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经》中的阴阳

 万言不如一默lv 2023-06-07 发布于山东

图片

阴阳是中国哲学的重要思想之一,也是《易经》的总体哲学思想。《易经》中的卦就是由阴阳爻按照阴阳两气轮回消长的规律,经过组合而构成八卦及六十四卦的;究其根源,阴阳则是《易经》的核心。

《易经》将“阴阳”当成事物的性质及其变化的法则,把自然事物都赋予了“阴阳”的内在涵义。《易经》认为,世间的任何事物皆存在“阴阳”。

图片

“阴阳”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呢?

从历史文献资料来看,“阴阳”最初在商周的甲骨文中出现,由此可以证明,阴阳学说距今至少已有近 4000年的历史。但我们也只能说甲骨文上的阴阳是“阴阳学说”,而“阴阳观念”的形成,则就更为久远了。

“阴阳观念”的形成皆来源于自然,最初的涵义简单而朴素。如观天则是日月起落及阳光的向背;如观地则是山水走势;更有不少专家学者认为,最初的阴阳在人道中就是来源于男女的生殖器。后来这种自然界普遍的阴阳观念,逐渐延申到男女、刚柔、奇偶、深浅及东西南北等。至此,阴阳学说就此诞生了。

可以说,阴阳观念的产生推动了阴阳学说的建立,而阴阳学说发展到《易经》问世,则产生了阴阳的哲学思想。

《易传·系辞传》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这是对《易经》的准确的把握和概括,因为《易经》的灵魂讲的就是阴阳之道。

提到“阴阳”,大家很容易想到《太极图》,可以说《太极图》是很多人接触阴阳概念的一个重要媒介。

图片

什么是《太极图》呢?

《太极图》也叫《无极图》。在《太极图》中,一条“S”形曲线将它分为两半。形成一半白一半黑;白者为阳,黑者为阴;白中有一个黑点,黑中又有一个白点,表示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分开的两半,酷似两条鱼,所以俗称阴阳鱼。《太极图》形象地说明了,世间万物,皆为阴阳二气,并相互对立、相互统一。

下面结合《太极图》,为大家展开讲解一下阴阳最本质的5点特性。

图片

第一点,阴阳的对立统一性。

阴阳的对立统一,是指事物内部同时存在相反的两种属性,即存在着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阴阳两种对立的矛盾,是一切事物的根本矛盾,但又是互相统一的,只有这样才能产生事物的存在与变化,从而生成万物,阴阳的对立统一,则是一切事物的开始与结束。

阴阳的对立统一,表现为阴阳对立的两方面产生的斗争和制约。如四季的变化,夏天炎热而冬季寒冷,其中冷热的对立就是阴阳二气对立争斗的体现。冬季入春是阳气上升,抑制了阴气;夏季入秋则是阴气上升,抑制了阳气。

《黄帝内经》说:“阴成形,阳化气。”说的就是人体生命基础的“阴形”为体现人体功能的“阳气”相互对立而构成整个人体生命发展完善的动力。阴阳的对立统一是维持着世间万物正常存在运转的关键所在,如无阴阳的对立,就会产生阴阳一方太过或不足,那么此时就会引起万物运转的失常。

古人认为地震的起因则是“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对于人体机能来说,疾病的产生原因则是“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图片

第二点,阴阳的共存性。

阴阳虽为两个个体,但却都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对方皆为对方存在的前提和条件。“阴在内,阳守之;阳在外,阴之使也”。阴阳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彼此对立统一。如阴失去了阳,就没有了自身存在的前提;而阳如失去了阴,阳也同样不复存在。世间万物皆为太极,太极则分两仪,两仪即为“阴阳”也。

宇宙虽大,归结起来,也为太极,虽然它包含了众多星球、星系,但宇宙也有动静之分,动者为阳,静者为阴。动与静皆为对方为存在的前提。

人体也为太极。外部为阳,内部为阴;上部为阳,下部为阴;样貌为阳,骨血为阴;谈吐为阳,心智为阴。

包括善与恶也可以用阴阳来表示。日常生活中,我们只能让自己行善,并引导劝告他人行善,但我们无法去消除邪恶。因为善恶即为阴阳,善与恶是永远共存的。没有恶,也没有善;没有善,也不会有恶。

《道德经》曾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意思就是:美的定义和标准,是由丑而对应出来的;善的定义和标准,则是由恶来对比出来的。

如果深刻领会阴阳的共存性,则会领悟天道、地道、人道中的运转规律。

回归于日常生活,我们也会体悟出人道中的处事之道,在善恶之中,我们既然无法改变“恶”,那么我们就坚持做“善”。不要忌惮于他人的居心叵测,因为你的正值坦荡才会映射出他的恶;不要忌惮于他人的诋毁诽谤,因为你的慈言善语才会映射出他的恶;不要忌惮于他人的言语攻击,因为你的沉默不语才会映射出他的恶。

图片

第三点,阴阳的进退消长性。

从季节来说,春天到夏天的过度是阳长而阴消;夏天到冬天,则是阴长而阳消。这种阴长阳消,阳长阴消的动态平衡,才能保证世间万事万物的正常发展变化。“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这种阴阳的进退消长则构成了日夜交替的变化。每日午时则阳气构成旺状态,此时阴气渐渐萌生,而阳气渐渐消退。每日子时则阳气渐生,阴气渐退。日夜的轮回本质上就是阴阳消长变化的结果。寒来暑往也是同样道理,冬至时阴气达到了极盛,则阴气开始退缩,而阳气则渐渐萌生。夏至时阳气极盛,则炎热至极,所以阳气渐退而阴气渐长。包括八字中的进退气原理皆来源于此。

第四点,阴阳的相互交融性。

《太极图》中阴阳首尾相接,彼此交融。而且白色部分有黑色存在;黑色部分有白色存在,可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阴阳的相互交融,是阴阳两方不断相互作用的概括。阴阳只有存在相互交融,才会进一步呈现出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等特性或趋向。因此,阴阳的相互交融也是阴阳之间一切运动变化的前提。

夏季为阳,但夏季必有阴的属性;冬季为阴,而冬季也必有阳的属性。黑夜属阴,但仍有阳气存在;白昼为阳,但其中也有阴的成分。

人世间必须男女共存,才会繁衍后代;一个群体必须男女皆有,才能达到“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成效;一个家庭必须夫妻共存才能称之为家。

刚气过盛,毫无阴气,则必然会遭遇灾祸;阴气过盛,阳气不足,则难以成事。所以在生活中,男人要善于运用阴的一面,懂得何为“以退为进”;女人要学会阳的一面,懂得何为“进退有度”。阴阳有度,刚柔相济,才是理想的处事之道。

图片

第五点,阴阳的相互平衡性

《太极图》中阴阳是绝对平衡的,如果我们看待一件事物,其萌生、发展、旺盛、衰退等也皆为阴阳的平衡,而且《易经》也把平衡原则作为评断吉凶的重要标准。

可以说阴阳的相互平衡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维持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提供了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易经》的哲学思维、易经预测的理论基础、《黄帝内经》的医道之论等都是以阴阳平衡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的。现代医学讲生理、病理、药理,其实质也是讲人体的阴阳平衡运动规律。包括古代建筑,也皆是平衡对称的,只有这样,才符合古代建筑风水理论。总之,在实践中,不论做什么事皆要符合阴阳的平衡原则。

《太极图》所揭示的道理,是从天道至人道的循环规律,完全揭示了世界的起源以及人道如何效法天道、地道的大智慧。

而学习易经则必须要精通“阴阳”。“阴阳”之道,是为人间正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