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释微》——第一章

 新用户5477KoTe 2023-06-08 发布于浙江



《老子》

RECOMMEND

作者:老子

推荐语: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01

道可道,非常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02
译文

可以用语言表达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可以用名称命名的名,就不是永恒的名。

无名,是天地的开端;有名,是万物的根源。

因此经常保持清净无欲,去观照道的奥妙;经常保持有欲有思,去观照道的边际。

这两者,来自同一处而不同名称,都可说是很深远的。深远又深远,是一切奥妙的由来。

03
正文释微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意思可以用语言表达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可以用名称命名的名,就不是永恒的名。

想要理解老子深邃的哲学思想,我们首先要了解的就是中国文化所特有的哲学概念:道。

道作为一个哲学概念最早由老子所提出,在《道德经》一书中,对道的定义是天地间运行的法则,世界的本源,而道的一个特征就是:不可知,或者说不可言说。

要理解这点,我们首先要知道,语言究竟是什么以及它所表达的对象是什么?简而言之,语言是我们人类用来传递信息和表达思想的符号系统,为了将某物纳入语言的表达体系,就势必要对其进行命名,这本质上是规范其边界和对其下一个定义,从而整合进我们可知或已知的范围内。

因此,当一个名称出现,它就必然指向某个具体存有的事物,而一旦被名称所定义,它也就立刻被名称所局限。这就导致,名一定是相对的,譬如,没有“有”,也就没有“无”;没有“难”,也就没有“易”;没有“前”,也就没有“后”等等。这就是“名可名,非常名”的含义所在。

但道是什么?道在老子的语境中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一种超越我们认知的概念化真存,因此不存在明确指意对象的实在物,换言之,道是究极实体,是一种超越语言阈值和概念的存在,无法用语言描述或理解,任何概念都无法用来指谓它,因此说“道可道,非常道;

语言无法表达哲学中的究极实体,这在哲学界已有共识,譬如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说过一句话:我的哲学一旦用语言或文字表述,就原意大失。维特根斯坦曾言:“语言的界限意味着我的世界的界限。”这就是语言的局限性所在,它对哲学概念的描述永远是极为有限的,人永远无法用语言去表达道的内涵,因为其本质上是超越逻辑,超出语言的部分。

反过来说,能被语言指代的就不是道,而是某种可以被具象化的,实体化,概念化的存有,在《淮南子 道应训》中就如此表述:无始曰:“弗知之深而知之浅,弗知内而知之外,弗知精而知之粗。”太清仰而叹曰:“然则不知乃知邪?知乃不知邪?孰知知之为弗知,弗知之为知邪?”无始曰:“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孰知形之不形者乎?”

那有朋友肯定会问,老子不也擅自命名了道吗?照这个说法,道岂不是也落入俗套之中了?是的,这几乎可以说是我们在理解道的时候所面临的最核心的困境,一方面,道是超越语言和概念的存在,无法被准确地言说或命名,但另一方面,我们又需要借助语言和命名来规定其含义,不然就无法对其进行阐述和体会,因此,老子曰:“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第二十五章》)。这就相当于告诉我们,道仅仅是一个表意符号,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指向物,其对终极实体的描述也是极为勉强,局部和有限的。

作为终极实体的道不可言说,能用言语表达就不是终极实体,这几乎可以称得上是最伟大哲学开端和洞见,而老子将它放在开篇,更显得别有深意,几乎就等同于告诉读者:我对我接下来要描述的东西一无所知,越过悠悠千年的岁月,我们看到了一个老人极为澄澈,真诚的目光。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意思是无名,是天地的开端;有名,是万物的根源。这里有学者将其断句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这种说法甚是可疑,原因有三,其一“有”“无”这种断句最早出自王安石,如宋代学者王应麟说:“(《老子》)首章以'有’、'无’ 字下断句自王介甫始。(《困学纪闻》),然比其更早的王弼,帛书本中都作“无名”“有名”。其二,“无名”“有名”是老子的专有词汇,不可分开解读,如第三十七章 “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第四十一章 “道隐无名”,而且《史记·日者列传》引《老子》亦云: “无名者,万物之始也”。其三,同上文的承顺之意来说,也是“无名”“有名”胜于“有”“无”,因此这里仍按“无名”“有名”解读之。

无名连接的是“名可名,非常名”,道作为终极实体无法表述,无形无相,因此为无名之名,可将其看作天地的开端,但一切有名皆从无名而始,待其有名,即有形有相之时,万物又会受道的养育之恩,获得本性,因此说,道也被称为“万物之母”。

王弼注云:“凡有,皆始于无。故'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及其'有形’、'有名’之时,则长之育之,亭之毒之,为其母也。言道以无形无名始成万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玄之又玄也。”

之后老子曰: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意思是因此经常保持清净无欲,去观照道的奥妙;经常保持有欲有思,去观照道的边际。

此句也颇有争议,多有学者将其断为: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说也有两点不甚妥当,其一,“无欲”“有欲”是老子的专有词汇,不能分开解读,如蒋锡昌 《老子校诂》认为: 此文 “无欲”、“有欲”皆老子特有名词,不可分割。三章 “常使民无知无欲”、三十七章 “有”、“无”之辨“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五十七章 “我无欲而民自朴”,皆其证也。”其二,“有”“无”说多流行于宋朝以后,观宋朝之前的诸多文献材料仍旧是以“无欲”、 “有欲”解读,更为关键的是,无论是帛书甲本,还是帛书乙本,都是“无欲”、 “有欲”并举,因此,这里仍以“无欲”、 “有欲”解读之。

“无欲”,即无所求, 无所求就能通达虚极之境。由于道无可形见的,了无迹象,因此,必须通过“静观”、“玄览”等方式才可窥探虚无中的精质,如老子所言:“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通过摆脱欲望的束缚,我们就可以消除干扰和杂念,心灵保持澄清之境,从而更容易观察和领悟道的奥妙。

“无欲”我们还好理解,毕竟但是“有欲”就让人颇为费解了,毕竟在我们的印象中,老子总是在教导我们清静无为,似乎其对欲望持完全否定的态度,如王樵就说:“旧注'有名’、'无名’,犹无关文义;'无欲’、'有欲’恐有碍宗旨。老子言'无欲’,'有欲’则所未闻。”(《老子解》)有学者正是认为老子不会主张有欲,因此才将此句解为“有”“无”之说,但老子的本意,其实并不主张要完全消除欲望,而是要消解多余且错误的欲望,使得人重新回归到自然状态,

最简单来说,你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困了要睡觉,这是不是一种欲望?如果没有这些欲望,一个人连最基本的生存状态都无法保持,更不用谈悟道了,因此这种欲望是自然且必要的。

即使是最主张无所欲的佛教,也不是要完全消解欲望本身,而是主张通过戒断贪嗔痴等外念来减少欲望带来的负面影响,由此可见,老子对欲望的认知是充分全面的,他既看到了欲望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认识到它是人性的一部分,所以,老子提倡的是知止: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欲望,避免沉迷于过度的物质和功利的追求。

有了对欲望正确的认识,我们便能解读什么是“常有欲,以观其徼”了,“有欲”即有所求。 “徼”即边界之意,如吴澄说:徼者,犹言边际之处,孟子所谓端是也。”

由于道在客观世界的表现载体是各式各样的器具(朴散则为器),因此,保持有欲,我们就可以通过观察各类器物的功用和局限性,探寻道在实体世界的边际。这有助于我们回归无欲境界,更好地认识和理解道的本质,进而达到对道更高层次的领悟。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意思是这两者,来自同一处而不同名称,都可说是很深远的。

关于“此两者”,司马光、王安石、苏辙等,将两者当作“无” 与 “有”,河上公《老子章句》则注:“两者谓无欲、有欲也。”王弼称 “两者,'始’与 '母’也。”

其实在我看来无需过于纠结“此两者”的指代对象,因为这里的重点并不是“两者”而是“同出”,不管是无” “有”还是“无欲”“有欲”或其他,指的都是现实世界的相待物或相对概念,尽管名称各异,它们的根源却是相通的,即道,如王弼注云:“同出者,同出于玄也”。张岱年说:“'玄’的观念,亦即'道’的观念之变相。”(《中国哲学大纲》),那么“同出”于 “玄”即“同出”于 “道”。因此,老子想揭示的无外乎是事物外在的矛盾性和内在的统一规律。

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各种对立和矛盾的相待物和相对关系,但这些对立实际上又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制约的,进而形成了一种内在的统一规律。这种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思想,不仅在哲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因此,这个道理可以说是很深远的。深远又深远,是一切奥妙的由来。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