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遇到了一个傻白甜……

 Dr老爸的育儿经 2023-06-08 发布于四川



这不,有这样一条评论,虽然在意料之中,却让我无比震惊、细思极恐。

具体是什么评论,后面再说。


01

先聊聊事件经过

前几天,我刚写了一篇关于“新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与儿童高血压”的文章,介绍了发表于《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的一份医学指南,指南中提到,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从既往的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下调至收缩压≥130mmHg和/或舒张压≥80mmHg。

喏,就是这个东东:


本来,这就是一篇虽然重要却普普通通的医学专业论文,只是,涉及到的相关人群数量太大了,以亿计!而且,自媒体时代,信息被迅速传播……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就该有意外了。

没过几天,国家卫健委紧急发出通知:

显而易见,卫健委的态度与《指南》完全相反,并不认可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下调。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


02

需要先搞明白几个问题

一、医学指南,是个什么鬼?

近些年,循证医学很火,它与传统医学的区别之一就是:特别强调临床决策要讲证据,证据的获取要讲科学。

举个例子吧,小A感染上一种病毒,叫做“要你命三千”,然后求助于小B医生。


小B医生给小A开具医嘱:牛尿1斤,泡脚,每晚一次,连用三天。

小A严格遵医嘱执行,3天后病情缓解,复查核酸转阴。

于是,小B医生得出结论,牛尿泡脚可治愈要你命三千”感染。

但是,循证医学可不吃这一套,我们还得问问,有没有可能,小A的好转,不是由于牛尿泡脚,因为他还每天喝了200ml马尿,会不会是马尿的效果?

如何去伪存真,得出正确的判断呢?

可以查询相关的研究,也可以设计临床对照试验,拿到数据后,再引入数理统计等方法,用科学的态度,审慎分析,小A的好转,到底应归功于牛尿还是马尿,或者,两者都不是。

这种依靠专业的团队基于对现有证据的系统评价所得出的结论,可以作为目前最优的指导意见,用于帮助临床医生作出正确判断的东东,我们就称之为临床指南

因此,临床指南,很有意义。

不过,有的亲可能会问:

“临床指南这个东东,毕竟是人搞出来的,人都会犯错,特别是存在利益纠葛时。就以这份高血压指南来说吧,万一那些制药企业想多卖点药出去,所以贿赂专家,故意让他们降低诊断标准,这种可能性存在吗?”

确实存在。

所以,我们得接着聊。

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是个什么鬼?

在国内的医学专业期刊中,只要冠有“中华”二字的,那就是顶级的存在,如我们《中华儿科杂志》,还有《中华内科杂志》《中华预防医学杂志》《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等等。

它们都是由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代表了国内医学期刊的最高水平。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就是其中之一。

发表于这份期刊的医学指南,可靠性是很高的。

三、这篇指南中,虽然下调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但并不认为只要达到这个诊断标准,就必须吃降压药。

目前,这份指南大概是下架了,反正我没有查到。

幸好之前看了看,某些内容大致能记起,《指南》说:

对于血压处于临界值(收缩压处于140mmHg与130mmHg之间,舒张压处于90mmHg与80mmHg之间)的人群,如果只有 0~2 个心血管危险因素,而且没有临床合并症及靶器官损害,可以先进行3~6 个月的生活方式干预(如合理饮食、注意运动、调节压力、减肥、戒烟限酒等)。若血压水平没有下降,再考虑启动降压药物治疗。

所以,降低诊断标准的目的在于:早期发现风险人群,及时干预。至于干预的措施,并不是以服药为主,而是以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主。

为何如此?

因为目前已经有了大量的证据表明,血压超过130/80mmHg,就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而早期干预,控制这种风险,不仅有利于健康,从经济价值看,也很值得,毕竟,即使服用一些降压药,其费用比起以后脑梗塞、脑出血、心肌梗塞等疾病的花销,可谓九牛一毛!

四、回头再看看,这么好的一件事,国家卫健委的意见为何是反对?

立场不同而已。

也可以说,屁股决定脑袋!

1、一旦标准改变,凭空多出两亿多高血压患者,医疗体系能否承受?

这个担忧并非多余。

但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加大投入,建设更多的医疗机构,培养更多的医务人员。

不是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吗?

2、诊断标准改变,会不会出现其它麻烦?

例如某些体检标准的改变,我们的健康体检倒是没关系,但诸如公务员入职体检之类的呢?是按照新标准还是旧标准,如果不符合新标准,能否顺利入职?

虽然问题是存在的,但是,可以想办法解决嘛,应该也容易解决。

不解决问题,而是简单扼杀,不准变化,当然,对于某些人来说确实容易操作,不麻烦。

因此,对于国家卫健委的这份通告,我表示,一切以官方发布为准,绝对服从命令


03

最后,继续聊聊文章开头那件事

我收到一条什么评论呢?

就是前一篇文章(高血压诊断标准下调,我国凭空多出数亿患者!那么,问题来了,孩子也会患上高血压吗?)转发出去后,有位亲义正言辞地说:

“别造谣传谣了,国家已经辟谣,高血压的标准没变!”还附上了卫健委通告的图片。

当然,这位亲,您说的没错。

而且看得出,这位读者的素质不错,坚守原则,对于邪门歪道勇于斗争且讲究方式方法,并不是破口大骂,也不阴阳怪气。

但我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忍不住寻思:一个好端端的人,怎么会有这样的看法,对待一个学术问题,为何要以有关部门的发布为准?

何以至此?

万一,我是说万一哈,有那么一天,有关部门指示,一加一等于三,您是否也要遵照执行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