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圣医学解难集·《伤寒悬解》注·卷七 阳明经下篇

 四圣医苑 2023-06-08 发布于广东

阳明虚证

…惟伤寒有胃家实证……

先生此说,乃大概言之而已。如温病,“温病内热素积,断无但在经络,不传胃腑之理。……温病三日之外,三阴脏病,悉以胃热为之根本。虽曰五脏六腑皆受病,而阳明胃腑,实其纲领也。其里热发作,不拘在何脏腑,总以泻胃为主,而兼清本部。”[1]温疫,“病传阳明之经,不得汗解,腑阳素旺之人,以经热郁蒸而腑热内作,开其皮毛,则见大汗……泻以大小承气……”[2]是温病、温疫等均有承气之证也。

……虚则病在阳明,而阳衰气退,太阴脾脏将起而代秉其权,是名为阳明而实则太阴。自此而传变无穷,四逆、真武之证,悉伏于此矣。……

此句,理解上一定难度。能“病在阳明”,说明是阳气偏胜,为什么会“阳衰气退,太阴脾脏将起而代秉其权”?

若胃寒而阳虚,应当内传入脏,不应内传入腑而成阳明病。仍称其为“阳明”者,是“名为阳明而实则太阴”[3]也。大致有如下四类情形。一是太阳病,二日传至阳明之经,阳明经郁而生热,但其人尚无明显的阴阳偏胜,未入脏入腑,医者“见阳明之经热,昧阳明之府冷,汗、下、烧针,孟浪错缪”(此条释文),误治之,致从阳明之经而入太阴之脏,因病自阳明来,故称阳明虚证。二是其人素体阳气偏胜不甚、阴气未至过虚,病传阳明胃腑,误治之,阳去入阴,即“阳衰气退,太阴脾脏将起而代秉其权”(同上)之情形(此即《阳明经上篇·阳明实证》导语注文所称,入脏入腑之病,常见的第三种情形),亦称阳明虚证。三是病见“哕”“噫”“呕”“眩”等胃气上逆证,病虽见于阳明,而究非腑热实证,故称之为阳明虚证。四是无胃土燥热实证之其他阳明病。如“小便不利”“脉浮而迟”“反无汗”“不更衣十日,无所苦”“渴欲饮水,少少与之”“发热恶寒,脉浮而紧”“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谵语,脉短”“郑声”“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口干鼻燥,能食”“面合赤色”“无汗,小便不利,而心中懊憹(身必发黄)”“头汗出,身无汗,齐颈而还,小便不利,渴饮水浆”“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等。如下注多条。

“传腑”与“入腑”二义亦须厘清。“传”不一定能“入”,“入”必定要先“传”;“传”有“入”与“不入”,“入”则“无所复传”。阳明虚证,其时,即便病传于胃腑,胃腑也只是一个中间站,如信使传递信件至某府第,从门口递信而入,乃至于人入门厅,均未可言入其府也。是即阳明虚证,并非“入腑”之证。所谓“入腑”者,入而不再复传,承气汤主治之“胃家实”[4]证也。先生示,“实则始终于阳明,所谓阳明中土,无所复传,承气之证也。”[5]但先生有时亦将“传腑”与“入腑”混用,读者宜自行留意。

总之,阳明虚证,乃病因于“胃中虚冷”,见证为胃经郁热、胃腑阳虚、阳明经腑气逆,偶伴见“腹满”“身重”“口不仁”等太阴证[6],而无“胃家实”(承气汤证)者也。其中多有因于医者“昧阳明之府冷,汗、下、烧针,孟浪错缪”(此条释文),误治而致者。

若太阴病非来自阳明,而是“腹满”“下利”等证见,后见阳明经腑气逆之证,是太阴郁陷而致阳明上逆,不称“阳明虚证”[7]

阳明虚证提纲

……不能食者,是胃土湿而肾水寒也。……以肾家之寒,移于土位,则病中寒。中寒者,水胜而土负,胃败而气逆,故不能食。胃主受盛,脾主消克。食谷不化者,脾家之弱;绝粒不食者,胃家之虚。凡病一见不食,则责阳明而不责太阴,以其受盛之失职也。

先生此段释文,是站在“阳明虚证”的语境中来讲解的。如讲述这个观点的下条(阳明五十一,《伤寒论》第190条):“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先生即命其名为“阳明虚证提纲”。但最后“凡病一见不食,则责阳明而不责太阴,以其受盛之失职也”的说法,则对于所有的阳明、太阴病均适用。

最后一句与前文的区别在于,“不能食”,于阳明虚证来说,是“病中寒”,病机是“肾家之寒,移于土位”。而阳明实证,实际上也有“不能食”之证。如“阳明三十六”(《伤寒论》第215条):“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宜大承气汤下之。若能食者,但硬耳。”可见,大承气汤证亦可见“不能食”的症状(原论用一个“反”字,是因为阳明热证,通常是应当能食的。如“阳明四十八”,《伤寒论》第257条:“……合热则消谷善饥……”,又“阳明五十一”,《伤寒论》第190条释文:“胃实则当能食”)。至于暴饮暴食,中焦食滞不化所导致的“不能食”,则又未必是阳明虚与阳明实所能涵盖的。

总之,“不能食”必然是“责阳明而不责太阴,以其受盛之失职也”。但是,到底是阳明之虚,还是阳明之实,乃至于并非阳明之虚与实,则宜临证慎加斟酌。

做个类比,“不能食”是阳明病,但亦如《伤寒悬解》的分篇一样,宜辨其为虚还是实。

(哕而腹满证五阳明五十六: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则愈。【381】【辨457】

此条,先生释文示:“腹满之病,不过气水停郁二者而已。”实际上,这句话仅针对原文“伤寒”这个前提。杂病的“哕而腹满”,“气水停郁”仍非病本;病本乃中气之败。

(咳呕厥逆证七阳明五十八: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咳而呕,手足厥者,必苦头痛。若不咳,不呕,手足不厥者,头不痛。【197】【辨304】

此条原文之“小便利”,乃“小便多”之意。先生释文中引文称:“经所谓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明见此之“小便利”,并非日常“小便通利”之意,乃膀胱壬水不藏。壬水不藏,因于下焦肾阳亏虚。如《伤寒说意》称“是阳气下衰,不能摄水[8]。小便多,更泻下焦之阳,故“二三日后,阳气愈衰,上逆而生咳呕……”(同上)

(咳逆咽痛证八阳明五十九: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必咽痛。若不咳者,咽不痛。【198】【辨308】

此条,略说几句,也许更容易理解。通常的疾病过程中,“咳”是未必“咽痛”的。之所以先生称,“咳则相火逆冲,是以咽痛”者,前提是“阳明病”,并且已经见到了“头眩”的症状了。“阳明行气于三阳”,既然阳明已经先逆,若再见到肺气之不降,那么,与肺、胃同时敛降的胆经,大概率就亦将上逆了;若仅是胃气不降而未有肺气上逆之症,则胆经亦未必上逆。

当然,这个说法,亦仅仅是针对伤寒阳明病而言。如果是杂病,则即便是少阳胆经上逆,亦未必能化相火,而是常有化其本气之风者。“经气之盛衰”[9]不同的缘故也。

原论此条,情景设定是阳盛之人。

(吴茱萸证九阳明六十:食谷欲呕者,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243】【辨305】

原论此句,亦有其情景设定。“食谷欲呕”虽然是阳明病,但是阳明病有虚有实(包括食滞)。中焦积滞,可导致“食谷欲呕”,未必即如先生所释,为“土败胃逆”所致。而“得汤反剧者”,亦未必是先生所释之上焦热,亦可以是中焦积滞之故,均宜详审细辨。

此条原文及先生释文,似乎均为古人的表述习惯。前面半句说的挺肯定的,后面却有不同情形。

(五苓散证十一阳明六十二: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244】【辨254】

此条,先生释文不可谓不清晰。但是仍有疑点。除非,其“尺弱”之脉,亦是因误下所致;否则,“尺弱肾寒,原非阳旺”(此条释文),不可能是“土燥必渴”而“转属阳明”(同上)之证。“尺弱”之“渴”,先生释文示:“缘其渴是土湿,而非火升,非土燥而水涸。宜五苓散泻水而燥土也。”“渴”因于误下而阳虚土湿。误下泄阳,是以症见阳陷之“反恶寒”;又见浊逆之“心下痞”。这些是符合病理的。

(心下硬满证十二阳明六十三:阳明病,心下硬满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205】【辨263】

此条亦有特定的情景设定。即“心下硬满”乃太阴之痞;否则文意就不通了。先生上条释文明示,“如其心下痞不因攻下,外不恶寒而内有渴证者,此是太阳表解,转属阳明也。盖太阳之病,表未解而误下,则成痞;阳明之病,不俟攻下,而胃气上逆,壅碍胆经降路,亦成痞。”

“痞硬”乃阳明、太阴共有之证也。

(寒热脉紧证十三阳明六十四: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189】【辨255】

先生释文,“外有甲木之克”指少阳胆经上逆,“口苦咽干”之证;“里有太阴之侵”指太阴湿土之湿滋,“腹满”之证。“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者,肝脾俱陷而非仅“太阴之证”也。

先生释文称“腹满,是有太阴证”,宜细释。《四圣悬枢·温病解·附歧伯温义》释“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为:“太阴行身之前,其脉入腹络胃,上膈挟咽,故腹满而嗌干。”《素问悬解·诊要经终论》释文:“腹满䐜胀,支膈胠胁者,阳明不降,浊气上逆也。”后文“太阴一”:“脾病则清阳不升。脾病累胃,胃病则浊阴不降,中气凝滞,故腹满也。”可见“腹满”一症,病机乃是胃腑“浊阴不降”而“中气凝滞”。但是,由于多数情况下,胃病“腹满”是因为“脾病累胃”,即“脾病”所累。因此,下后阳虚,己土湿陷所致的“腹满”,径称之为“太阴证”也可。也就是说,这两种不同的说法,可认为是针对“直接病因”和针对“深层病因”,在表述上出现的区别。

此证乃表气不开,肺胃上逆而相火燔蒸之证。

(栀子白虎猪苓证十四阳明六十五: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烧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憹,舌上苔者,栀子豉汤主之。【221】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222】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223】【辨256】

此证患者,亦是一个特殊人物。既有“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的腑热证,又有“腹满”的“土湿颇旺”。

先生称其为“湿盛阳虚,汗、下、烧针,俱属不可。”实际上,虽未至于“阳虚”,但是,“阴易盛而阳易衰,故湿气恒长而燥气恒消。”[10]示人慎其“阳虚”,亦有必要。

原论文字,乃是讲述此一特殊人物在经误治后的3种转归。其中“心愦愦,反谵语”者,非阳实之“谵语”也。“阳明七十”(《伤寒论》第219条)释文,先生示:“若发汗,则为郑声之谵语。(此复申明若发汗,则心愦愦,反谵语一段)。”

患者之“特殊”,体现为其阴阳偏胜不明显,而主要表现为血虚。经热因于汗泄而愈热;热传胃腑,而胃腑之燥,原本就不比脾脏之湿力量差太多,因此得以在相火传入的时候,出现胃热的白虎人参证。

至于猪苓汤证,先生所谓“土湿木遏,郁生下热,是以发热”,膀胱之热,证见溲黄,是滑石的适用证;此“热”,沿膀胱经而散见于全身上下,不同于少阳胆经相火,常是热在上而冷在下。但是,此证之“木遏”,尚有其自身血虚之内患。下后,中阳败而脾不生血,血益虚而木益枯,是以需用“阿胶润木”。也就是说,虽然先生并未明言,但是此证实际上是中阳虚并阴血虚。俗谓“阴虚发热”的脉象(脉细数)应当伴见。

此证患者素体之血虚,参上条,“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与此条“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实际上可知是中风之证[11],但因其人血虚,因此卫气外敛而营血不能外发的缘故。先生上条释为“是卫气外敛,胃家阳虚而不能发也。”“胃家阳虚”于此二条,实际上就是脾家湿盛(见证并有“腹满”);脾湿不运而不能行其生血之政,血虚乃自然之理。

(汗多亡阳证十五阳明六十六: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谵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211】【辨283】

此条之“谵语”,因于亡阳而发,乃“郑声”。后文专条释“谵语”“郑声”者,即提示区分此二者。

(谵语郑声证十七阳明六十八: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重语也。【210】【辨281】

此释此章各条之“谵语”实乃“胃中虚冷”之“郑声”。

郑声之声低气弱、絮絮叨叨,与谵语之声高气盛、天马行空,略加留意并参以他症,不难分辨。

(栀子豉证十八阳明六十九: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憹,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228】【辨313】

先生认为此条亦是“阳明六十五”(《伤寒论》第221/222/223条)的演绎条文。示人阳虚者不可下。

释文称,“下伤中气,阳浮于表,故外有热而手足温。”实际上,这个“外有热”,到底是否下后“阳浮于表”,问问下之前是否有热就知道了。

(鼻燥欲衄证二十阳明七十三: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能食者,则衄。【227】【辨307】

此条,先生释文“脉浮发热,表寒外束”乃大概言之。中风浮缓之脉,也有发热之象。何况,中风尚有浮紧之脉。如“阳明六十四”(《伤寒论》第189条)。也就是说,即便是浮紧之脉,尚不能径言“表寒”。

理解文字之理,不可拘泥于文字。

(脉浮盗汗证二十三阳明七十四: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但浮,必盗汗出。【201】【辨299】

此条,先生释文称,“脉浮而紧,太阳之脉,阳明得之,必潮热,按时而发,以表寒郁其腑热也。”“浮紧”之脉,见于表寒(伤寒)证为常,见于中风证为变。此处言“表寒”,大概言之,亦无不可。但是,言“脉浮而紧,太阳之脉,阳明得之,必潮热”,似未妥。原论文字,将“阳明病”改为“阳明中风”,则与先生之理一致矣。

“太阳三十三”(《伤寒论》第39条)释文中,先生示:“风脉浮缓。浮紧者,必传入阳明。以营郁而生里热,卫闭而不能泄也。寒脉浮紧。浮缓者,必传入阳明。以卫郁而生里热,营泄而不能外闭也。”

或者,原论此条之“脉浮而紧”,在“阳明病”三字之后,是即其脉乃“浮大而紧”。“大”为病入阳明,而并见“浮而紧”,即表寒外束之象。但表寒外束,一般是无潮热的。以病在阳明,三阳之长,逢日晡之时,气旺而不降,是以上逆而表现为潮热。

总之,未可仅看文字而不解其文意。

先生释文末句,“凡盗汗之家,皆阴盛脏寒,阳不内交者也。”此句,言成年人则可;言小儿则未可。小儿虽然是“稚阴稚阳”[12]之体,但是阳气偏胜而阴气偏弱,睡眠的时候,能够睡的沉,证明阳气能够入于阴;但是有的小儿,即便睡得沉,仍然有汗出,这就是阴气虚,不足以吸纳阳气的原因了。当然,时间如果过长,比如半年以上,慢慢的,也会因为汗出多,血气泻而导致木气升达不足,阳气亦逐渐虚衰,整个人出现成天精神不振的状况了。

(发热色黄证二十五阳明七十六:阳明病,面合赤色,不可攻之。必发热色黄,小便不利也。【206】【辨265】

此条,先生释文,等于是将原文增加了两个字。即文为:“阳明病,面合赤色,不可攻之。攻之,必发热色黄,小便不利也。”改后之文,明白晓畅。

(无汗发黄证二十六阳明七十七: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而心中懊憹者,身必发黄。【199】【辨311】

此条,先生释文“阳气升发,则化水之气外泄而为汗;阳气收藏,则气化之水下注而为尿”亦清晰明了。但似乎仍可稍作补充,文如:“阳气升发,则已化为水,降于下焦之气,上升而还其为'气’之形态,外泄而为汗;阳气收藏,则已化为气,升于上焦之水,下降而还其为'水’之形态,下注而为尿”。

关于“汗”,《素问·阴阳别论》称:“阳加于阴谓之汗。”后世亦多是原文引用而已。某些作出解释的,则五花八门,令人不明所以。实际上,以先生此条释文来解释“阳加于阴”,亦无不妥。读者可自行尝试。

当然,相火上炎,热蒸窍泄,亦是“阳加于阴”,不可执一而论。“少阴九”(《伤寒论》第294条),先生释文“汗生于血而酿于气。譬之釜水腾沸,气蒸为露”可参考。

(微汗发黄证二十七阳明七十八: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小便不利者,必发黄。【200】【辨312】

阳明病而直至“被火”,才见到“额上微汗”,是阳虚而燥气不旺也。此之“微汗”,其实是被火所迫。未火之前,应亦有表闭(或伤寒,或中风而气强风弱)之象;否则,仅仅是土湿木郁而“小便不利”,不至于发黄。

(茵陈蒿证二十八阳明七十九: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齐颈而还,小便不利,渴饮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236】【辨310】

此证用茵陈蒿汤,无表药,又不热服取汗,似其“身无汗”并非寒闭,而只是阳弱不达,不能透发而已。“小便不利”一症,确是可见阳气之郁。茵陈蒿汤服后,湿热去而乙木升,左阳上达则可透表出汗。但是,《中药大辞典》载茵陈蒿味苦辛凉,并对发热症状有解热作用,似亦有解表之功。大致,“但头汗出”之症,虽然均宜考虑开表气,但是,这个“开表气”,宜参麻黄汤法,即并用左路升阳达郁之药,不可仅用大剂辛温或辛凉发散之药。

茵陈蒿汤法乃治标之法。其阳虚之本,后续尚须议温。

(柴胡麻黄证三十阳明八十一: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面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231】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232】【辨258】

原论此条,可与“阳明四十一”(《伤寒论》第268条)合参。彼文:“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彼条为纯属阳盛,此则虽亦“三阳合病”(此条释文),而土湿亦重之证。

先生释文示:“胃气壅遏,故发潮热。”是则“潮热”之证,未必皆阳明腑实也。至于释文“中风而用麻黄者,发汗以泻太阴之湿也(《金匮》风湿诸证,俱用麻黄。)”的“太阴之湿”,除“腹都满”之证外,关键是“一身及面目悉黄,小便难”。后者是辨其“里湿”的重要指征。

但是,此条实际上仍有另一个重要指征,即“不得汗”。病因于中风却“不得汗”,是气强风弱之证。无汗须开表;即便有汗,但汗出滞涩不畅,亦须开表。有是证,用是药。不必问其是中风还是伤寒也。此等证用麻黄,其实亦是大青龙汤法。

(小柴胡证三十一阳明八十二: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小柴胡汤主之。【229】【辨261】

此条释文,先生详释非阳明腑实之“潮热”。文如:“阳明胃腑,为少阳经邪所郁,阳气遏逼,故发潮热。”此证,病因是“少阳经邪所郁”,是以治用小柴胡汤。简言之,“胸胁满结”或“胁下硬满”是用柴胡的重要指征之一。

大致,释文有两点宜细释。一是胃腑为少阳经邪所郁,亦可出现潮热的症状,而不是必须胃腑热结才出现潮热。上条(阳明八十一)称,“胃气壅遏,故发潮热”,亦非胃腑热结所致。二是该证之“大便溏”,必定色黄、热臭。因为是相火刑克的缘故。依理,宜结合大便是否因于寒或热而用药。若确是因于热,小柴胡汤宜去人参。

此证,郑钦安先生认为:“大便溏,胃虚而不实也;小便自可,内无热也;胸胁满者,浊阴闭塞也;发潮热者,阳气浮也。此际正当温中,又非柴胡汤所宜也。”但也认为:“此条意着重在两胁上,究其端倪,故以小柴胡汤主之。”后句实亦未善。“着重在两胁”可用柴胡,不必用小柴胡汤。

(小柴胡证三十二阳明八十三: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而汗出解也。【230】【辨262】

此证,虽甲木冲塞,而“舌上白苔”,究为有寒无热,未见胆火之上炎也。小柴胡汤原方方后,两处明示“去黄芩”之加减法,如“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先生于此条释文虽未言去黄芩[13],而言“柴、芩泻少阳经邪,松其郁迫”,但是,窃以为,宜依小柴胡汤加减法,随证去黄芩,加芍药或加茯苓。即便不去黄芩,亦宜减其量。否则,黄芩“甚能寒中”[14],于此阳虚之体,热象不显之证,弊大于利。

此证为“阳明虚证”,其人阳虚,不可无视。



[1] 《四圣悬枢·卷一·温病解第一·三阳传胃》。

[2] 《四圣悬枢·卷二·疫病解第二·阳明腑证》。

[3] 《伤寒悬解·卷七·阳明经下篇·阳明虚证·阳明入太阴去路》:“虚则病在阳明而阳衰气退,太阴脾脏将起而代秉其权,是名为阳明而实则太阴。”

[4] 《伤寒论》第180条:“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5] 《伤寒悬解·卷七·阳明经下篇·阳明虚证·阳明入太阴去路》。

[6] 《伤寒说意·卷五·阳明经虚证·阳明入太阴证》:“若哕噫而见腹满,便具太阴之证……”,但《伤寒悬解·卷七·阳明经下篇·阳明虚证提纲·阳明五十一》:“下篇胃中虚冷与上篇胃家实也,虚实相对。……虚者,太阴之初气也。”是胃中虚冷,只是太阴之初气,仍未可言其为太阴证。因此下篇“胃中虚冷”各证统称为“阳明虚证”。笔者注。

[7] 《伤寒悬解·卷十·太阴经全篇·太阴脏病》:“阳明下篇诸证,皆阳明入太阴之病也。”是“阳明入太阴之病”,方称阳明虚证。笔者注。

[8] 《伤寒说意·卷五·阳明经虚证·阳明入太阴证·卫虚无汗胃逆咳呕》。

[9] 《伤寒说意·卷首·六气解》:“人之六气,不病则不见,病则一经之气见。或自见其令气,或自见其本气,或主令者而见从化之气,或从化者而见主令之气,视其经气之盛衰焉。”

[10] 《四圣心源·卷二·六气解·太阴湿土》。

[11] 《伤寒说意·卷五·阳明经虚证·阳明入太阴证·寒热脉紧》节,先生将“阳明六十四”与“阳明六十五”合二为一而说。是即后条即前条之“阳明中风”也。笔者注。

[12] 《温病条辨·解儿难》(吴鞠通)。

[13] 《长沙药解·黄芩》:“凡脉迟,腹痛,心下悸,小便少者,忌之。”

[14] 《长沙药解·黄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