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舌诊第51讲】舌诊里的脏腑辨证!

 九不同 2023-06-06 发布于广西
昨天门诊临近结束,倒数第二位的患者,又跑回来问我:“曹大夫,打扰您一下,我想知道您诊断里的“痰湿中阻”是什么意思,能再给我解释一下吗?”昨天门诊量是创纪录的103号,门诊一结束,我是精疲力尽的感觉,不夸张的说“一句话都不想多说。”简单的回答她“就是堵车的意思,下次复诊再细说啊。”

我知道她应该是不满意的,所以今天特意来写这篇文章。中医诊断“痰湿中阻”,其实是一个特别泛泛的概念,是一个很难解释的辨证诊断。痰湿——我之前的文章没少讲过,“中阻”却不太好理解,最基本的疑问就是“到底阻哪了?”

你看这么一问,问题就很多了,还有“痰湿阻滞”“痰热内扰”“痰瘀互结”“湿热阻滞”等等类似的辨证诊断,都涉及到这个问题。阻滞、内结、内扰、中阻,举例子说都是堵车了,那到底堵哪了?二环内还是五环外啊?不区分清楚,那是没有说服力的啊。

正好前几天门诊,拍摄了两张舌诊照片,正好能拿来解释这个“堵哪?”的问题。该患者当时还挺兴奋的说“我这成典型病例了啊。”估计还等着看我的文章呢,这就一举两得了吧,呵呵。舌诊照片如下:

图片

上图,为伸舌的放松状态,能够清楚看到舌根部位的黄腻厚苔,而且在舌根后1/3处,好像有很清楚的一条分界线,舌苔也很容易查到。按照这张图的情况,其实可以直接诊断为湿热下注,可能就只用了“四妙丸”了事。然而……看下图:

图片

上图,让其卷舌后快速伸出舌,然后抓拍上图一张,可以看到从从舌尖到舌根部位的黄苔连续成片,与之前放松状态的舌诊完全不同了。(可参考此文:舌诊第三十七讲:虚实一念间,误诊分分钟!动态查舌的重要性!)。

综合分析:
黄腻苔——湿痰之类。
舌根轻易可见之厚黄腻苔,说明人体下部湿痰较多,且偏于浅表。
舌中及舌尖部之苔需要收紧放开才能查到,而且很快还会消失,这说明湿痰聚集于里,比较深入且隐蔽。

如果从中医脏腑方向看的话,脏为阴在里,腑为阳偏表;肺为脏为阴在里,大肠为腑为阳偏表。这么一结合,就说明“湿阻于下部偏阳偏表之大肠”,可以具体诊断为“湿阻肠道”;但同时也能看到“隐藏在肺脾二脏,偏里的痰湿中阻”。当然,这里也涉及到了中焦脾胃的阴阳表里阻滞问题。用一图标识如下:

图片

所以,此例的痰湿中阻、痰湿阻滞,关乎“肺与大肠、脾与胃”,那我们就就把这个病的具体堵车部位都找到了,治疗上也就可以有的放矢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