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聊两句“《诗经》翻译”

 吴营洲文存 2023-06-07 发布于河北

再聊两句“《诗经》翻译”

吴营洲

一直认为,称《诗经》能不能“翻译”是个伪问题。还认为争论这个当是很无聊的。因为争论的双方,各有各的道理,且也都确实有道理,且又谁也说服不了谁。
毋庸讳言:《诗经》一“翻译”,就有失原诗原味……
但也显而易见:《诗经》一“翻译”,就变得通俗易懂……
那么,《诗经》能不能“翻译”呢?
我想是能的。
如果“翻译”者对原诗理解得够深够透,对现代汉语的掌握又能够得心应手,那么对原诗的翻译达到“信达雅”的境地或也不是不可能的。
我想,任谁都不能看到蹩脚的《诗经》“翻译”就对《诗经》“翻译”做全盘否定状。——这或属幼儿园的常识。
既然《诗经》能“翻译”,那么,《诗经》该不该“翻译”呢?——这是两个概念。
我想是该的。
这或可从两个角度来看:
其一,如果你学富五车且理解力超强,看一眼原诗就能明悉其题旨、本义,乃至能明悉其文字背后的喻义、隐义等,那你自然是不需要看他人的“翻译”,甚或都可以不看他人的注释或笺疏。然而我相信,众多的读者或众多的《诗经》爱好者或许并不全像你这样“学富五车且理解力超强”。因此,对《诗经》的原诗做些适当的解读或“翻译”或是有些必要的。
其二,即便你是个学者,但你的兴趣或研究方向或许并不在《诗经》上,倘若你又很想对《诗经》有所了解,那么,你在读《诗经》原诗的同时,读些有关《诗经》的通俗读物,乃至《诗经》的“翻译”文字,又有什么不可以的。《诗经》中的有些篇章,即便不清楚该诗的写作背景及本意,也能做出一定的合理的理解,诸如《燕燕》《二子乘舟》《新台》等。而有些篇章,倘若不了解该诗的写作背景,或许还真的不知所云,诸如《株林》《南山》《载驱》等。——曾听人说,读《诗经》无须看“翻译”,只看些好的“注解”就够了。其实,在某种意义上说,有些“注解”又何尝不是一种“翻译”呢,只不过是没有用“诗的语言”或“诗的形式”罢了。
那么,对《诗经》进行“翻译”的,又都是哪些人呢?
就我当下所感知到的而言,或许有如下几类:
一,“自娱自乐型”。自己喜欢《诗经》,也常翻阅《诗经》,对《诗经》的诸多篇章早已是倒背如流了,于是就想试着“翻译”一下;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二,“一时技痒型”。自己喜欢《诗经》,也常翻阅《诗经》的通俗读物,当看到他人的《诗经》翻译不过尔尔时,便忽地感觉自己为何不也“翻”上一把呢?这就是传说中的“一时技痒”吧。
三,“匡谬正误型”。当自己看到他人对《诗经》的翻译有错误或不到位时,不由得不萌生出“匡谬正误”的念头,于是便也“翻”上了一把。
四,“奉旨填词型”。某出版社或某策划人想出国学类通俗读物,其中就有一本《诗经译注》性质的,而恰巧找到了某个人;某个人出于种种原因,或就接受了这一委托。这或也是一种“奉旨填词”吧。这类人的译本,大多是东拼西凑、东抄西抄,甚至连自己的大名都不敢署。
五,“弘扬国学型”。《诗经》的价值及历史地位众所周知,无须烦言,有些有“使命感”的学者,就想通过《诗经》翻译来进一步普及这一国学经典。这或也是一种“普度众生”吧。
当然还会有其他的什么“型”,诸如某小品里的一句台词:“没事找抽型!”——有些名人或达人,借着自己的“名气”,对国学经典们荼毒个遍,即便对《诗经》也“翻”上一把。或因此,或许也能“火”上一把、“赚”上一把……
闲言少叙,我还是这句话:称《诗经》能不能“翻译”是个伪问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