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友生医案选

 开卉 2023-06-07 发布于河南

急性肺炎案

例13

万某,男。1943年秋初诊。

患急性肺炎,发热无汗,咳嗽气喘,痰声如锯,喉间满布白点白块,四肢面目浮肿,小便短少,舌苔白黄,指纹紫红。投以麻杏甘石汤:炙麻黄3g,苦杏仁10g,生甘草10g,生石膏15g。1剂而痰喘平;再剂而身热退,咳止,喉间白点白块消失,惟面目浮肿未消。继予清肺利水法竟功。

例14

周某,男。1943年冬初诊。

患麻疹合并肺炎,麻疹出而复隐,微热无汗,喘息鼻煽,喉间痰鸣如锯,指纹青紫。急投麻杏甘石汤加升麻、葛根:炙麻黄3g,苦杏仁10g,生甘草5g,生石膏15g,升麻3g,葛根10g。连服2剂,麻透喘平,调理而愈。

例15

刘某,女。1947年6月7日初诊。

患急性肺炎,发热无汗,胸逼气喘,咳嗽不爽,脉象浮数。投以麻杏甘石汤加味:炙麻黄3g,苦杏仁10g,生甘草10g,生石膏15g,浙贝母10g,前胡10g,橘络10g,丝瓜络10g。4剂。

6月11日复诊:热退喘平,但仍咳不甚爽,身痛。守上方出入:桔梗10g,苦杏仁10g,生甘草10g,浙贝母10g,前胡10g,橘络10g,丝瓜络10g,紫菀10g,款冬花10g,秦艽10g,桑枝15g。再进4剂而痊愈。

例16

桂某,男。1949年2月6日初诊。

患急性肺炎,发热八九日,四肢时冷,闷咳气促,清窍干燥,口渴不欲饮,时作呕恶,唇焦,烦躁,大便不通,舌苔黄,指纹沉紫。投以麻杏甘石汤加味:炙麻黄3g,苦杏仁10g,生甘草10g,生石膏15g,芦根15g,浙贝母10g,前胡10g,莱菔子5g,旋覆花5g,白通草3g,灯心草3g。1剂。

2月7日二诊:闷咳松,呕恶止,夜寐安,惟身热未减,大便未通。守原方加牛蒡子5g,再进1剂。

2月8日三诊:大便仍未解。守原方加生大黄5g(另浸汁冲)、元明粉5g(冲化),合调胃承气汤于麻杏甘石汤中,再进1剂。

2月9日四诊:已大便3次,先硬后溏,惟量不多,诸症大减。守原方去浙贝母、前胡、莱菔子、旋覆花、牛蒡子、白通草、灯心草,加白茅根15g,再进1剂。

2月10日五诊:身热渐退,咳嗽渐止,口渴渐除,夜寐甚安,食欲渐开。最后用麻杏甘石汤加芦根、茅根:麻黄2g,苦杏仁5g,生甘草5g,生石膏10g,芦根15g,白茅根15g。继服

数剂而痊愈。

例17

喻某,女。1947年4月26日初诊。

患急性肺炎,身热咳喘,喉间痰鸣,胸部板逼,舌苔中黑边黄,脉浮弦。投以麻杏甘石汤加味:炙麻黄3g,苦杏仁10g,生甘草10g,生石膏15g,天竺黄10g,桔梗10g,前胡10g,浙贝母10g,橘络10g,丝瓜络10g。2剂。

4月28日复诊:热退咳减喘平,喉间痰声渐除,胸部已舒,舌上黑苔已退,脉稍浮数。守上方出入:桔梗10g,苦杏仁10g,生甘草10g,尖贝母5g(研冲),前胡10g,天竺黄10g,芦根30g,冬瓜仁15g,生薏苡仁15g,桑白皮10g,地骨皮10g,干白萝卜丝60g。再进2剂而痊愈。

例18

王某,男。1945年11月17日初诊。

患急性肺炎,身有微热,咳喘痰鸣,右胸闭塞疼痛,呃逆,舌苔黄,脉弦滑数。方用桑白皮15g,苦杏仁10g,生薏苡仁15g,枇杷叶15g,冬瓜仁15g,前胡10g,浙贝母10g,天竺黄10g,旋覆花10g,代赭石10g,橘络10g,丝瓜络10g。

11月18日二诊:服上方1剂,身热、咳喘、痰鸣、呃逆均减。守上方加柿蒂10g、竹茹10g,再进1剂。

11月19日三诊:病减十之八九,脉平,精神转佳,惟右胸仍有微痛,尚有微呃未止。守上方出入:旋覆花10g,代赭石15g,桑白皮10g,冬瓜仁15g,枇杷叶15g,苦杏仁10g,浙贝母10g,生甘草10g,天竺黄10g,橘络10g,丝瓜络10g,青礞石10g。再进数剂而痊愈。

例19

杨某,1976年3月4日初诊。

患急性支气管肺炎20天余。身热午后较甚,咳嗽气促胸痛,喉间痰鸣,痰多色白,听诊肺部有明显湿啰音,腹痛,大便干结,不思食。因在县城服用中西药无效,特来南昌就诊。急投甘草15g,桔梗10g,杏仁10g,前胡10g,枳壳10g,橘络5g,丝瓜络5g,紫菀10g,款冬花10g,山楂15g,六曲10g,谷麦芽各15g,蛇胆陈皮末2支(冲)。

3月11日复诊:服上方5剂,身热渐退,咳嗽大减,喉间痰鸣渐除,听诊肺部湿啰音明显减退,同时胃纳好转,大便通畅,但早上咳痰仍较多。守上方去山楂、六曲、谷麦芽,加百部、白前、瓜蒌皮仁各10g,马兜铃5g,再进5剂而痊愈。

例20

黄某,1946年12月3日晚初诊。

患急性肺炎。患儿体素肥壮,近日无热而喘,喉间痰鸣,面唇色青,目时上视,不哭,不吮乳,指纹青紫。急投三子二陈汤加减:白芥了1.5g,紫苏子3g,莱菔子5g,法半夏3g,橘红3g,制南星3g,前胡10g,旋覆花5g,青礞石5g,菖蒲3g,远志3g。水煎分3次服。

12月4日二诊:痰喘渐平,目不上视。守上方减青礞石为3g,加白前、薤白各5g。水煎分3次服。

12月5日三诊:得大便量甚多,呈痰沫状,喘息基本平定,吮乳恢复正常,目光有神,哭声洪亮。守上方出入:白芥子1.5g,紫苏3g,莱菔子5g,法半夏3g,前胡10g,旋覆花5g,连服数剂而愈。

急性肺炎虽多呈现阳邪壅肺之证而治宜清开之法,但也间有呈现阴邪壅肺之证而治宜温开之法者,且以后者更为危重,必须高度警惕。现就上述8案分析之:

前7案都属阳邪壅肺之证,多用清宣法,以麻杏甘石汤为主方。本方《伤寒论》用以治疗太阳邪热迫肺的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取其清解肺热、宣利肺气之功。前贤柯韵伯认为有汗不得用麻黄,无大热不得用石膏,因将麻杏甘石汤证条的“汗出而喘,无大热者”,改为“无汗而喘,大热者”。但证诸临床,并不尽然,不必拘执。因为本证是以喘为主,而热则有微有甚,汗则有出有不出,这可于上述7案和下述24案中获得证明。但其中例18和例19两案,虽亦属阳邪壅肺之证,并未采用麻杏甘石汤方,而是以其他宣清肺气、涤降痰热药如桔梗、杏仁、甘草、枳壳、前胡、天竺黄、橘络、丝瓜络、贝母、枇杷叶(抗战时,漆姓女,患急性肺炎,壮热喘咳痰血,嘱用鲜枇杷叶煎取浓汁,调服川尖贝母末,每服10g,每隔1小时1次,当日即痰血全止,喘咳大减,调理数日而食)、桑白皮、生薏苡仁、冬瓜仁、紫菀、款冬花、蛇胆陈皮末等获效。可见无论经方或时方,只要用之得当,都可获得良效,不必偏执。至于例13的喉间白点白块,服麻杏甘石汤2剂即全部消失。今天看来,很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并发肺炎,但也可怀疑为白喉,因为麻杏甘石汤可治白喉。如早年出版的中医学院试用教材《儿科学》在白喉分型辨证中也指出“痰热阻肺型”白喉,宜用麻杏甘石汤重加土牛膝、山豆根、金银花、连翘,喘甚加苏子、葶苈子、莱菔子,痰多加贝母、僵蚕;“阴虚型”白喉,宜用养阴清肺汤(生地黄、玄参、麦冬、贝母、薄荷、白药、丹皮、甘草)加土牛膝、金银花。

后1案(例20)属阴邪壅肺之证。由于阴邪壅肺,内闭心神,风痰上涌,故呈现无热而喘,喉间痰鸣,面唇色青,目睛上视,不哭,不吮乳,指纹青紫等症。由于患儿体素肥壮,是属实证,而非虚证,故用三子二陈汤加菖蒲、远志、南星、前胡、旋覆花等温开心肺之闭,祛风痰而降逆气,获得速效。本证如属表寒闭肺者,宜用麻黄汤等温开法以宣肺气;如属寒饮袭肺者,宜用小青龙汤等温开法以化寒饮。若太阴肺为阴邪所壅而少阴心阳受伤(或素虚)者,则宜用麻黄细辛附子汤或麻黄附子甘草汤等以温开肺气、振奋心阳;如其少阴心阳虚甚,则应急投四逆汤等峻温回阳,才有可能转危为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