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诸葛亮的治国说明书:前出师表及后出师表的真伪与〔孔明十像〕

 雾灵达人 2023-06-07 发布于北京

诸葛亮立像轴.明.无款.绢本设色.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有须,纶巾,淄衣,系裳

朱元璋第三子晋王朱棡及吴从敬题像赞

陆游·书愤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公元227年,诸葛亮带领军队到汉中驻扎,在准备北伐前夕,他上表刘禅,留下了千古名篇《出师表》。

全文不含标点共624个字,却创造出了二十几个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和名句,如“三顾茅庐”、“计日而待”、“妄自菲薄”等,所以陆游评价这篇文章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诸葛亮

历代圣贤半身像册.南薰殿旧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出师①表②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③,今天下三分④,益州⑤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⑥也。

“先帝开创的基业完成还不到一半,却中途去世了,如今三国鼎立,蜀汉国力薄弱,这确实是国家存亡的危急关头啊。

这一段说的意思是你老爹刘备已经死了五年了,我们还没统一祖国,得加把劲儿啊孩子!

①出师:就是出征,就是打仗。

②表:古代臣子给皇帝上书的文字叫表。《出师表》写得可以称得上是“表中的代表”。

③崩殂:古代皇帝和皇后死叫「崩」,王侯死叫「薨」。《礼记·曲礼》:“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④三分:曹丕国号魏,孙权国号吴,刘备国号汉,所谓三国鼎立。

⑤益州:比今天的四川省还大,包括云南和贵州的一部分。

⑥秋:古代打仗为了不耽误农耕,所以约定俗成在秋天收获完庄稼再开战,所以一般都是说“多事之秋”,不会说“多事之春”。

岳飞书《出师表》.成都武侯祠出品

然⑦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然而宫廷里的官员毫不懈怠,忠心耿耿的将士在战场上奋不顾身,这都是因为他们追念先帝对他们特别的恩德,想要报答给陛下啊。

感谢你老爹的大恩大德,我们会对你忠心耿耿的。

⑦而、然:“而中道崩殂”和“然侍卫之臣”里的“而”和“然”都表示转折,现在叫“然而”。

明.朱有燉.孔明读书图.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诚宜开张⑧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陛下实在应该广泛听取臣子的意见,以发扬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鼓舞志士们的勇气,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不恰当的话,以至于堵塞忠臣进谏的道路。

⑧开张:可不是“新店开张”,而是“扩大”的意思。

引喻失义的“义”,今天是“正义”、“意义”,古代是适宜、恰当的意思。

宫中府中⑨,俱为一体,陟罚臧否⑩,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皇宫和丞相府,是一个整体,奖励惩罚,不应有差别,如果有为非作歹触犯法律和尽忠职守的,应该交给主管官吏评定对他们的奖惩,以彰显陛下处理国事的公正严明,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宫中和丞相府的法律有所不同。

⑨府:丞相府,古代大臣的权力大了,甚至可以不去皇帝那里上班,直接自己在家办公,也有一套文武大臣,叫“开府”。所以这里把“宫中”和“府中”并列提出来说。

⑩陟罚臧否:陟,提拔;罚,惩罚;臧否,善恶。就是提拔好的惩罚坏的。

咱们国内有荆州派、有益州派、还有南阳派,队伍不好带,千万要一碗水端平了啊!

接下来诸葛丞相还把“宫中”和“营中”的说明书详细的解释给刘禅听,出了问题该找谁商量啊,谁最能干谁靠得住啊,丞相为了蜀汉真是操碎了心了。

当初他离开家的时候,儿子诸葛瞻才刚刚出生,而他这次北伐中原后,就再也没回过成都,一直到病死五丈原。

明.朱瞻基.武侯高卧图卷.首都博物馆藏

款署:

宣德戊申御笔戏写,赐平江伯陈瑄

钤印:广运之宝

“明·周藩朱有燉绘孔明读书图”,原图现藏首都博物馆。朱有燉为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朱燉的长子,袭封周王,就藩河南开封;死后谥宪,世称周宪王。明朝初年,皇室与藩王之间斗争不断,朱有燉父子先后遭受打击。为躲避纷争,他有意远离政治,专事戏曲和戏曲创作,终其一生作有杂剧31种,均存于世。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都是善良诚实、心志忠贞纯洁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因此先帝选拔他们留给陛下。我认为宫中之事,无论事情大小,都拿来跟他商讨,这样以后再去实施,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得到更多的好处。

这套宫里的班子是你老爹留给你的,我也相当认可,有事找他们几个,保证没问题。

诸葛亮出征像·清·张风·纸本水墨·台北故宫博物院

原作上署款:甲午正月廿乙,甲午为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1929年,张大千在画展上见到此画,因价昂无力购得,遂携弟子胡若思在展会现场勾出草稿,张大千则细细观摩默记笔法,当晚回家在古纸上绘出仿品,并用张大风笔法署款:「此画为兰雪居士作,上元衲弟,真香佛空,酒后醉笔。甲午正月廿二」次日拿到展会,藏主大惊,五折售于张大千。得到真迹后,张大千将厅堂取名为「大风堂」。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将军向宠,性格和品行善良公正,精通军事,从前任用时,先帝称赞他很有才能,因此众人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我认为禁军营中的事,都拿来跟他商讨,就一定能使军队团结一心,不同才能的人各得其所。

你从来没带兵打过仗,所以不要自作主张,向宠是夷陵之战里唯一全身而退的将军,军事说明书我给你放这儿了。

诸葛孔明像.故宫南薰殿旧藏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⑫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所以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之所以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逢跟我谈论这些事情,未尝不叹息而痛恨桓帝、灵帝时期的腐败。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善良、守节不逾的大臣,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复兴,就指日可待了。

千万要以史为鉴,记住咱们大汉怎么起家怎么败家的,我给你的说明书要妥善处理。

⑪所以:现在表示因果关系,古代表示……的原因。

⑫死节之臣:死,为……而死。节,节操。死节就是为了保全节操而死。“节”能还代表皇帝行使权力,一旦行使过程中遇到奸臣阻碍,则宁死以守节,即完不成皇帝交给我的任务就以身殉职。现在还有“使节”一词。

明.戴进.三顾茅庐图轴

款署:“静庵”,钤“静庵”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我本来是平民,在南阳亲自耕田,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出名。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屈尊下驾来看我,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我因此十分感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形势危急之时奉命出使,从这以来二十一年了。

你爹对我有恩,放心,我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

布衣:古代很讲究礼制和等级,没有官职的人不能穿绫罗绸缎,只能穿纯棉或纯麻的衣服。即使有官职的人穿的衣服也有等级之分,“江州司马青衫湿”里的“青衫”就是等级比较低的小官的制服颜色,“绯”就是宰相服的颜色。

⑭南阳:东汉南阳郡,现在的河南南阳市。蜀汉的南阳派有有黄忠、李严、魏延等,诸葛亮当然是南阳派的代表,他的接班人基本也都是南阳派,包括一开始选定的志大才疏的马谡及其兄长马良,还有后来真正的接班人蒋琬,都是南阳派。

卑鄙:古代表示身份低微,现在表示卑贱下流。

猥自枉屈:猥,辱没,降低身份,现在还是表示卑贱下流,猥琐。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受遗命以来,我日夜忧虑叹息,只怕先帝托付给我的大任不能实现,以致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人烟稀少的地方。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员装备已经充足,应当激励将领士兵,平定中原,希望用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返还旧都.这是我用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至于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毫无保留地贡献忠言,那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的责任。

⑰夙夜:夙,白天。

⑱庶竭驽钝:庶,希望。竭,竭尽。驽钝,平庸。尽管我才能很一般但是会竭尽全力的。

斟酌:斟,用勺子舀酒(或茶)往碗里倒。酌,左边是酒右边是勺子,还是倒酒的意思。斟酌就是谨慎的倒酒,怕洒。引申为谨慎。

赵孟頫(传).诸葛亮像.纸本设色.故宫博物院藏

诸葛亮手持如意,凭隐囊而坐。原图落款“大德己亥子昂自写小像”楷书两行,和“赵氏子昂”朱文印;大德己亥,为1299年。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希望陛下能够把讨伐曹魏,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若不能完成,就治我的罪,(从而)用来告慰先帝的在天之灵。如果没有振兴圣德的建议,那就责备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来揭示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自行谋划,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诚的建议,采纳正确的言论,深切追念先帝临终留下的教诲。我感激不尽。

汉贼不两立,咱们是大汉的正根儿,必须要打回老家去,我这条老命就交待这儿了。

以彰其咎:彰,显露,欲盖弥彰。咎,过失,咎由自取就是错误都是自己造成的。

咨诹善道:咨,商议,咨询。诹,询问。征询好的意见。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我爱你,孩子!

:面对,靠近。

涕零:涕,原指眼泪,后来出了“泪”又指鼻涕。零,落下。知交半零落。

成语

优劣得所,妄自菲薄,作奸犯科,三顾茅庐,不毛之地,不知所云,感激涕零,计日可待,亲贤远佞,引喻失义,危急存亡,临危受命,陟罚臧否。

诸葛亮像·明·谢时臣·纸本设色·故宫博物院藏

一篇624字(“臣亮言”不算,含标点741字)的文章,最后直接衍生出二十多个成语,以及若干名句,堪称中国文学史上的成语制造机。——放眼历史上也只有一代文豪苏东坡的《前赤壁赋》制造成语能力和他不相上下:水波不兴、遗世独立、余音袅袅、如泣如诉、不绝如缕、正襟危坐、一叶扁舟、沧海一粟、用之不竭等

世上的好文章有两种:一种是读完以后能让读者感叹于作者的文思与才气,如《洛神赋》和《滕王阁序》;另一种是读完以后感叹于作者的胸怀与抱负,如《离骚》和《岳阳楼记》。

但《出师表》不仅有文采与抱负,还有理想和生命,是用血泪写就用来彪炳日月的。议论文好写,但字字含情的议论文,几千年才出了这么一篇!

张大千·出则为孔明图.纸本设色.吉林省博物馆藏

右上方为张大千隶书题字「出则为孔明」,左侧有溥心畬草书所写《出师表》全文,右下方有张大千弟子何海霞题「门人何海霞画几席」。

刘勰《文心雕龙》:孔明之辞后主,志尽文畅。虽华实异旨,并一时之英也。

赵与时《宾退录》:读诸葛孔明《出师表》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也;读李密《陈情表》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也;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文天祥《正气歌》: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薛定谔的《后出师表》

诸葛亮传.三国志.蜀书.晋陈寿撰.刘宋.裴松之注.南宋时期建阳刊本

张树按:《蜀书云:建兴三年,曹丕殂,明年,曹叡立。五年,丞相亮帅诸军北伐魏,乃上表。——中华书局《前出师表》题注

如果说诸葛亮写《前出师表》是为了开导刘禅,以解后顾之忧,那《后出师表》显然在于审时度势力排众议,所以语言风格和行文都会有很大不同。

《前》多叙事,委婉而动之以情,《后》则实际分析而晓之以理。《前》叙旧情,尚真;《后》论事理,重实。诸葛亮可谓深得兵家之妙与法家之极。‍‍‍

张树按:《汉晋春秋》云:诸葛亮闻孙权破曹休,魏兵东下,关中虚弱,十一月上言云云,于是有散关之役。——中华书局《后出师表》题注

诸葛亮传.三国志.蜀书.晋陈寿撰.刘宋.裴松之注.南宋时期建阳刊本

《后出师表》在陈寿的《三国志》里没有记载,《诸葛亮集》里也没有收录,仅见于《三国志诸·葛亮传》的裴松之的「注」,裴氏谓:「此表为亮集所无,出张俨《默记》。」后人多质疑其真实性,单从文学欣赏的角度看,则不失为佳作,仅一句「鞠躬尽力,死而后已」就可彪炳千秋传于万代了。‍‍‍‍‍‍‍‍

清人袁枚认定《后出师表》为伪作,论据是赵云死于建兴七年(229年),而《后》是写于建兴六年二次北伐前云云,并推断为诸葛恪所作,是为东吴北伐制造舆论,其另一篇《论征魏》的论据、论点均与此文类似,所以《后出师表》不见于蜀汉档案而存于吴。

诸葛亮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

裴注云出张俨《默记》

关于赵云之死,《三国志》陈寿说是建兴七年,有可能指的是下葬时间而非死亡时间。《后》里说的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也有可能指的是老将军打不动了,失去战斗能力了。

赵云传.三国志.蜀书.晋陈寿撰.刘宋.裴松之注.南宋时期建阳刊本

“期年”就是一年,诸葛亮罗列的这份战损名单触目惊心:仅仅一年时间,从赵云以下的高级将领有八人,中层军官有七十多人,整整一支军队的建制没了。在这期间,诸葛亮一共只跟曹魏交锋了一次,而且除了马谡惨败街亭之外,并无败战记录,怎么会造成如此之大的损失?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在建兴六年春,大军兵出祁山,马谡失街亭后,黯然退回汉中。《后出师表》的写作时间,是建兴六年十一月。诸葛亮上表之后,随即就发动了第二次北伐,兵出散关,直指陈仓。

这一年还没过去呢,怎么诸葛亮又准备开打了?

二次北伐蜀汉在陈仓城下顿兵二十多天,未能前进一步。没等张郃赶到,诸葛亮粮食吃尽,很干脆地撤兵了。当然,他也不算白来,撤退时伏杀了一个不太重要的魏将王双。

这场战争给人的感觉,诸葛亮有点心不在焉,敷衍了事。

到底是什么原因,要让诸葛亮这样锱铢必争的人,打这么一场徒费钱粮人命的战争?

岳飞书后出师表.成都武侯祠出品

答案不在秦岭,而在遥远的江东。

《隆中对》里诸葛亮早就说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北伐要荆州、益州双拳齐出才有获胜的可能,而关羽大意失荆州,自断一臂,孔明只能再次联合东吴,左右夹击曹魏。所以《后》是写给盟友东吴或者就是写给孙权看的。

妙就妙在,诸葛亮没有直接写给孙权,而是上书给刘禅的,还有“吴更违盟,关羽毁败”这样批评东吴的句子存在,反而显得真实。然后这封奏表被“不经意”地泄露给东吴使臣,抄去江东。

这事诸葛亮估计跟刘禅以及其他蜀汉大臣提前通过气,所以虽然他上了表,蜀国从上到下都没当回事,知道是丞相的演技,所以连记录都懒得留一份。这种待遇,跟《前出师表》迥然不同。

反而是江东方面,对这份出师表印象深刻。关于《后出师表》,只有两条直接的史料,全部出自东吴。一条是裴松之注引习凿齿注引张俨的《默记》,一条是诸葛恪:“近见家叔父表陈与贼争竞之计,未尝不喟然叹息也。”

一位蜀汉丞相的表章,自己国家不组织学习研讨,居然有且只有东吴念念不忘,这事本身就很值得玩味。

诸葛春困图.圆山应举.1769.南阳唐王府博物馆藏

纸本设色立轴“诸葛春困图”,现藏南阳唐王府博物馆,为日本江户时代著名画家圆山应举绘于1769年的作品,诸葛亮羽扇纶巾慵懒地坐在芭蕉树下,神态悠然。

画作原有榜题:“蠖屈南阳,龙跃西蜀,于吴于魏,宛成鼎足。”落款:“明和己丑仲冬写应举”。明和己丑为日本年号,同期为清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

后来张俨还满怀深情地回忆诸葛丞相,诸如“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国,其战士人民,盖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贡贽大吴,抗对北敌”、“今蜀汉之卒,不少燕军,君臣之接,信於乐毅,加以国家为唇齿之援,东西相应,首尾如蛇,形势重大” 等等,对孔明以一州弱势逆推曹魏的举动,大加赞赏,而且每次说,都不忘捎带一句我“大吴”如何如何,吴汉联盟如何如何。

可见这份为东吴订制的《后出师表》,在东吴士人之间颇有影响。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前后《出师表》情绪不同,文风却差不多。你说它是假的吧,确实是诸葛亮写的;你说它是真的吧,又根本不被蜀汉官方承认,一旦东吴士人谈起“你们丞相的后出师表,好感人啊。” 蜀汉官员就露出神秘的笑容,呵呵一声,既不否认也不承认。

《后出师表》就像是薛定谔的猫,永远处在这暧昧的状态之下,流传千古。

三顾茅庐屏风

Liu Bei visited Zhuge Liang in his hermitage three times

与谢芜村.江户时期.京都野村美术馆藏

参考资料:

陈寿《三国志》裴松之注

张树《诸葛亮集》中华书局

《古文观止》台湾三民书局2017修订版

马伯庸:薛定谔的《后出师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