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州——西南戎州

 新用户0586XYIv 2023-06-05 发布于山东

《淮南子·地形训》:“西南戎州曰滔土。”

《左传·隐公二年》:“公会戎于潜,修惠公之好也。”公元前721年,鲁隐公会戎于潜,修隐公之父惠公时期的友好。《哀公十七年》:十一月,卫侯自鄄入,般师出。初,公登城以望,见戎州。卫侯登城以望之地今鄄城县旧城镇,此处东偏北28公里就是郓城县肖固堆龙山文化遗址处于龙山村黄帝之宫西南53公里,应为西南戎州戎即娀,即商祖有娀氏,所以这里也是商王祖地。《竹书纪年》祖乙继位:“二年,圮于耿。自耿迁于庇。”通常认为自耿迁于庇就在此,推断戎州即形成互证。

鲁卫两国都与戎为邻;左传·庄公十八年》:“夏,公追戎于济西。”肖固堆龙山文化遗址北偏东72公里就是古济州,“济西”证明戎州这段济水以南北走向为主,可证实肖固堆龙山文化遗址合乎追戎于济西”方位。

其实“鄄”字本就是地处西部之意,是西土邑。《尚书·尧典》记载:“分命羲仲,宅西土,曰昧谷。"这西土应就是鄄城,所以在西土鄄城望西南戎州也形成互证。只是鄄城处于黄河冲积扇脊背偏北,应有频繁迁移。

《太平御览·卷八十二》引《尚书·帝命验》:“禹,白帝精以星感,修纪山行见流星,意感栗然,生姒戎文禹。山海经·海内经》:“伯夷父生西岳,西岳生先龙,先龙是始生氐羌。”郭璞注:“伯夷父,顓頊师,今氐羌其苗裔也。《竹书纪年》:“(颛顼)三十年,帝产伯鲧,居天穆之阳……(夏后启)十年,帝巡狩,舞《九韶》于大穆之野。”《大荒西经》记载西南海之外夏后开在“此天穆之野,高二千仞,开焉得始歌《九招》。海经以龙山村为定位中心,考证龙山村西南22公里阳谷景阳冈龙山文化遗址即天穆之阳、禹都阳城、启都夏邑,这里也属于西南戎州,所以大禹称戎禹。

上博简《容成氏》记载成汤伐夏桀陞自戎遂”,此戎地为《淮南子·地形训》“有娀在不周之北”,不周山考证为洪范池镇南面云翠山,北面10公里即华山东下方狼溪河出山口,也即洪范池镇整个北部唯一出口,这儿应是“有娀在不周之北”。在此向南是进山,所以是“升戎遂”。此地西偏南62公里即考证为戎州的肖堌堆遗址,相互间又可以形成互证。

《地形训》:“西南戎州曰滔土。”说文解字滔:水漫漫大貌。冀州黄帝之宫西南是黄河来水方向,一旦大的汛期来临,会形成“水漫漫大貌”,所以戎州是为滔土。地理环境和文献记载均证实戎州就在这一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