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心气,养脾胃,消痰饮,餐桌上药食两用的皇帝菜

 梅园馨雨 2023-06-06 发布于辽宁

春天万物生长,蔬菜品种又多又好。每当看到这些大自然勃勃万物,我发自内心的感恩天地,感恩大自然能量聚合的无限魅力。

国医大师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但食补是基础。来自大自然的食材含有很多生物活性成分,对生命健康极为重要。只要善于发现利用,效果堪比大药。

今天分享中国古代专门供奉皇上吃的菜,人们称之为皇帝菜。它的名字—茼蒿。

我很喜欢《本草纲目》,在古籍看到李时珍翻山越岭研究本草的身影。在蔬菜部见又见茼蒿,长寿之草,辛香之王。情不自禁快乐分享。

茼蒿到底有多好,先看看流传数千年的古代传说——

大蒙古国的皇帝忽必烈,他的一生都是四处征讨,长时间军旅让他积劳成疾,身体衰弱不堪。这个时候便有人奉上茼蒿给忽必烈吃。

忽必烈感觉这蔬菜不仅口味特殊,而且吃完后令人神清气爽,他全身之病也因此而被治愈。忽必烈感到茼蒿确实不同寻常,立即下令麾下的将士都要吃茼蒿。从此,茼蒿以“皇帝菜”而千古流传。

茼蒿还有个名字叫“杜甫菜”。诗圣杜甫一生流离辗转最为坎坷,当他来到四川夔州时已百病缠身且衰老。

当地人很怜悯杜才子,就用茼蒿、腊肉、糯米粉等制成食物送给他吃。杜甫吃一段时间后,竟然不再生病且须臾痊愈。从此对茼蒿偏爱有加,“杜甫菜”也流传至今。

《本草纲目》记载:茼蒿性味甘辛平无毒。“安心气,养脾胃,消痰饮,利肠胃”之功效(思邈)。

一道看似普通蔬菜的茼蒿,却有着类似中药的作用与疗效,其奥秘就在独特的辛香味道中。孙思邈称“蒿之清气、菊之甘香”。茼蒿常用食材,因味道辛鲜而颇喜爱。

茼蒿翠绿辛香独道,有研究证明,茼蒿中含有挥发油、胡萝卜素及多种维生素,丝氨酸等多种成分,含有钙磷铁等微量元素。尤其含量高的胡萝卜素抗氧化最强。

中医认为:茼蒿补脾胃、清血养心、降压,助消化,利二便,祛痰湿。尤其那种独特辛香味,能提振阳气唤醒脾胃,还有很强的祛痰能力。

茼蒿味辛凉,既能升阳解表宣肺平喘,又能善化热痰滋阴润肺,既能清降化痰又能芳香健脾、还能补津液润燥。

如果中老年人经常咳嗽痰多、色黄粘稠,或伴有大便干燥。用茼蒿煮水喝,或加点蜂蜜,或吃茼蒿喝汤。

如果感觉身发沉无力,提不起精神头,或身体肥胖臃肿,或小便不利,那是因为体内多湿湿邪集聚所致,中医认为“肥人多痰,胖人多湿”。

遇到这种情况,餐桌上最不能缺少茼蒿,因为茼蒿祛痰湿效果最好。尤其吃完多油膏厚味后,再吃清水煮茼蒿,水可以留下泡脚。茼蒿就像吸尘器一样,把脾胃堆积的污浊残毒清出去。

茼蒿性平辛甘,辛味能激活脾胃功能,增加胃肠动力。茼蒿纤维将肠道内的毒素清除去。甘能补益脾胃助消化,茼蒿既清又补双管齐下,且气味芬芳,能消痰开郁避秽化浊。

如果春天血压高、爱上火,或情绪急躁,或眼睛干涩,或大便干燥或小便不利,这是因为身体内津液少,可以多吃点茼蒿补充津液。

茼蒿甘凉能清血养心降血压,芳香健脾补津润燥,又能解毒通利二便。最适合中老年认津液不足引起的便秘。还有小孩儿童食积内热的大便干燥。

茼蒿能安心气养脾胃。茼蒿中的挥发油能宽中理气健胃消食增加食欲。茎秆中的粗纤维能增加肠动力,并吸收肠道毒素,增加肠蠕动促进排便,达到通利之目的。

茼蒿中含有丰富胡萝卜素及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性味甘平最宜养心安神,稳定情绪,防止记忆力减退。

如果有便秘、口臭、小便不利的毛病,多吃点茼蒿,因为茼蒿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能调节水液代谢调整阴阳平衡。

餐桌有大药,茼蒿是个宝。能吸油,能祛痰、能润燥、能宽中利气,增加胃肠动力、能清火解毒,是餐桌上不和或缺的一道好菜。

买茼蒿尽量选择色泽嫩绿的新鲜茼蒿,茎嫩汁水足、株矮叶肥,当地农家院的茼蒿最好。叶发黄、茎干老不新鲜的茼蒿尽量不要买。

超市袋装茼蒿买回家要及时散开,让叶片呼吸新鲜空气而恢复活力。然后用纸重新包一下,在纸上喷少许水后冷藏。最好在4~5天内吃完。 

如果喜欢生吃或拌沙拉,在生吃之前先泡10分钟即可,浸泡时间不能过长,防止精华的辛香味道流失。

茼蒿烹饪方式多种多样,适合口味即可。但任何形式烹饪,切记不要高温久煮。茼蒿活性精华是味道辛香的挥发油,不但极易挥发,且随着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损失越多。

尽管茼蒿属于药食同用的皇帝菜,但也不要天天吃顿顿吃。饮食讲究科学,食物粗细荤素搭配,在体内才能发挥最大效用。

需要注意的是,茼蒿属于高钠食物,烹饪时要少放盐。二是茼蒿偏寒,体质虚寒容易腹泻的人不宜多吃。三是茼蒿与凉性蔬果不宜同服。

我是馨雨,感谢您的阅读!祝您健康快乐每一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