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戳脚身法,气法与劲法

 国术传承摘录馆 2023-06-08 发布于广东

身法:身法是身体躯干在演拳和技击中的变化方法。

身法有扛、 挤、撞、晃.抖,缩,坐八法

1、扛:用肩背扛对方。

2、挤:以身体挤靠对方。

3,撞:以膀撞击对方。

4、晃:晃动身躯,闪开对方冲击或运用全身的劲力晃膀发力。

图片

5、抖:两膀及胯部用力,将身体抖动,以抖开对方的搂抱或带动肘,手打击对方。

6.伸:伸是与缩相对而言。抬将收缩的身躯伸展舒发力,或展身伸膀使t肢活动幅度大,便于接近对方,并增加攻击.力度。

7.缩是与伸相对而言,指含胸收腹,将身躯内缩一是缩身避开对方的冲击;二是蓄力待发,如压缩的弹簧。

8.坐:以臀部下坐对方腿部,使其失去平衡。

坐法必须在以腿脚勾缠住或以手搂抱住对方腿部的情况下使用。

除上述八法外,“柔软、怯绵、灵活、刚劲”八字也称为身法,实系对身体躯干在演拳或技击时的劲法要求。

“柔软'是指身体放松,手随身转,步随身行,“身似蛇行”,背、肩、肘、腰、胯、膝动作自然协调,不用拙力。

“怯绵”是指“绵软随滑',不硬托硬架,身形上含胸收腹,貌似怯弱,实则蓄力待发,乘人之势,借人之力,制敌取胜。

“灵活”是指身法变化巧妙,轻敏迅捷。“刚闪”是指动作刚劲,勇猛、迅速.突然,站如泰山,动如闪电,蓄力骤发,刚而不柔。上述八字总的要求是柔里有刚,刚里含柔,静中有动,动中含静,刚柔咸宜,动静有节,不即不离,相依相随。

气法:

气法是指演拳或技击时的“运气”方法,同时含有精神与意念的作用、呼吸方法以及在意念支配下将气“运”于四肢及身体其它部位的“运气”方法等。

前辈拳师认为:心为主帅,眼为先锋,其跟在脚,主宰于腰,形于于指。

气法的内容很复杂,这里仅做简要介绍。

1、精神与意念

前辈拳师要求戳脚演拳时首先要“正心诚意”。

要求“神宜门敛',“以心行气”,“稳脑、稳心、稳气”,“脑稳则心不惶,心稳则气不敬,气稳则力自均”。

前人虽然错把脑心认作同时并存的两个思维器官,但其主旨则是要求演拳时精神专注集中。摒去杂念,胸怀坦荡,心情舒畅,泰然自若,从容不迫。

认为“实心诚意”是“运气”的先决条件,否则就会心悦意乱,气散力泄,四肢无力。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呼吸方法

戳脚的呼吸方法主要为“气沉丹田”的腹式呼吸法。

要求把呼吸练得均匀、深长,沉稳,虽经剧烈运动仍“面不改色,气不涌出'。

发力时一般宜沉气鼓劲小腹,“丹田”用力,配合发劲。“气沉丹田'呼吸法要求“齿扣唇闭,舌顶上嗓',“垂肩、坠肘、竖项',否则就会破坏这种呼吸的进行。

“运气”

运气”是指在意念支配下“气沉丹田”,“丹田蓄气”,而后又在意念支配下运于四肢和身体其它部位。

例如“抢掌”则气运于手指;“使力达手指;“点腿”则气运于脚趾,使力达脚尖等等。为了在演拳中保证“气”的运行顺遂。还要求“扣三心',即“顶心要紧要,手心要扣,脚心要扣”。

“项心要紧”也可说成“本心要扣”,是指去除杂念,“精神收敛”。如此“扣三心”是使“气汇于一处”,否则“顶心不紧则张,气散意乱,气不能入于丹田。

脚心不扣则张,下肢欲便进退,足跟无力,步法则乱,气反于丹田:手心不收扣则张,上肢搏转无力,气不能收于丹田”。

戳脚的劲法

戳脚的劲法是指戳脚演拳和技击时的运劲方法。

戳脚演拳要求做到“浑身力整”。

一是必须姿势正确:二是身体各部位必须协调一致:三是必须内外一致,形神兼备;四是每一动作所运用的劲法必须得当,劲力充足饱满。

也就是要使“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八法协调一致。

如果有一不具备,劲不“整”,动作就不合乎要求。

前人把戳脚的劲法概括为“绵,软、硬,脆、滑”五劲,并指出:其外如“撒、冲、裹、压、掳、挂、磕、内发”等劲,均不外五劲。同时还做了很好的解释:绵劲者,彼进我退,彼退我进,顺人之势,借人之力,专用伸缩,不去遮拦,巧如无此心。

软劲者,练拳之际,不要强,不使硬。

两膀软如绵,若不着入则舒散自由。

一打人则力从内发,有推墙倒壁之势。

硬劲者,硬攻直进也。硬磕、硬撞、硬托、硬架、而要之所由来,能活腕、能伸膀,力从内发,故不失于拙笨。

图片

萃者,聚也。

将劲全贯于手腕,而膀与身毫不带力,灵活快便.故着人最捷。滑劲者,溜滑也。

随机应变妙如转环,能使敌人望空扑影,无从摸索,手至此则神而神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