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西方审美差异

 新用户5477KoTe 2023-06-08 发布于浙江


写在前面

在早期,艺术就是人对世界的一种干预行为,对自己不能知道,不能了解,不能理解和不能控制的东西的自我安慰所遗留下来的物质形式存在的器具.它不一定存在美感但符合最本质的需求,艺术品和人类的需求密不可分。

艺术就是人类通过五官之外来延伸的那一部分,而伴随着中西方文明的各自不同面向的发展,两者在保持对美的共通性的同时也发展出了两套不同的审美倾向。

本文,将大致说明中西方各自的审美发生历程和特征,以及从审美差异中可以看出的文明的不同价值观。

(下文将艺术品分为两类,一类是美丽的艺术品,是为了符合当时人类或社会主流审美需要的作品,一类是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品,这种作品不一定符合主流审美标准但有一定意义)

中国的审美发生过程

这里主要以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作为参考对象

中国在远古时期的审美倾向生动,活泼,淳朴,而美学特征则是前期比较更生动活泼,自由,舒畅,开放,流动,后期则更为僵硬,严峻,惊畏,威吓。

到了先秦时代,审美倾向开始发生变化,整个风格更偏向于理性,中和,结构方正,气势雄浑,试图在多变中保持了统一的风貌。

楚汉的主题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征服,自信,征服,广阔气势,愉快,乐观,积极和开朗充斥其间,形态古拙但是内在包含巨大的爆发力,有着一种一往无前不可阻挡的力量和蓬勃旺盛的生命力,是一种整体性的气势。

魏晋时期的主题则是人的觉醒,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

他们认为人生苦短,需要及时行乐,要求树立一种表现为“静”的具有无限可能性的人格理想,其中蕴涵着“动”的多样现实性。或超然世外,平淡冲和或忧愤无端,慷慨怨气

唐朝的美学形态则是分为三种,以历史作为区隔标准

一种是盛唐,前期主要突出人的意气和功业和破旧的决心。

以李白,张旭等人为代表,是对旧的社会规范和美学标准的冲击和突破,艺术特征是内容与形式不受形式的任何束缚拘限,是一种还没有确定形式,无可仿效的天才抒发。

之后则是立新,以杜甫,颜真卿的人为代表的盛唐,与之不同的是,他们恰恰是对新的艺术规范美学标准的确定和建立,其特征是讲求形式,要求形式与内容的严格结合和统一。

到了中唐,经过安史之乱后,国力大不如前,美学风格有了一层薄薄的孤冷,伤感和忧郁,退缩和萧瑟。

到了晚唐则又大不相同,人的心境和意绪发生了变化,对日常生活的兴致和审美倾向开始兴盛,正如诗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所描述的那样,显示了对人世的逃遁退避。

宋代的主题是无我之境,宋代讲求的是细洁浸润,色调单纯,趣味高雅,这里分为南北宋/

北宋追求对客观景物的如实描写,从而阐述一种模糊的,多义的但又是剥离自我感受的美学体验。

南宋则开始有自我意识的介入,不再所见即所得,而是通过对景物位置的安排和取舍来表达一种半确定的自我表述,是一种精雅,优雅却纤细的趣味,在画面中精心安排某个物体乃至局部视角,其他大面积留白,处于一种半确定的自我表达中/

元朝开始,有我之境开始蔓延,美学风格是淡墨若疏,不再追求对外部的表达真实,而是情感真实,通过笔墨趣味来传达艺术家主观的心绪观念/

明朝浪漫主义思潮开始兴起,对人的命运的关注,更接近世俗生活,采用日常题材,书法风流潇洒,秀润纤细,可说相当于上述文学的市民文艺和浪漫主义阶段。随着阶级意识的变迁,社会中个人道路的多样化开始萌芽,自我主义的早期启蒙。

清朝则是感伤主义,批判现实主义以及全面的复古主义,禁欲主义,伪古典主义。

美学风格是俗丽空漠,是对生活的厌倦和感伤,这种百无聊赖的心境情绪,使得人们找不到人生的意义从而烦闷,无聊,人生空幻,最终形成对现实的不满和批判。

而中国古代的审美观念又可以分为三个转折点,

一,魏晋

人的觉醒,人作为主体开始思考和世界的关系,从客观世界转向主观感受,带着更多的是哲理思辨色彩,理论创造和思想解放突出

二,中唐至北宋

真正开始走向现实,欢歌在今日,人世即天堂。世俗地主在整个文化思想领域内的多元化的全面开拓与成熟,奠定了特定社会历史内容的艺术形式。

三,明中叶

接近日常生活,有浪漫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兴起,以市民文学和浪漫主义思潮,标志着接近资本主义的近代历史的出现,个性解放的开始,并为之后民族解放运动奠定了基础。

由此可以发现,中国文艺的存在及发展有其内在逻辑和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是息息相关的。

西方艺术起源

而西方艺术的起源则是来自于两希(希伯来神话,希腊神话)神话,崇尚丰腴的肉体,代表生殖能力强以及身体的力量和爆发感,表达一种线条美感,因为当时的环境战争频发,人们对于力量有一种天然的崇拜

到了中世纪,受到宗教的压抑和战争的影响,那时候的画只能表达上帝或者和宗教相关的单一题材,艺术是传播宗教为目的,创作也带有局限性。

而文艺复兴导致仿古思潮的萌芽,带来了新的艺术理解方式,但总体仍处于宗教的压抑状态下,所以以性解放的方式(冠以神的名字)去绘画。回溯古希腊古罗马的气势和色彩,性解放开始萌芽,大多数裸女由此开端,并且通过对人物造型和神情的设计,有了画家自己的思考。

到了近现代,照相技术的发明,使古典学派的精工细雕一下子失去了意义,画家开始使用绘画作为表达自己情感的载体,从日本画中学会用色块去体现立体感,原来的绘画方式开始被颠覆。画家希望用画来表达自己当时那一刻的所思所想,赋予了画更多的个人价值和特征。

现代绘画开始不再局限于对环境的描写,画家开始创作,开始用不同绘画方式,场景去表达自我,表达自我情感和人生观的具体表现(需结合历史背景和画家性格,主观因素开始占据主要地位)

西方文艺的发展与其说历史脉络的演进,更多的是随着各种思潮的发展而兴盛。

审美过程中所带来的文明价值观的差异

这里以透视法作为举例

在中国古典绘画中用到的大量是散点透视,而西方则更多的是焦点透视,很有意思的是,两者的出发点就是不一样的,焦点透视符合的是人类对现实的想象或者经验,散点透视符合的是现实世界的实际表达,才是符合真实的,因为空间就是那样,没有纵深的远近,高低之分

焦点透视的主体是人,人是怎么看这个世界,但是散点透视符合是世界的角度,世界本就如此,哪有什么近大远小。

这里举一个例子,方便读者理解,不知读者有没有留意过公共空间中的网格状吊顶,这些网格看上去确实是有一个消失点,好像头顶的特别大,两侧的特别小,其实每一个块的大小都是一样的,并没有差异,但这涉及了一个很核心的问题:究竟是谁在看的问题?

这个其实我觉得是两个文化的视角不同,欧洲在文艺复兴后把焦点关注在人,进化论的兴起也表示人是万物之灵,所以他们的画中有一种很潜在的差别意识,是以文艺复兴后人的透视视角取代了真实世界的客观规律:

近处的物体大,远处的东西小,但是在现实中,完全可能是远处的东西更大,近处的东西更小,西方绘画的透视标准不是现实的标准而是人的叙事主导性成为唯一的评判标准

像梵高的画里就有几幅刻意会把近处的东西缩小,远处的景色放大,是受日本的浮世绘的一些散点透视风格影响吧,可能也是意识到了西方绘画的某种过强的自我意识或者说人类本位,所以想采用其他的一些空间表达形式来反抗。

但是东方文化则是把人作为一个配角,譬如,在一幅山水画中,人是为做自然的一部分融入其中的,甚至是一个和自然的对话者的状态,人只在画中占一个很小的比例,因为这是双重视角,人在看画,但是叙事视角又是画中的景(世界)在看人

而西方绘画就是人在看画,叙事视角也是人怎么去看画中的景色,这个意义上来说,东方的画有哲学意味得远,因为它内涵中有一种无差别,无我,确然的叙事态度,这个态度是西方绘画的以人为主题的叙事视角所没有的。

艺术(暂时就不包括当代艺术了)不仅仅只是放在展馆中的几幅画或者一些记载,更是一种对生命或者周围有着极高灵敏度的感受和抽象化的表达,是对于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的理解,对一个人是这样,对一个民族,亦然 。

 未完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