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桂芳内外合治儿童矮小症

 循天园 2023-06-08 发布于广东

儿童矮小症是指身高低于同种族、同地域、同性别、同年龄个体正常身高均值2个标准差以上或第三个百分位以下的儿童,身高平均值可依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发布的标准对比数据。儿童矮小症属西医病名,曾桂芳认为从中医角度看可归属于小儿“五迟五软”范畴,其病因较为复杂,病机总体以虚为主,早期以气血、阴阳不足与失衡为主要病机,逐渐出现脏腑功能紊乱。该病早期难以发现明显症状,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显现出相关病症,主要与脾虚、肾虚相关。

四川省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成都泰坤堂中医门诊部主任医师曾桂芳审证求因,辨病、辨证论治,以内外合治法对儿童矮小症进行整体治疗,收效较好。现将其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介绍如下。

脾肾两虚为核心病机

儿童矮小症或因先天不足,母病体虚而致儿弱,或因后天失养,如营养不良、环境污染、缺少锻炼等累积造成的以慢性功能性减退和虚性亢奋为主要表现的症候群,如小儿多动、食少、睡眠易惊、疳积、多汗、便秘、瘦弱、矮小等。

曾桂芳认为儿童矮小症多为虚证,其发病与小儿“脾常不足”“肝常有余”“肾常虚”等生理病理特点关系密切,可以理解为西医学中免疫功能失调或免疫力低下。

儿童矮小症起病缓慢,病程漫长,由轻至重,属慢性病、虚弱病,多为脾肾两虚之证。曾桂芳认为,脾气主升,可将水谷精微物质输布全身,脾主统血,又为气血生化之源,肾藏精,精血互生,肾又主骨。《素问·宣明五气论》谓“肾中有骨髓,髓者骨之充”,骨之所属,骨赖髓养,髓赖于精,精藏于肾,故肾为骨所主。脾虚则肾弱,肾弱则骨弱,在临床上必然出现发育不良、身材矮小为主要表现的症候。脾强则肾不衰,则骨强,故补益脾肾之虚是中医治疗儿童矮小症的关键。

内治法

以补为主

曾桂芳认为儿童矮小症属中医虚证,由多种因素所致,初期只有轻度脏腑、气血功能紊乱,后因治疗不及或者误治、失治,最终发展到气血、阴阳、脏腑亏损,久虚不复的一类慢性病。补法是治疗矮小症的首选之法,在治疗全程应坚持贯彻“补虚”,补虚扶弱,正足则邪去。临床中常选用人参、黄芪、白术、灵芝、大枣等补益药,目的在于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健脾益肺、生津(精)安神。其中人参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黄芪能增强免疫细胞战斗力。

以调为顺

人体机能活动是一个统一有序的整体,当受邪时,机体会发生一定改变,而这种改变破坏了正常生理统一有序的整体。“从调为顺”着力于整体化局部状态使之恢复正常。临床常选用鸡内金、乌梅、砂仁、陈皮、山楂、神曲、麦芽、薏苡仁等药,取其健脾和胃之功。曾桂芳认为通过调治恢复机体功能、提升机体活力亦十分重要。

以温为重

曾桂芳认为温法之含义有两层,一是就药性而言,忌用苦寒之品;二是指治疗法则要温和,不可急于求成,一定遵循小儿“脾常不足”“肾常虚”“稚阴稚阳”等生理病理特点。温法最适合病程漫长、气血不足的矮小症患儿。在临床上常选用肉苁蓉、骨碎补、大枣、蚕蛹、九香虫等配陈皮、黄芪、人参等甘温之品,意在加强补肾阳、益精血、调节内分泌、促进代谢及强壮体质的作用,而人参配骨碎补更具补肾强骨作用,对骨骼的生长发育有很大促进作用。

总之,曾桂芳治疗儿童矮小症重在扶正气、调平衡、温肾阳,使受损后的病变机体通过药物为主的调、养、补,结合小儿“稚阴稚阳”的生理病理特点,使气血运行,阴阳平衡,机体康复。其创制的金九膏,组方中补脾以人参、白术、茯苓、黄芪、大枣、薏苡仁等为主,以达到健脾益气、助脾生化的效果;以调为主的乌梅、鸡内金、神曲、麦芽、山楂、桑葚,对健脾、调肝、补肾有较好作用;而补肾药如肉苁蓉、九香虫、桑葚、骨碎补、蚕蛹等,具有补肾、提高机体免疫力、抗氧化等作用,从而有增高助长的效果。

外治法

耳穴疗法是一种外治法,也是中医治疗各类疾病常用的辅助方法,无痛苦无副作用,尤其适合儿科使用。实验和临床经验证明,耳穴疗法在调节内分泌方面发挥了中药所不能替代的作用,调动了人体的免疫功能。曾桂芳在临床中依据不同的病情,遵循辨证施穴、随证加减的原则,常选用耳穴如神门、肾、内分泌、肾上腺、脾、交感、皮质下、肝、神阙等。(邓晓舫  四川省成都泰坤堂中医门诊部)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