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秦文学】每小平:【少陵原上十三陵】(二)

 三秦文学 2023-06-06 发布于山东



少陵原上十三陵(二)

作者:每小平 


九井十八寨,个个有由来。朱樉为明朝朱元璋次子,为第一代秦藩王(秦王) ,被称为“大府”。他生前修建的陵冢称“井”,故名大府井,是少陵原上“九井十八寨” 中的第一井。井在古代指王侯墓穴,《说文解字》载:“八家一井,象构韩形”。相传古制八家为井,后引申为人口聚集地,乡里,家宅等。
大明第一代藩王秦愍王朱樉死后,葬于大府井村东北。陵冢为圆锥形,坐北面南;封土堆高约20米,周长187米,占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陵冢原有围墙,内设享殿、寝殿、便殿等,主墓两侧有陪葬墓4座。陵冢旁植有花草树木和房舍、殿堂,供人看护和祭奠。人们分别在陵冢处发现有散存的大青砖、大青瓦、花雕、黄、蓝釉琉璃瓦片等表明,陵冢旁有供护军看守的房屋殿堂等建筑。



朱樉陵冢神道两旁现有大型石雕18件,均系明代工匠精心雕刻,造型刻工极具匠心精美,是明代石刻艺术的“精品”。石像生虽然残缺不全(个别被盗),但尚能排列有序,行走其间,有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石像生由南向北神道两旁排列依次有:八棱形华表一对,顶为天禄;石蹲虎一对,昂首竖耳,站立于长方形的石座上;石羊一对,呈站立状,双角卷曲,昂首前视;石麒麟一对,遍体麟甲,刻工极为精细,是18件石刻中的最佳作品;石马两对,站立于长方形的石座上,马身草鞍辔齐备;石人两对,其中武官两人,头戴七粱冠,身着宽衣大袖短袍,腰束玉带,双手持剑,足蹬云头鞋。文官两人,头戴幞头身着博衣大袖短袍,内衣束玉带,足蹬云头鞋,双手持笏;蹲狮一对,蹲于门阙两旁的石台阶上。从陵冢的封土堆到地表植被、建筑和石刻群,朱樉陵冢的规模档次在大明秦藩王十三陵当中居首位,规模档次最高。仔细观瞧石像,造形逼真生动,大于人和动物;雕刻极为精细、刀法线条流畅,可代表明代的石雕工艺水平,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虽然脚下杂草丛生,南低北高,但两旁石像生对称排列,文臣严肃,武将威武;形象生动,表情逼真;战马昂首,石虎生威;石羊、石狮、石麒麟等各具特色,活灵活现……使各藩王皇陵显得更加神圣、庄严肃穆。
座座石像,六百多年来历经风霜雪雨,昼夜伫立在陵冢前虔诚守护着他们的主人;同时也记录着历史,阅尽风霜雪雨,读尽岁月沧桑、四季冷暖、世态炎凉。
现如今仅有六座秦藩王陵冢尚有封土存在,均坐北面南。神道两旁分布有各种大型石雕:有望柱(华表) 、石羊一对,呈站立状,双角卷曲,昂首前视;石麒麟、石虎、石狮、石羊、石武官、石文官像等,地面共有100余件大型石刻,真可谓是巧夺天工,有的神道还保留有《神道碑》、《御祭碑》和《记墓碑》等石刻。同时,十三陵地下文物丰富,仅1989年明秦王简王墓被盗一案追回的陪葬品就达320余件,现陈列在陕西历史博物馆。
按照明代皇室制度,诸藩王“茔地周围九十步,坟高一丈八尺” ,并置“石人二,文武各一;虎、羊、马、望柱各二” ,但第一代明秦王墓前神道两旁有华表、石蹲虎、石马、石人、石羊、石麒麟、石狮、翁仲等大型石雕18件,其造型、刻工都独具匠心,极其精美。在等级森严的明代,数量已超过皇室规定制度。可见,朱元璋对二儿子的器重与厚爱。然而,630多年岁月的流逝,如今大多数文物已被人为损毁或不知去向。如陵冢前南北方向在宽阔神道上驼着高大碑石基座、雕工精细的“赑屃”头部被人为盗走,只留下有磨盘大损毁的身躯还依然爬伏在地面、颈部无头、身上无驼碑……


朱樉为朱元璋的次子,在当时众多的藩王中年龄最长,兵权最重,又担负着拱卫西北边疆的重任。所谓“首藩者,宗盟之长” 也,故秦藩国被称为“天下第一藩,享国274年”。同时,秦王朱樉其后二百多年间,除藩王外,还有16位王妃和38位郡王,先后共68座陵墓散落在长安区的少陵、凤栖原上。当年各陵墓建筑宏伟,陵前殿堂楼阁相互错落,形成了完整的皇家陵园。
按照明代皇室制度,各藩始王之后,世子、诸王年满2岁,就开始选址修建陵墓,修好后只留一个天井,死后才将棂柩封葬。人称为井,和墓同义。讳避墓,称为井,每井安排有两营官兵守护。此外,还有一种说法,因为高大的陵冢形状像“鼎”而称之;长安方言中人们把“鼎”读“井”音,故以“井”来命名。后来,明朝灭亡,守墓人和驻军兵营便留下农耕或加工冥品或做小生意,世代生活在少陵原上。
历经650多年的风雨沧桑和社会变革,“井”和“寨”逐渐发展为村庄,所谓“九井十八寨,个个有由来” 。长安区少陵原上的地图,会发现这一带有许多“井”和“寨”的地名。如:大府井、二府井、三府井、四府井、五府井、简王井、康王井、庞留井、小府井、世(十) 子井和护陵军营形成的胡家寨、大兆寨、甘寨、兆寨、查家寨、高寨、常旗寨、南高寨、新寨子、旧寨子、东伍村、南伍村等,就是当年守护陵墓人员的后人所形成的村落,历史跨越650多年。
康王井、庞留井、简王井与藩王有关,一听就知晓哪个藩王葬于此。大府井、二府井、三府井、四府井、五府井的村名,也与明代藩王有关。历经650多年的风雨战乱,明长安十三陵的墓冢已被岁月磨去了棱角,有的仅剩部分封土,有的连封土都没有,难觅踪迹。神道两旁的石雕大部分已不知去向,宫阙墙台仅剩基址埋于地下。简王井的墓冢神道两旁的石雕雕工精湛,文官持笏,面带笑容,毕恭毕敬;武官双手拄剑,严肃庄重,衣褶线条流畅……只可惜18尊石雕现剩7尊,笔者数十次到朱樉、简王等陵冢,看到残缺或被盗现象给人以莫大的遗憾。
笔者实际走访了大府井、二府井、三府井、四府井、五府井和康王井、庞留井、简王井和东伍村秦隐王朱尚炳的陵冢。大府井、东伍村、康王井、庞留井、简王井等陵冢石刻仍存(部分遗失、损毁)。简王井村现已拆迁,笔者翻越2米高的铁栏独自到陵冢调查记录。随行参观考察的还有曾宪才、王西伟、王剑利等文友。


少陵原上十三陵可与北京十三陵遥相呼应。康王井陵前大型石雕排列有序,造型生动逼真。在康王井村近70岁的村民黄汉虎讲:除过秦康王朱志壜圆丘形陵冢外,还有数个大墓,总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在北面有3个大墓,有的被挖开、大墓内有石条、石门及古懂文物等,还有几个大瓮,内放满了清油……后大墓被封,现只有一个大墓孤零零留在神道北面。神道两侧神道碑、石翁仲、石兽等有的站立,有的倒下;龙的第六子“赑屃”(霸下)旁不见驼着高大的石碑;在另一处龙的第八子“负屃”(身似龙,好斯文,常盘聚在石碑顶上) 的石碑,已断裂、倒伏在麦田里,残缺不全……
长安十三陵的精美石雕虽已残缺不全,但记录的却是一段陈封六百多年鲜活的历史。遥想当年,十三陵各陵冢的建筑宏伟浩大,陵前殿堂楼阁竞相错落,各自形成独特的皇家陵园是何等的威严。历经650年的风雨沧桑,战乱被盗,陵冢旁遗存的石像生,仍然守望着陵冢、田野、守护着苍生,似忠诚的武士,文官和神兽等依然守望着岁月……

(未完待续,本文插图来自网络,致谢!)

作者简介


每小平:笔名每牧,每文,长安区作家协会理事,民俗委员会主任,区诗词协会监事,市作家协会会员,市民盟老盟员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柳青文学研究会会员,办公室副主任,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白鹿原分会副会长,陕西省唐诗与杜甫研究会理事,原长安区政协委员,区政协特聘文史员,民盟长安区工委原副主委兼韦曲支部主委,人文地理、方言、习俗、社火文化研究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