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执医76

 康泰wjr图书馆 2017-12-15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吐血肝火犯胃证,为肝火横逆,臂络损伤,治法为泻肝淸胃,凉血止血,方用龙胆泻肝场。
2、答案:A
解析:痰饮病在胃肠,悬饮病在胁下,溢饮病在四肢肌表,支饮病在胸膈。
3、答案:B
解析:消渴分为上、冲、下消。上消肺热津伤证治宜清热润肺生津,生津止渴,用消渴方。中消胃热炽盛证治宜清胃泻火,.养阴增液,用玉女煎;气阴亏虚证治宜益气健脾,生津止渴,用七味白术散。下消肾阴亏虚证治宜滋阴固肾,用六味地黄丸;阴阳两虚证治宜滋阴温阳,补肾固涩,用金匮肾气丸。
4、答案:A
解析:根据各邪气致病的特点,可知自汗是由于阳气不足引起,故见白昼时时汗出,动则益甚;脱汗由于气脱于 外而引起,故见冷汗如珠,气息微弱。B是由于阴虚不足引起的盗汗D为痰热犯肺引起的汗出。E是由邪热郁蒸引起的汗出。
5、答案:D
解析:虚劳是以脏腑功能衰退,气血阴阳不足为主要病机的多种慢性虚弱性疾病。其中脾阳虚证治宜温中健脾为 主,方选附子理中丸。肾阴虚证治宜滋补肾阴为主,方选左归丸。



编辑:大胡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