,阳气就动了起来,太阳的影子慢慢地长了。一到冬至阳气初动,葭灰就会飞了起来;立秋一到梧桐树上的叶子,才会纷纷飘落下来。

 

【原文】

上弦谓月圆其半,系初八九;下弦谓月缺其半,系廿二三 。月光都尽谓之晦23,三十日之名;月光复苏谓之朔24,初一日之号;月与日对谓之望25,十五日之称。

【注释】

23.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汉代许慎《说文解字》:“晦,月尽也。”24.朔:农历每月的第一天。汉代许慎《说文解字》:“朔,月一日始苏也。”25.望:农历每月十五日,即月满之日。此时日在东方升起,月在西方落下,遥遥相望,故称望日。

【译文】

上弦是指初八初九,下弦是指廿二廿三。

完全没有月亮叫做晦,月光从无到有叫做朔,月亮一半圆一半缺叫做弦,月亮和太阳每到十五日便遥遥相对,彼此都能看得见对方,所以称为望。

 

【原文】

初一是死魄26,初二旁死魄,初三哉生明,十六始生魄。翌日、诘朝27,言皆明日;谷旦、吉旦,悉是良辰。

【注释】

25. 魄:这里指月出或月没时的微光。初一是月亮无光,故曰“死魄”。初二时月亮大部分还是无光,所以说“旁死魄”,旁是大的意思。初三时月亮有了光,所以说“哉生明”,哉是开始的意思。始生魄:开始生月魄。《尚书·康诰》:“惟三月哉生魄。”孔传:“月十六日明消而魄生。”27.诘朝:指次日早晨。谷旦:良辰,晴朗美好的日子,古时常用为吉日的代称。

【译文】

初一的月亮像死灰一样,所以叫做死魄;初二的月亮稍微有一点微光,所以叫做旁死魄;初三的月亮才生出光来,所以叫做哉生明;十六的月亮开始有了残缺,所以叫做哉生魄。翌日、诘朝都是明天的别称;谷旦、吉时都是好时辰吉祥的日子。


【原文】

片晌即谓片时,日曛28乃云日暮。畴昔29、曩者,俱前日之谓;黎明、昧爽,皆将曙之时。

【注释】

28.曛:日落时的余光。29.畴昔:往昔,以前。曩者:以往,以前。昧爽:指黎明。昧,昏暗不明。爽,明亮。

【译文】

片晌是说片刻的时候,日曛是说天将要晚的样子。畴昔、曩者都是前日的别称,黎明、昧爽都是天将破晓的时候。


【原文】

月有三浣30:初旬十日为上浣,中旬十日为中浣,下旬十日为下浣;学有三余31:夜者日之余,冬者岁之余,雨者晴之余。

【注释】

30.三浣:古代官员每十天发一次俸禄,休息一次,洗衣洗澡,称为一浣。31.三余:汉末董遇好学,曾对人说:“学者当利用三余,夜者日之余,冬者岁之余,雨者晴之余。”

【译文】

一个月的时光分为三浣:初旬十日为上浣,中旬十日称为中浣,下旬十日称为下浣;做好学问要充分利用三余的时间,夜晚是白昼之余,冬季是一年之余,下雨天是晴天之余。


【原文】

以术愚人,曰朝三暮四32;为学求益,曰日就月将33。焚膏继晷34,日夜辛勤;俾昼作夜35,晨昏颠倒。

【注释】

32.朝三暮四:古时有个养猴的人,发栗子喂猴,说:“早上三个,傍晚四个。”众猴皆怒。又说:“早上四个,傍晚三个。”众猴皆喜。见《庄子·齐物论》,亦载于《列子·黄帝》。后以朝三暮四指用诈术行骗,也指经常变卦,反复无常。33.日就月将:每天都有些成就,每月都有所前进。形容积少成多。34.焚膏继晷:点上灯烛,接续日光。形容日夜不停,非常勤奋地工作或读书。膏,油脂,这里借指灯烛。晷,日光。35.俾昼作夜:把夜晚当做白昼一般利用,形容夜以继日地工作或学习。俾,使,把。

【译文】

诈术可以欺人,譬如狙公饲狙的朝三暮四;为学要求日益进步,须如诗经上说的日就月将。焚膏继晷是说点起了灯来继续日间尚未完成的工作,形容日夜辛劳。俾昼作夜是说把白天当成夜晚,不分昼夜地寻欢作乐。

 

【原文】

自愧无成,曰虚延36岁月;与人共语,曰少叙寒暄37。可憎者,人情冷暖;可厌者,世态炎凉。

【注释】

36.虚延:虚度。37.寒暄:问寒问暖。

【译文】

一事无成而自觉惭愧,可以说成虚延岁月。与人交谈讲一些客套话,则称为少叙寒暄。趋炎附势羡富嫌贫,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这是最可憎的表现。

 

【原文】

周末无寒年38,因东周之懦弱;秦亡无燠岁,由嬴氏之凶残。泰阶星39平曰泰平,时序调和曰玉烛40。

【注释】

38.寒年:寒冷的年份。燠岁:暖热的年份。按照古人天人相应的观念,寒年和燠岁都是不正常的年景。39.泰阶星:古代的星座名,又名三台星,共六颗星,两两并排,如阶梯状。古人认为这些星分别代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和庶人。泰阶星平正,天下就大治,称泰平,后来写做太平;泰阶星斜,则天下大乱。40.玉烛:指四时之气和畅,时序调和。

【译文】

东周末年政治宽松,周王室太懦弱了,人民感觉不到寒冷的年份。秦始皇太凶残了,人民感觉不到温暖的岁月。泰阶的星宿平正,象征国泰民安称为泰平。四时平和风调雨顺则称为玉烛。


【原文】

岁歉曰饥馑之岁,年丰曰大有之年。唐德宗之饥年,醉人为瑞41;梁惠王之凶岁,野莩42堪怜。

【注释】

41.醉人为瑞:唐德宗时,连年战乱,饥荒频仍,几乎无人酿酒,如果偶尔有人喝醉,大家都认为是祥瑞之兆。42.野莩:野外有饿死的人。

【译文】

年岁荒歉叫做饥馑之岁,年岁丰收叫做大有之年。唐德宗时遇荒年,路上看见一个醉汉,人们便认为是吉祥的征兆。梁惠王时遇大荒灾,城郊野外到处都是饿死的人,实在很可怜。


【原文】

丰年玉,荒年谷,言人品之可珍;薪如桂43,食如玉,言薪米之腾贵。春祈44秋报,农夫之常规;夜寐夙兴,吾人之勤事。

【注释】

43.桂:木名。《说文解字》:“江南木,百药之长。”腾:形容物价上涨很快。44.祈:向上天或神明求福。报:这里指祭祀。夙兴:意为天不亮就起来做事情。

【译文】

丰年玉、荒年谷都是用来形容一个人品德的珍贵。柴薪贵如桂树,食物贵如白玉,用来比喻物价涨到了极点。春耕时祭神是祈求农作物能丰收,秋收后祭神是报答神明庇佑,这是农民一定要做的习俗。夜深了才去睡觉,一大早就爬起来,是说读书之人应当勤勉做事。


【原文】

韶华不再,吾辈须当惜阴;日月其除45,志士正宜待旦46。

【注释】

45.除:这里指岁月的流逝。46.待旦:等待天明。

【译文】

美好的时光一去不再回头,读书人理当珍惜光阴;日月时光容易流逝,有志之士应该及时努力。


阅读 20
写下你的留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