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稿选粹】阙惠玲|壮族文化瑰宝--宁明花山岩画

 新锐散文 2023-06-08 发布于河北


新锐散文

情怀温度

情感,思想,

角度,视野

宁明花山岩画  壮族文化瑰宝

花山岩画,是长在广西宁明明江河畔山岩上的壮乡文化瑰宝。
我们来到花山坐落的村庄,还依稀可见路边的彩旗飘飘。我们租了一艘船“乘船观景”。船只缓行至山中,只见黄水滚滚,山岭郁郁葱葱,眼前水阔天宽,明江花山真叫藏在深山人不识啊!它虽没有桂林山水的名气,可有不逊于桂林山水的美艳。加之还有创作于两千多年前的这个壮乡艺术奇葩,着实令我们兴奋、震撼。
岩画是左江流域岩画中的代表,也是世界同类岩画中单位面积最大、画面最集中、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一处岩画,被誉为中国稻作文化的标志、壮族文化瑰宝和世界岩画的极品。整幅岩画画面以人物造型为主,也有铜鼓、箭簇和野兽之类。人物呈双手向上弓张,双腿半蹲的舞状(当地老百姓称此为叫玛拐造型),也有侧身前奔、打拳、联袂欢歌状;动物图像象狗、象驴、象马;物体图像似太阳、铜鼓、铜锣、弓箭等。人像最大的有3米多高,最小的也有30厘米。画像均以剪影式的色块平涂法绘制而成,充分运用概括、写实、夸张乃至变形等艺术手法,圆润饱满,刚劲有力,古朴传神。这种表现手法自然、奔放、古朴,令人震撼。画面色调为赭红色,图像线条粗犷,结构严谨,神态各异,生动朴素,形象逼真,整个画面气势恢弘,热情奔放,富有诡秘色彩,富有艺术感染力,具有相当高的艺术造诣和浓厚的少数民族情调,构成一幅反映古骆越民族生活的历史画卷。

据说,花山岩画的人物造型与壮族师公舞的舞姿、造型、面具、头饰、剑器等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其一,花山崖壁画所体现的内容和壮族师公舞内容相近,都与祭祀有关。古代壮族先民视“万物有灵”,凡是民间重大节日,必请师公(巫师)主持祭祀仪式。其二,师公舞所使用的道具和花山崖壁画中的许多图像符号相对应。据说壮族师公舞“唱神必跳神,跳神必戴相”。其三,壮族师公舞的舞蹈造型与花山崖壁画上的人物造型相似。师公舞中最典型的舞姿造型就是蛙式造型,蹲档式双臂屈肘上举。“青蛙叫,雨水到”,青蛙在壮族人民心中是神的地位,这种典型的蛙式造型是壮族人民图腾崇拜意识的形象反映,花山崖壁画成千上百的人物图像大多都是这样的造型,特别是高高在上的正身人像,就是典型的蛙式造型。由此可见,壮族师公舞与花山崖壁画一脉相承,同出一辙。师公舞是从古代骆越人,即壮族先民的祭祀礼仪舞蹈中脱胎出来的,是古代祭祀舞蹈的“活化石”。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卷轴上出现的壁画就是花山岩画。专家称:“卷轴岩画上的人像是双手上举,两脚下蹲,这是广西壮族岩画人像特有的动作。另外卷轴上还出现了一个圆形的图案,圆圈里有放射线,这是“太阳”,也是壮民族岩画所独有的。”他们公认花山崖壁画乃壮医为防病强身创制的功夫动作图。利用舞蹈导引气功等方法防治疾病,是古代传统壮医的一大特色。有学者将之与春秋战国时期带气功铭文的玉佩和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导引图帛画并列为中国三大气功文物,并认为花山气功是壮医乾坤掌子午功。更有学者把花山崖壁画作为医源于巫说的证据。认为它起初反映了原始人的巫师祭水神与祈求生殖的生动场面,它是壮民祖先--骆越人的文化遗产。
 据悉,花山岩画已经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填补了我国岩画类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空白。
作者简介:阙惠玲,宜昌市文化和旅游局副研究馆员。宜昌市作协会员,市美协会员,市文艺理论家协会会员。曾任«三峡秋韵»主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