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释微》——第十二章

 新用户5477KoTe 2023-06-08 发布于浙江



《老子》

RECOMMEND

作者:老子

推荐语: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01

五色令人目盲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02

译文

过度注重视觉刺激会使人陷入迷乱;过度沉溺听觉享受会使人听觉失灵;过度贪恋口腹之欲会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放荡;稀世珍宝使人行为不轨。因此圣人但求安饱而不追求外在的享受,所以摒弃这些外在的欲望,回归到简朴的生活当中。

03

正文释微

“五色令人目盲”

这里的五色指的是青、赤、黄、白、黑,意思是过度注重视觉刺激会使人陷入迷乱。

“五音令人耳聋”

这里的五音指的是角、徵、宫、商、羽,意思是过度沉溺听觉享受会使人听觉失灵,

“五味令人口爽”

这里的五味指酸、苦、甘、辛、咸,意思是过度贪恋口腹之欲会使人舌不知味,《淮南子·精神训》中注:“五味乱口,使口爽伤。

很多从事美食领域的朋友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偶尔品尝山珍海味,会觉得味道鲜美,难以忘怀。但是,如果把这些美食作为日常工作中的饮食,就会很快感受到食物单调乏味,甚至会觉得味同嚼蜡,难以下咽。

这些都是因为我们人类的大脑习惯对新事物和刺激性的体验做出强烈反应,释放大量的多巴胺作为激励,使人们感到愉悦和兴奋,但当人们渐渐适应这些刺激之后,大脑就会逐渐减弱对其的反应,并提高相应的兴奋阀值,从而导致厌倦感的产生,而为了继续追求这种快感,人们就会不断放纵自己的欲望,最终沦为感官享受的奴隶。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意思是纵情狩猎使人心放荡。古人骑着奔马疾驰,腾越林丛,急追猛兽,乐在其中,然而此时的人心亦如疾驰之马,逐渐放荡,一发不可收拾。

代入到现代人的语境中,可以理解为高速公路上驾驶者相互飙车,追逐速度带来的感官刺激,追求那一刻的冲击与激情。然而,随着速度的加快,人心也愈发狂放,沉迷其中,往往难以自拔。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意思是稀世珍宝使人行为不轨,类似于之前第三章说的:“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珍贵物品的存在往往会引起人们的贪欲和争斗。

像《红楼梦》中就有这么一个“石呆子”,自己穷得连饭都吃不上,但他手里却有二十把旧扇子,全部都是湘妃棕竹的,麋鹿玉竹这类的稀世珍宝,最后遭人嫉妒和陷害,全部扇子都充了公不说,自己也生死不明,这足以说明占据财宝本身就是一件危险的事。

之后老子总结道: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意思是因此圣人但求安饱而不追求外在的享受,所以摒弃这些外在的欲望,回归到简朴的生活当中。

这里的“腹”可以理解为内在的自我和清静无为的处事风格,而“目”则是对外在欲望的追求,如蒋锡昌说:“老子以'腹’代表一种简单清静之生活;以'目’代表一种巧伪多欲....明乎此,则'为腹’即为无欲之生活,'不为目’即不为多欲之生活。”

这里有两层解读空间,都强调了摒弃外在欲望的重要性。首先,是圣人对于自己的约束和要求,即只求安饱,不去追求外在的享乐。耳目口都是感官,这些感官应当为人服务,而非人为了追求这些感官刺激而失去自我。俗言道“吃饭只吃七分饱”,这一说法既可以看作是养生之道,也蕴含了中国古人对道之规律的深刻体会:做任何事都不要太满,留有三分余地,也是留给自己的退路。

其次,老子认为,许多人为了追求这些外在的享乐而不顾自己的身体,损伤了健康不说,心灵也愈发空藉,譬如,现在很多人在酒桌上不断喝酒,直到喝醉,美其名曰“不醉不归”,实际上只是沦为感官的奴隶。因此,老子强调,人们应该对自己的欲望加以约束,不要沉溺于感官的享乐,而是保持适度的满足

“故去彼取此”

就是摒弃这些外在的欲望,让人们远离身体和心灵的伤害,回归简朴的生活当中,重新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

此处稍作拓展,探讨为何老子如此反对感官享受。虽然老子并没有给出论证过程,只是从社会物欲不断增加,人民不断自我沉沦的角度表明了自己明确的反对立场,但或许借由现代科学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得理解老子的前瞻性所在。

我们知道,人必须通过“眼耳鼻舌身”这五种感觉器官来了解外部世界,它们就像是我们认识外部世界的“中介”,然而,这些感官呈现的世界就一定是真实的吗?

先以视觉为例,视觉占据人类采集外部信息的80%左右,它的工作原理大致上是这样的:

光线从物体反射进入眼睛,通过角膜和水晶体,达到视网膜,视网膜将光转化为生物电信号,再通过传入神经进入大脑的视觉皮层,视觉皮层就把这个电信号整合成明暗,形状,颜色等不同的视觉场景。

然而,视觉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首先,我们人眼能观察到的可见光谱非常有限(约430纳米—770纳米)而这些只占整个电磁波谱的大约1/10万,在此之外,如电磁波,如紫外线、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等,这些波段的光我们都是无法直接看到的,那个无法观测的世界对我们的视觉来说就是不存在的,例如,蛇能够在黑夜里通过感光器官察觉到生物体内散发的微弱红外线,从而实现夜间捕食,而人类则不行。

其次,物体从严格上说,并不存在色彩,只是大脑将各种不同波段的光谱后期加工成了我们以为的各种颜色,简单来说,如果某个物体不发光,也不反射光,这个物体就无法被视觉正常映射,对大脑来说就是不存在的,譬如,现代科学已经成功合成了梵塔黑(Vantablack),这种材料能吸收99.965%的光,从人眼的角度看上去,形状和轮廓都会消失,只剩下一片虚无。

那么耳朵,也就是听觉,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外界的声波进入外耳道,引起骨膜震动,经过层层放大和转换,将这种是机械振动转换为生物电信号,并经由听神经传递到大脑,大脑的听觉皮层进行处理,最终形成听觉。

然而,耳朵的听觉功能也存在局限性,我们能听到的声波频率只有20-20000Hz,当声波的振动频率大20000Hz时,人耳无法听到,这叫做超声波,蝙蝠就用这种方式捕捉昆虫,低于20Hz时,则被称为次声波,像大象之间就会用次声波进行沟通。

可见听觉也同样忽略了大部分的外界信息。

再让我们看看味觉是如何工作的,食物进入口腔,与舌头上的味蕾接触,味蕾上的感知细胞将化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传至大脑的味觉皮层,大脑识别不同的味道并产生相应的感觉。嗅觉也是同理,气味进入鼻腔,与嗅觉受体发生结合,嗅觉细胞将化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传递至大脑的嗅球,产生相应的反应。

这种传导过程所形成的相应感觉自然也是大脑的“欺骗”和认知扭曲,打个比方,当我们品尝水果时,会觉得其甜美可口;而尝到一块肉时,会觉得色、香、味俱佳。假设我们对此的评价是真实世界的客观反应,那为什么我们看到路边的粪便会捏着鼻子避之不及,而苍蝇和屎壳郎却争相觅食,视其为美味佳肴呢?

其实,从进化的角度就很好理解大脑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认知扭曲,我很认同王东岳先生的一个观点:我们的感知从来不是为了求真而设定的,而是为了求存而设定的。

像我们对食物的选择并非源于其真实的口感如何,而是基于获取能量和保证个体安全的需要进行的分类和排斥反应。例如,在肉类和蔬菜之间,我们总是本能得倾向于选择肉类,这是因为一克脂肪就包含九千卡的热量,对物种生存和繁衍而言,高热量的食物自然具有更强烈的吸引力。

这也解释了为何现代肥胖症患者如此普遍,而且越是发达的国家就越是严重。我们的大脑和身体对食物的记忆仍停留在农业文明,甚至更早的狩猎采集时代。那时,猎物稀缺,身体会自动储存脂肪以备不时之需。

如今,人工养殖和激素的应用使大量廉价的肉类随手可得,但身体仍贪婪地攫取食物中的热量。若再进化一段时间,我们的身体完全适应了这种富饶的环境,很可能就会将多余的热量排出体外,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储存为脂肪。

毕竟人类自14万年前诞生,就一直过着茹毛饮血的狩猎采集生活,大约4万年前,从非洲大陆开始向各个大陆扩散,从1.2万年前进入新石器时代,大约在5000年前过渡到农耕时代,我们现今习以为常的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社会变革也不过几百年罢了,人类不管从身体还是大脑其实都远远没有适应当今的现代社会。

从这个角度,我们或许能部分理解为什么老子告诫我们不要沉迷于感官享受,也不提倡用感官去体悟道的存在,因为这些感受并非是真实的,而是大脑编织的“谎言”。

我们所感知到的世界背后并没有实质性的内容,如同镜中花、水中月一般,仅仅是大脑产生的“幻觉”和错位认知,《心经》中对这一现象有着更为精辟的见解:“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大意是一切有形的现象以及我们能感知到的各种物质形态都是似有实无,没有真实的实体可以依存。

这也可以和第一章的“道可道,非常道”联系起来,如果说我们的感官本身就在扭曲客观世界的种种条件,都只是脑的作用,任何通过语言,思考,定义所带来的认知仅能在极为有限的范围内发挥作用。那么,我们又怎么可能通过这些外在的感官通道抵达绝对真实,或道的存在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