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第二十二到第二十四章(9)

 新用户5477KoTe 2023-06-08 发布于浙江



道德经

RECOMMEND

作者:老子

推荐语: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22

第二十二章

道德经原文

曲则全,枉则直,窪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执一以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译文

委曲反能保全,屈就反能伸展,低洼反能充盈,敝旧反能生新,少取反能多得,贪多反而迷惑。

所以有道的人坚守这一原则作为天下事理的范式。不自我表扬,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彰显;不自己夸耀,反能见功;不自我矜恃,反能长久。

正因为不跟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和他争。古人所说的“委曲可以保全”等话,怎么会是空话呢!它实实在在能够达到的。

曲则全,枉则直。意思是委曲反能保全,屈就反能伸展,这一章是典型的老子辩证法的体现,由于万事万物都蕴含正反两种运动倾向,如,在“曲”里面存在着“全”的可能,在“枉”里面存在着“直”倾向,万事万物由生转成,由成转盛,由盛转衰,由衰转亡,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由此,老子告诫我们,过度追求正面效果往往会带来相反的结果,打个比方,我们都知道,一把做菜用的刀具越硬越好,而很多厂家为了追求刀具的硬度,会加入越多的碳,看起来锋芒逼人,但很多消费者买到手发现不是这么一回事了,越锋利的刀经常是越容易发生折损,其实在硬度之外,还有一个指标就是韧度,当菜刀的硬度过高的时候,菜刀的韧度就会相应的减弱,容易发生断裂,因为它没有弹性,不能很好得把力给分散出去。

这里的全和直就相当于一味得追求硬度却忽视了生命的韧度,这样的人,越处于高位,就越容易覆折。

窪则盈,敝则新。意思是低洼反能充盈,敝旧反能生新。这个很好理解,譬如下雨的时候,肯定是从最低的地方先开始积水,然后再漫漫溢到高处。自然界中也是如此,一个生命的衰弊会促进更多生命的生长,譬如说鲸落,当鲸在在海洋中死去,它的尸体最终会沉入海底,有科学家考证,一座鲸的尸体可以供养一套以分解者为主的循环系统长达百年,甚至某些物种只靠鲸落最后的骨骼存活。

少则得,多则惑。意思是少取反能多得,贪多反而迷惑。如果说前四句是对自然现象的总结,那么这两句就是对人类社会的警示,少即虚,空虚才有容承之处,多即满,满招损,这个并不是什么没用的大道理,而是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发生着的处世逻辑。

打个比方,我们在完成一件工作的时候,是只专注在眼前的一件事时效率高呢,还是分心同时想着几件事效率高?很显然,在专注在一件事时,效率要高得多

曲则全,枉则直,窪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其实都在说一件事,“反者道之动。”这个在之后会有详细解读,中心意思就是每件事物都是在按照自己的反方向作运动,因此往往可以相互转化,这类思想在老子文本中并不罕见。如,“知其雄,守其雌”,“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等等,这也是老子认识世界的一个核心方式。

是以圣人执一以为天下式。意思是所以有道的人坚守这一原则作为天下事理的范式,这里的执一通行本作抱一,但帛书的甲乙本都做执一,高明先生考证:“'执’与'抱’虽皆有'守’、'持’之义,但彼此也有原则区分,'执一’不同于'抱一’。老子所谓'执一’即'执道’,也即掌握对立统一之辩证法则……从而可见,《老子》原本作'圣人执一’,不作'圣人抱一’。”(《帛书老子校注》)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长。意思是不自我表扬,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彰显;不自己夸耀,反能见功;不自我矜恃,反能长久。

一言以蔽之,就是不争,苏辙云:“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皆不争之余也,故以'不争’终之。”前文的“曲”、“枉”、“洼”、“敝”,也可以看作不争的体现,不争即取消了目的的价值和对象的存有,这样的人,看起来无所事事,百无一用,“独顽以鄙”,但最能跳脱出自身格局的局限性,站在趋势中看待问题,从而做出最准确的判断。

因此老子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我们常常说,某某人天下无敌,普天之下就没有对手,其实很可笑,一个人再强大也不可能违背道的趋势,从盛转衰,古今多少英雄最后都成了一堆馒头冢,故叹“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我看来,真正的天下无敌说的就是不争,一个人从来不设立对手,自然无敌可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意思是古人所说的“委曲可以保全”等话,怎么会是空话呢!它实实在在能够达到的。

23

第二十三章

道德经原文

希言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译文

少发教令是合于自然的。

所以狂风刮不到一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谁使它这样的?是天地。天地的狂暴都不能持久,何况人呢?

所以从事于道的人,就合于道;从事于德的人,就合于德;表现失道失德的人,就会丧失所有。同于德的行为,道会得到他;行为失德的,道也会抛弃他。

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自然不相信他。

在这一章中,老子借用飘风,骤雨的自然现象,告诫统治者希言的必要性。

希言自然。意思是少发教令是合于自然的。希言从字面上说就是少说话的意思,但是更深一层,老子想要表达的是保持社会自然状态的重要性。蒋锡昌云:“'希言’者,少声教法令之治;刘笑敢先生曾总结了关于自然的四重含义:自己如此,本来如此,通常如此和势当如此。

自己如此强调的是事物的内在动力和发展原因,本来如此,通常如此和势当如此强调的是事物的存在和延续的状态,概括起来,其包括了自发性,原初性,延续性和可预见性这四个方面。(《道德经智慧100讲》)

总而言之,这里的自然可以理解为在无为状态下,个体遵循自己的本性发展,从而构建出完整的社会秩序。而统治者需要做的,仅仅是少说话,不扰民,少些苛捐杂税,但这并不是说统治者的存在本身就是没有意义的,其要做的是温和的,间接的,在符合人民本愿的情况下,引导人民发展自我,这才是统治者应尽的本分。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意思是所以狂风刮不到一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谁使它这样的?是天地。天地的狂暴都不能持久,何况人呢?

自然界中虽然有着狂风暴雨等险恶的自然现象,但是这些都很难维持其超常的状态,不久就消散了,像我住在东南沿海地区,每次一说要来台风,紧张得不得了,但大多数时候也就是雷声大雨点小,不到一天的功夫就雨过天晴。

而从更长远的时间角度看,这一类的自然现象其实占比极小,自然界绝大部分的时候都是处于一个温和的平静当中,那么,天地都尚且如此,与之比起来渺小得不知道多少倍的我们,想要尽力去维持一种社会状态的存续,又有多大的可能性呢?最好的办法就是维持社会的自然状态,不要总是发号施令。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德的行为,道会得到他;行为失德的,道也会抛弃他。”

意思是所以从事于道的人,就合于道;从事于德的人,就合于德;表现失道失德的人,就会丧失所有。同于德的行为,道会得到他;行为失德的,道也会抛弃他。

这一段其实来回来去都是在表达同一个意思,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你顺着自然无为的方向去治理天下,不仅百姓归顺,天下大治,而且自己也能得以善终,被后世所歌颂,但如果倒行逆施,非要将自己的主观意愿强加在百姓身上,如之前的飘风,骤雨一般,政策翻来覆去,倒行逆施,搞得民不聊生,最终还是会自取遗祸。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意思是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自然不相信他,这里和第十七章有所重复,且帛书《老子》甲、乙本均无此句,只是在王弼本末出现,当是错简,楼宇烈先生说:“按,此节经文与注均为十七章文而误衍于此。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老子》甲乙本此章均无此节经文可证。”今从。

24

第二十四章

道德经原文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译文

踮起脚跟,是站不牢的;跨步前进,是走不远的;自逞己见的,反而不得自明;自以为是的,反而不得彰显;自己夸耀的,反而不得见功;自我矜恃的,反而不得长久。

从道的观点来看,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可说都是剩饭赘瘤,惹人厌恶。所以有道的人不这样做。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意思是踮起脚跟,是站不牢的;跨步前进,是走不远的。这两个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现象,企就是踮着脚的意思,《说文解字》解:“企,举踵也”。跨就是大着步子向前。

在老子看来,这些都是为了表彰自己,急功近利的表现,而这种不符合自然的情况断难持久,且往往起到相反的作用,就像我们我们常说拔苗助长,最后只是徒增笑尔。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和第二十二章中”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长“含义基本相似,都是在说不争的重要性,不再重复解读。

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意思是从道的观点来看,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可说都是剩饭赘瘤。

馀食赘形就是剩饭赘瘤,其实这些就是基础需求之外多出来的部分,馀食就是自己消化不了的那部分多余的食物,像我每次看到餐馆服务员将桌上的残羹冷炙一股脑得丢进泔水桶就觉得很可惜,这些食物其实和我们吃进肚子中没有什么区别,但不管这些食材在桌上再怎么金贵,多少人趋之若鹜,一旦被划入多余的范围,最后也只能成为喂猪的饲料,碰都不愿意去碰。

赘形就是在健康自足的身体之外多出来的那部分形体,譬如脂肪,这些东西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但一旦被归纳到多出来的那部分,就令人心生厌恶了。

老子一直在提出一种适可而止的生活方式,做事,既不要多,也不要少,做人,既不要太过,也不要不及,而是找到中道,返回“自然”的本真。

有些人可能误解,老子是要我们过一种完全无欲无求的精神生活,绝非如此,而是说在满足基本需求的情况下,返回本然的真实状态,譬如,你渴了要喝水,饿了要吃饭,这些都是正常的基本需求,但你说你渴了就一定要喝山泉水,饿了就要吃山珍海味,这就是多余的部分了,要尽早舍去这些欲念,不然,那些多余的东西迟早会成为馀食赘形,反让自己陷入困境。

最后老子说,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知道这些道理的人们,自然是不会这么做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