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奔流到海不停留的主页

 古城布衣 2023-06-09 发布于河南
图片加载中
奔流到海不停留
4天前
读史随笔(269)
诸葛亮是“汉襄阳人”吗?
前几天,襄阳晖光日新网友理直气壮的发帖说:“史料记载,诸葛亮就是汉代襄阳人!”同时附史书影印件一幅以做证明。(见附图1、2)
其实,诸葛亮是“襄阳人”的说法并不新鲜,“襄阳说领军人物”潘正贤早就赌气一般反复说过“诸葛亮就是襄阳人、湖北人,只能是襄阳人、湖北人”,现在,日新网友不过是重复了这个观点而已。与潘不同的是,日新网友这次还真找到了“证据”,一部光绪年间编写的《灵宝县志》的记载,的确够“古”的,况且还有影印图片为证。
诸葛亮是哪里人在《三国志》里有清晰的记载,“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也”。也就是今天的山东省沂南县人,这个从来没有什么争议,但现在一些人反复强调诸葛亮是襄阳人,而且还拿出所谓的“史书记载”来做证明我们就不能置之不理了。
众所周知,古代史书编写没有严格的规范和审定制度,只要有能力有意愿,上至朝廷史官,下至乡野贤达,谁都可以编写,所以、正史、野史、笔记、小说、方志、族谱,汗牛充栋。但由于古代信息交流不便,实地考察甚难,所以,记载一些历史事件及人物活动时,道听途说、主观臆测、张冠李戴、南辕北辙的比比皆是。诸葛亮从来没有去过灵宝,不知道这个《光绪灵宝县志》记载诸葛亮干嘛?稍加思辨就知道这些东西就是一些乡野文人舞文弄墨、东拼西凑的无聊之举。
对于史书记载中的这些谬误,自西汉始,就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校雠学。就是同一本书用不同版本相互核对,比勘其文字、篇章的异同,以校正讹误,辩章学术,考镜源流,坚持真理,批驳谬误。例如,刘备马跃檀溪出自《九州春秋》,就被裴松之驳斥为“此皆世俗妄说,非事实也”。唐代《通典》也说:“凡言地理者多矣,在辨区域,徵因革,知要害,察风土,纤介毕书,树石无漏,动盈百轴,岂所谓撮机要者乎!如诞而不经,遍记杂说,何暇编举。(谓辛氏三秦记、常璩华阳国志、罗含湘中记、盛弘之荆州记之类,皆自述乡国灵怪,人贤物盛。参以他书,则多纰谬,既非通论,不暇取之矣。)或览之者,不责其略焉。”
另外,襄阳说拿这个“诸葛亮汉襄阳人”的记载来为襄阳争夺诸葛亮躬耕地本身又是一个自相矛盾的乌龙之举。以前“襄阳说”拼了老命也要证明诸葛亮寓居的隆中是属于南阳而不是属于襄阳,现在又拿诸葛亮是“汉襄阳人”来为自己的观点佐证,这不是自己打脸吗?如果诸葛亮是“汉襄阳人”,那他住的地方肯定属于襄阳县,如果住地属于南阳郡他能是“汉襄阳人”吗?
“襄阳说”真是太难了,一方面要拼命用一大堆襄阳的高官显贵来证明布衣诸葛亮是在襄阳而不是在“曹占区”宛城“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另一方面又要拼命证明这个地方属于南阳而不属于襄阳,隆中属于南阳诸葛亮怎么可能是“汉襄阳人”呢?如果诸葛亮因为住地在襄阳而成为“汉襄阳人”,那就和“躬耕于南阳”毫无关系了吧?拿什么去争?
顾头不顾腚,这就是沔阴说的现状。
...
全文
图片加载中
图片加载中
3
12
27
图片加载中
奔流到海不停留
9天前
读史随笔(268)
东汉末年的襄阳县是一个可怜的袖珍小县吗?
在南襄两地的诸葛亮躬耕地争论中,“襄阳说”经常会拿一幅他们自己绘制的《东汉(189~208年)南阳与南郡域地界线略图》(见附图1)来证明现在的古隆中风景区在东汉末年是属于南阳郡邓县管辖的,这幅历史地图也就成了襄阳的一个“科研成果”。当然,我们理解襄阳专家的苦衷,不这么画,古隆中怎么能和“躬耕于南阳”挂上钩?怎么能把堂堂的南阳大郡挪移到汉水南岸的这个小山沟里?
不过,看看这个精心策划的襄阳县历史地图还是有很多疑问的,不吐不快。
一,在这幅地图上,南阳郡邓县跨汉水管辖了从襄阳县以西(图上没有标注万山,应该就是万山以西)到与山都县交界处的茨河镇这一大块土地,基本上都是属于荆山余脉的深山老林。按今天襄阳城到中庐县(今南漳县)54公里的距离来看,南阳郡邓县已经跨汉水管辖到了南岸约35公里以上,东西宽50公里,大约有1500多平方公里的这一大片地方。请问,如果习凿齿看到这样的域界,他能说“自汉以南为南郡,自汉以北为南阳郡”吗?张衡能说南阳是“陪京之南,居汉之阳”吗?是习凿齿眼拙还是今天的襄阳专家眼拙?南阳郡跨过汉水管辖了汉水南岸比襄阳县大好几倍的一块土地,他却硬着头皮说“秦兼天下,自汉以南为南郡,自汉以北为南阳郡,汉因之”吗?
二,这张域界地图标注的时间是“189~208年”,很明显,这个时间段就是“襄阳说”认为诸葛亮在襄阳的时间。这就诡异了,难道189年以前这里不是这样的域界,208年以后又改变了,也不是这样的域界?就诸葛亮在襄阳的这段时间南阳郡邓县非要跨汉水管辖这1500平方公里的土地,而此前和此后都是归南郡襄阳县或者中庐县管辖呢?那习凿齿说的“秦兼天下”和“汉因之”不就是屁话了吗?这种先射箭后画靶子的伎俩是学术研究吗?
三,既然南阳郡邓县跨汉水管辖了比襄阳县大的多的这么一大块地盘,一定会有一个行政或者经济中心市镇来就行管理的,但是,但是当时所有的史书都没有记载这一片山区有什么较大的市镇,按《襄阳耆旧记》记载,这一地区属于“中卢西山”,习凿齿记载曰:“中卢西山,去襄阳一百二十里,山中有一地道,汉时,常有马数百匹出其中,因名马穴。”“马穴”是这一时期这一地区的唯一记载,但很明显,“马穴”不是市镇,是是深山老林里的传说。为了不让这块地方空白,这位“襄阳专家”就在这里标注了两个地名,一个是隆中,另一个是泥嘴。那问题又来了,隆中这个地名是东晋习凿齿“号曰”的,东汉三国时期根本没有这个地名,按襄阳专家的考证,隆中村就是诸葛亮一家四口在那里居住,有二十亩地。请问,这个小山村能管辖“中卢西山”这1500平方公里的土地吗?诸葛亮是乡长吗?而列上泥嘴就更可笑了,泥嘴一带清中叶前尚为汉江河床,雍正二年汉水改道后逐渐淤积形成泥质嘴状陆地,至乾隆时期得名“泥嘴”,后遂设集成镇,到同治时期成为著名乡镇。一个清代中期才出现的地名竟然标注到东汉时期的地图上,这应该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葩玩笑了吧?但如果隆中、泥嘴不是邓县汉水南岸这1500平方公里的行政中心,那请问襄阳专家哪一个地方才是这一地区的行政中心呢?是“马穴”吗?这一大块汉水南岸的土地不会是由襄阳县代管吧!
四,从地图上看,根据襄阳城至南漳54公里推测(见附图2),邓县的南北及东西宽度都在120公里以上,那么,邓县的总面积大约就在一万四千平方公里左右。而在邓县脚下环抱中的襄阳县,西边万山到东津大桥的汉水边不过14公里左右,南边与中庐县、邔县为邻,取中间值偏大一点,也不过30公里,这样算下来,这个时候的襄阳县只有四百平方公里左右,这个面积现在仅仅相当于一个普通乡镇,比邓县少了一万平方公里。堂堂南郡大县,荆州州治,无西、无东、无北,几乎也是无南,这也太可怜和憋屈了吧?为了让隆中归南阳郡管辖,也不至于贬损襄阳这么厉害和无情吧?
其实,“襄阳说”出现这些一地鸡毛,捉襟见肘,令人啼笑皆非的学术笑话并非偶然,而是他们长期固执地坚持南阳郡必须管辖隆中这一荒谬前提所致。
#诸葛亮# #出师表# #南阳头条# #南阳# #襄阳# #襄阳头条# #人民教育出版社##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成都武侯祠#
...
全文
图片加载中
图片加载中
14
13
43
图片加载中
奔流到海不停留
05月29日
读史随笔(267)
《三国志》记载的“时荆州未定”的“荆州”指的是哪里?
《三国志·张辽传》记载:“时荆州未定,复遣辽屯长社。临发,军中有谋反者,夜惊乱起火,一军尽扰。”《三国志·乐进传》也有“荆州未服,遣屯阳翟”的记载。《三国志·赵俨传》还有“于禁屯颍阴,乐进屯阳翟,张辽屯长社”的记载。
“时”,就是曹操南征刘表前的建安十三年,“荆州未定”“荆州未服”显然是指当时的荆州还在刺史刘表以及新野刘备控制之下而不是所谓的“曹占区”。
现在的问题是,这个“荆州未定”的“荆州”指的是哪里?南阳郡治宛县是否属于曹操“未定”“未服”的荆州之地?
《三国志》记载的曹操三支主力“于禁屯颍阴,乐进屯阳翟,张辽屯长社”都是县名,地望很清楚,都在南阳郡北边的颍川郡,曹军兵峰所指依次是南阳郡的叶、方城、博望、宛、新野、樊城,以及南郡的襄阳诸县。那么,这个未定的“荆州”是否包括南阳郡这些地方呢?
如果按襄阳专家在解读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时嘴强牙硬的观点:“南阳与南阳郡治宛县名称不一样,绝对不能混淆。而南阳指的是南阳郡 ,包括37个县。”(当然,最后还有一句话“襄阳城西二十里的隆中归南阳郡管辖,所以,南阳指的是南阳郡邓县樊城隆中”)。那么好,如果这个“荆州”按襄阳专家的观点指的是荆州七郡,那自然也包括南阳郡以及郡治宛县在内,这些地方都属于当时曹操“未定”之地,依然在刘表或者刘备控制下而不是沔阴砖家喋喋不休的所谓“曹占区”了。这样,诸葛亮在曹操“未定”“未服”的荆州南阳郡宛县躬耕,刘备建安十二年在自己控制的宛县三顾茅庐不是很正常吗?请问襄阳专家回答,如果“躬耕南阳”的南阳一定要指南阳全郡37个县,那么,“时荆州未定”的荆州也一定要指包括宛县的南阳郡,这没毛病吧?
当然,襄阳专家在这里可能不会顺着自己以前的思路走了,而是说“这个'荆州未定’指的是刘表所在在荆州州治襄阳城,曹操控制的南阳郡宛城不在这个'未定’的范围之内”。那么又好,既然“荆州”可以指州治襄阳,那为什么“南阳就绝对不能指郡治宛县”呢?荆州指州治襄阳,那南阳必定也指郡治宛县,这也没毛病吧?
“自相矛盾”的成语想必大家都熟知,我在这里就想让整天喋喋不休、嘴强牙硬的沔阴专家回答一下,《三国志》记载的这个“荆州未定”的荆州到底是指的哪里?是包括南阳郡在内的荆州全郡还是荆州州治襄阳城。就想看看专家们用自己嘴强的矛刺一下自己牙硬的盾是个什么效果?
如果襄阳专家解释不了这个“荆州未定”的“荆州”是哪里,还好意思再喋喋不休什么“宛县是曹占区”吗?
#诸葛亮# #出师表# #南阳头条# #南阳# #襄阳# #襄阳头条# #人民教育出版社##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成都武侯祠#
...
全文
图片加载中
21
54
46
图片加载中
奔流到海不停留
05月26日
读史随笔(266)
从诸葛亮两位姐夫的结局看诸葛亮“绝对不可能到宛县躬耕”观点之荒谬。
诸葛亮躬耕“沔阴说”有一个经久不衰的论调,就是“宛县为曹操占领区,一心想兴复汉室,视曹操为国贼的诸葛亮会去宛县居住吗?”“曹操绝对不会让诸葛亮在自己的占领区躬耕,如果知道了必定杀了诸葛亮”。有位余教授就说“诸葛亮没有任何理由从人民向往的襄阳逆流而去人民避之不及的南阳”。
我不知道沔阴说的这个观点来源于何处?哪一部史书有这样的记载和推测?但我们很清楚的史实是诸葛亮“躬耕南阳”的时候是一个“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普通布衣,地位“卑鄙”,刘备在新野住了六年都不知道还有这么一个奇才在眼皮子底下“躬耕垄亩”,而身在许都的曹操更不知道卧龙岗还有诸葛亮这么一个布衣,何谈一定会杀了诸葛亮这个小小的百姓呢?南阳的布衣成千上万,曹操都杀了吗?
假设宛县当时说“曹占区”曹操会不会杀了“躬耕南阳”的布衣诸葛亮我们不好武断“结论”,但诸葛亮的两个姐夫的结局倒是可以参考借鉴。
按习凿齿的《襄阳记》的记载,诸葛亮有两个姐姐,大姐嫁给荆州大族蒯越的儿子蒯祺,二姐嫁给了襄阳名士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按习凿齿说的,这两个人与荆州刺史刘表,以及另一个荆州大族蔡瑁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姻亲关系,都是与曹操有着“敌对关系”刘表集团的核心人物。按沔阴专家的观点,在诸葛亮成为蜀汉丞相,与曹操“汉贼不两立”的时候,诸葛亮这两个显赫的姐夫如果跑到许都,这里可是地地道道的“曹占区”的核心,按襄阳专家的逻辑,曹操一定会毫不留情的杀了他们。但是,结果呢?
在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成了蜀汉的核心人物,他的二姐夫庞山民却带着他的诸葛夫人也就是诸葛亮的二姐到“曹占区”许都投奔了曹操,曹操不仅没有杀了这个二姐夫,还让他做了黄门吏部郎。请问沔阴专家,诸葛亮的老师庞德以及他的儿子有没有强烈的“汉贼不两立”的大汉思想?曹操为什么不杀从敌对集团过来的诸葛亮的二姐和二姐夫?曹操不仅没有杀了庞山民,后来还让诸葛亮的外甥,也就是诸葛亮二姐的儿子庞焕当了牂牁太守。奇怪吗?一个曹操根本不知道是谁的布衣曹操一定会杀了,而敌国丞相的姐姐、姐夫、外甥曹操却给与高官厚禄,担任把手一郡的地方大员,这怎么解释?
曹操不仅善待重用了诸葛亮的二姐夫、外甥,对前来“曹占区”自投罗网的诸葛亮的大姐夫也是一样高官厚禄。诸葛亮的大姐夫是荆州刘表的重臣蒯越的儿子蒯祺,他在建安十三年曹操占领荆州后与蒯越、蔡瑁一起投奔曹操,曹操不仅没有杀了这个敌国丞相的大姐夫和大姐,还让他做了房陵太守,在前线与蜀军作战。那么,后来是谁杀了蒯祺呢?你可能想不到,最后杀了诸葛亮大姐夫的不是曹操,而是蜀汉的军队。刘备平定汉中后,命孟达攻房陵,成功斩杀了蒯祺,《三国志》记载“房陵太守祺为所害”。
看到了吧,面对自己送上门来的敌国丞相诸葛亮的大姐、二姐,大姐夫、二姐夫,曹操不仅一个没杀,反而都加以重用。最后,大姐夫被蜀汉军队所杀,二姐夫在曹操阵营善终。他们这样的结局,对整天喋喋不休的说什么“诸葛亮绝对不会到曹占区宛县躬耕,如果去了一定会被曹操杀了”的襄阳专家难道不是一个极大的讽刺和无情嘲弄吗?
#诸葛亮# #出师表# #南阳头条# #南阳# #襄阳# #襄阳头条# #人民教育出版社##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成都武侯祠#
...
全文
图片加载中
19
35
37
图片加载中
奔流到海不停留
05月21日
读史随笔(265)
从《三国志》记载的“时荆州未定,复遣辽屯长社”看当时曹操与刘备的对峙态势。
《三国志·张辽传》记载:“时荆州未定,复遣辽屯长社。临发,军中有谋反者,夜惊乱起火,一军尽扰。辽谓左右曰:'勿动。是不一营尽反,必有造变者,欲以动乱人耳。’乃令军中,其不反者安坐。辽将亲兵数十人,中陈而立。有顷定,即得首谋者杀之。”
从这个记载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建安十三年曹操在平定北方准备南征时,“荆州未定”,即荆州刺史刘表在这个时候依然牢牢控制着包括南阳郡及郡治宛城在内荆州辖境。
可以作为旁证的记载还有:
《三国志·乐进传》记载:“荆州未服,遣屯阳翟”。《三国志·赵俨传》记载:遣“于禁屯颍阴,乐进屯阳翟,张辽屯长社”。颍阴(今许昌县)、阳翟(今禹州市)、长社(今长葛市)这三个地方都在南阳郡境以外的许昌附近,说明这些准备进攻刘表的将领都部署在许昌外围,而南阳此时尚在刘表控制之下。如果此时宛城在曹军控制之下,那曹操与刘备屯兵新野的分界就应该是宛城与新野之间,而“绝不可能”将其南征的主力放在颍川郡的颍阴、阳翟、长社一线。
到了建安十三年秋七月,曹操开始南征刘表。《三国志·曹洪传》载:“曹洪……别征刘表,破表别将于舞阳、阴、叶、堵阳、博望,有功。”这些记载更有力地证明了舞阳、阴、叶、堵阳、博望诸县在建安十三年(208年)秋七月前属刘表地盘,决不是曹占区。南阳郡外的舞阳尚被刘表所占领、控制,叶县、堵阳、博望也牢牢地在刘表手中,那么刘备在建安十二年(207年)到宛城三顾草庐有什么不可能的?刘备驻军新野,前方包括宛县就是刘备的防区,刘备到南阳城外卧龙岗三顾茅庐就是顺理成章之事了。而南阳一带成为曹占区则是建安十三年“八月,表卒,其子琮代,屯襄阳,刘备屯樊。九月,公到新野,琮遂降,备走夏口”(见《三国志·武帝纪第一》)。此后的南阳包括襄阳才都成了“曹占区”了。
希望襄阳网友好好看看《三国志》,不要总是时空错乱,天天说什么“诸葛亮绝对不敢到曹占区宛县躬耕,刘备绝对不可能到曹占区三顾茅庐”这样无底线的臆想了。
#诸葛亮# #出师表# #南阳头条# #南阳# #襄阳# #襄阳头条# #人民教育出版社##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成都武侯祠#
...
全文
图片加载中
41
45
54
图片加载中
奔流到海不停留
05月18日
读史随笔(264)
孟珙设立的“南阳书院”再一次证明宋代的南阳县就是武侯躬耕地。
最近,沔阴网友邓城居士与红楼人物贾芸又一次提出孟珙设立“南阳书院”的问题,襄阳贾芸网友发帖说:“枣阳人孟珙在武昌设置南阳书院,招揽襄阳学子,背后或许更有深意……孟珙显然是认为躬耕地在襄阳附近。拿躬耕地激励襄阳人啊。本文说的南阳,是南阳盆地,在当时不叫南阳,叫邓州、唐州。古人并不糊涂。””邓城居士跟着发帖说:“可知孟珙1245年是在武昌修建南阳书院,言及襄汉人士,想必是参照隆中祭祀诸葛亮模式而建。”
的确,“古人并不糊涂”,可是现在一些沔阴网友却糊涂的一塌糊涂。不知怎的,现在一些沔阴网友一见到史书记载的“南阳”就身不由己的要往上靠,用“或许”“想必是”等瞎猜的语气把“南阳”往襄阳扯,这已经形成了一种惯例。
孟珙身为南宋武将,但非常注重文教事业,在挥师抵御元军的同时,坚持己见,不畏儒士阻扰,不以武备废文事,于宋理宗淳祐二年(1242年)在公安(今湖北公安县)、武昌(今湖北武汉)分别兴建公安书院、南阳书院,至淳祐五年(1245年)建成。
孟珙建于武昌的书院为啥叫南阳书院?现存的《公安、南阳书院记》里提到“在武昌者曰南阳书院,取武侯躬耕地以名”。
很明显,孟珙建的这两个书院都是以地名命名的,“公安书院”自不待言,名称与位置是一致的,即取之于地名荆州公安县。而“南阳书院”则是取自于邓州南阳县,更深一层的意思是“取武侯躬耕之地以名”,南阳县就是“武侯躬耕之地”。
如果沔阴网友说的,孟珙认为“武侯躬耕之地”“或许”“想必是”因襄阳隆中而来,那书院就应该建在当时宋军占领的襄阳,名称就应该叫“襄阳书院”或者“隆中书院”啊?宋代只有邓州南阳县,没有什么“南阳郡”,也没有什么“邓县樊城隆中”,不要以为孟珙和你一样弱智。
在南宋,南阳当时所指的哪里我们还可以看另一个记载。孟珙当时认为:“守襄阳者,应守南阳”。很清楚,孟珙言下的襄阳、南阳是对等的两个地方。襄阳就是襄阳城,南阳就是南阳城。如果按芸网友的解释,南阳是南阳盆地,那襄阳是什么?是南阳盆地南沿还是襄阳山地?如果孟珙认定的“襄阳”是襄阳城,那“南阳”能是什么“隆中”吗?难道孟珙的战略是“守襄阳必守隆中”吗?
沔阴说在诸葛亮躬耕地问题上,遇到史书记载的“南阳”就绕圈子,先否定南阳郡治宛县,什么“宛县与南阳名称不同,绝对不能混淆”;再拼命“南阳”扩大到够得着襄阳的地方,什么“南阳是指南阳郡,在万山附近突破汉水管辖了隆中这一小块地方”;尔后再拼命缩小到襄阳隆中,“南阳实际上是指南阳郡管辖的任何一个地方,是指襄阳隆中,凡是南阳郡管辖的地方都可以称为南阳”。再就是偷梁换柱,“隆中属于南阳郡管辖,所以隆中可以称为南阳”,那请问,南阳郡治宛县属不属于南阳郡管辖?郡治绝对不能称为南阳吗?到了宋代,没有南阳郡只有南阳县了,但在沔阴说嘴里还是不行。孟珙的“南阳书院”是指南阳盆地,南阳盆地包括襄阳,指的就是襄州隆中。所以,孟珙的南阳书院“或许是襄阳隆中”,“想必是襄阳隆中”。这一套操作沔阴说也就是轻车熟路了,说的好像古代人从来不能直接说“南阳”一样,只能整天随着今天沔阴说的思路绕圈子,真够费劲的。
#诸葛亮# #出师表# #南阳头条# #南阳# #襄阳# #襄阳头条# #人民教育出版社##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成都武侯祠#
...
全文
图片加载中
71
118
72
图片加载中
奔流到海不停留
05月14日
读史随笔(263)
卧龙岗《敕赐忠武侯庙规祭文祭品檄文碑》能证明“襄阳隆中得到明代皇帝的认定”吗?
最近,网友“襄阳正能量”反复刷帖,试图用南阳武侯祠的《敕赐忠武侯庙规祭文祭品檄文碑》来证明“卧龙岗就是隆中的“仿制品”!嘉靖帝只将卧龙岗当祭祀地。” 这种异想天开的思维也是没了谁了,为探索究竟,我们就把这个碑文从头捋一遍看看。
首先,此碑是立在南阳武侯祠里的,皇帝在南阳立一块碑来证明诸葛亮躬耕地在襄阳隆中,这岂不是天大的笑话吗?
此碑开篇就是:钦差提督抚治郧阳等处地方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蒋曙题,据行之河南布政司抚民兼分守汝南道右参政许复礼呈:“照得:南阳郡城西七里许,有阜隆然,绵亘四十余里,名曰卧龙岗,乃汉丞相忠武侯诸葛孔明躬耕之地也。岗上有草庐故居,庐前有忠武侯庙,庙中塑像纶巾抱膝宛然,令人起敬。旁有书院故址。询之父老,考之郡志,皆云孔明大节,自唐宋以来,乡人立祠祀之, 血食有年……(以下奏文都是歌颂诸葛亮的,网友可以去看原文)”在这里,“钦差提督”蒋曙根据许复礼呈文写给朝廷的奏报首先肯定南阳卧龙岗是诸葛亮躬耕之地,岗上有草庐,“询之父老,考之郡志”证明“自唐宋以来,乡人立祠祀之”,这说明当时是可以看到唐宋志书记载的。但因“时值岁久,庙字墙垣又为风雨推颓”,所以南阳府希望重修“忠武侯庙”后朝廷能赐庙额。
随后,蒋曙又奏报:“为照:汉臣诸葛亮之佐先后二帝也,忠贞节义,载在史传,如日星,有不容掩者。但襄阳不过亮与隐士庞士元往来游息之地,因赢秦以为南阳郡属之,故该襄王奏准奉有祀典题额。今隆中实为亮藏修发迹之所……臣令修理外,如蒙准言,乞敕礼部再加参详,果合礼制,就便酌定春秋二祭日期,并赐祭文及祠庙题额”。在这里,蒋曙也提到了襄王的奏报,襄王认为“襄阳不过亮与隐士庞士元往来游息之地,因赢秦以为南阳郡属之,故该襄王奏准奉有祀典题额。”因此也请求朝廷将襄阳隆中与南阳卧龙岗一起“酌定春秋二祭日期,并赐祭文及祠庙题额”。
对上述奏报,礼部曰:“题奉圣旨,礼部知道,钦此。钦遵。抄出送司。”
再后,是祠祭清吏司给礼部的奏文:“案查:正德二年十一月内,该襄府暂理府事光化王奏称,襄简王先年慕隆中佳秀,择为茔葬之地,后任事之人不能体王之意将诸葛亮庙迁于山之左臂,地既非宜,庙且陋小。隆中东去数十步有一窝,欲将亮庙挪移修建等因……庙宇已成,乞要请赐庙额及春秋祭祀。”这段引用光化王的奏文中,讲述了襄简王择隆中为墓地而将诸葛亮庙迁走之事,希望朝廷“赐庙额名'忠武’,定与祭品,春秋致祭”,没有一个字提及诸葛亮“躬耕南阳”与襄阳隆中的关系。不知道沔阴网友反复炒作的这段文字怎么能证明“卧龙岗就是隆中的'仿制品’!嘉靖帝只将卧龙岗当祭祀地” ?
就在这段奏文之下,钦差提督蒋曙称:“南阳郡城西,有卧龙岗,乃汉丞相忠武侯诸葛孔明躬耕之地。岗上有草庐故居,庐前有忠武侯庙,又有孔明书院,岁久风雨摧败,除督令修理外,乞要再加参详,果合制礼,就便酌定春秋二祭日期,并赐祭文及祠庙题额一节。为照汉丞相忠武侯诸葛亮,避东汉之末运,寓南阳之西岗,躬耕陇亩,不求闻达,其出处之正,辅佐之诚,先儒比之伊吕,则固有不可少者。今庙宇荒落,祀事久废,委为缺典,既该提督抚治郧阳都御史蒋曙具奏前因,相应依拟合候命下之日,行移翰林院撰拟祠庙题额并祭文,仍照例定与祭品,备行河南布政司,转行该府,于每年春秋仲月,就遣本府官致祭。未敢擅便”。在这里,钦差大臣蒋曙明确奏报卧龙岗乃“诸葛孔明躬耕之地。岗上有草庐故居,庐前有忠武侯庙”。因有南襄两地争议,“未敢擅便”,上报朝廷定夺。
最后一段是朝廷的圣旨,也就是我们今天理解的所谓“国家结论”:“题奉圣旨,'是庙额还名忠武’,钦此。钦遵。拟合通行……转行该(南阳)府,备办祭祀,于每年春秋仲月,就遣本府官致祭施行等因……”这个圣旨规定,卧龙岗武侯祠还用原来的“忠武”庙额,令南阳府办理每年的春秋两祭事宜。
再最后,圣旨拟就了标准的《赐汉丞相忠武侯诸葛亮春秋祭文》:
维嘉靖__年岁次_月_朔_日,河南南阳府知府某钦奉朝命,致祭于汉丞相诸葛武侯之神。惟神学术正大,出处光明。功盖三分,首委身于帝胄,忠宣二表,早发迹于隆中。眷此邦人,永怀风节。念草庐之久敝,复祠宇之更新。兹值仲春、秋,恪备祀事。仰祈灵✘,昭格无穷。
一品物:猪一口……(祭祀规格,略)。
右札付南阳府。 嘉靖七年正月__日
准此,春祭用次丁日,秋祭用八月二十八日。
这个碑大概是南襄之争的第一次交锋,结果以朝廷确认南阳卧龙岗为诸葛亮躬耕地,并为南阳府拟定了每年春秋两祭的祭文而定音。
(碑文参见附图)
...
全文
图片加载中
图片加载中
图片加载中
图片加载中
37
102
67
图片加载中
奔流到海不停留
05月11日
读史随笔(262)
陈寿《三国志》能引用习凿齿的《汉晋春秋》吗?
在诸葛亮躬耕地问题的辩论中,“南阳说”的依据就是《三国志》记载的诸葛亮《出师表》所言“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正如一些襄阳网友所说,“南阳把《出师表》当成自己的'神主牌’了,天天念叨”。而“襄阳说”的依据就是习凿齿《汉晋春秋》的“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这也成了襄阳的“神主牌”了,差不多也是天天念叨。故而一个正史《三国志》,一个野史《汉晋春秋》,孰轻孰重,两地争论不休。为证明《汉晋春秋》的真实性,一些襄阳专家和网友绞尽脑汁,雷人观点层出不穷。有位华楚襄网友(看网名就知道是襄阳的)为了证明习凿齿《汉晋春秋》的重要性,就非常认真地说道:“陈寿还真引用了汉晋春秋里提到的隆中了。”
呜呼,对这样的奇葩观点我也只能“呵呵”了。《三国志》是二十四史之一,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著者陈寿(233-297年),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人。《三国志》里没有提一个字的隆中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请问,哪一章哪一节陈寿“引用了《汉晋春秋》提到的隆中”了?而《汉晋春秋》是东晋襄阳人习凿齿(317年-383年,一说328年-413年)撰写的一部“野史”。给《三国志》做注的裴松之(372年~451年)则是南北朝刘宋时期官员、史学家,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省闻喜县)人,在陈寿去世一百余年后才用野史《汉晋春秋》给《三国志》做注。
很明显,陈寿、习凿齿、裴松之三人是三个时期,三个地方的人物,认定“陈寿引用了汉晋春秋里提到的隆中”就如同说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是秦琼保驾护航一样荒谬吧?陈寿280年开始撰写《三国志》的时候能“引用”将近五十年以后才出生的习凿齿《汉晋春秋》吗?
类似这样不假思索的奇葩的观点在“襄阳说”的言论中还有好多,如“《三国志》记载了'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这个把陈寿'引用’汉晋春秋一事说的更具体了)”;“诸葛亮在《隆中对》里说的'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实际上是襄阳隆中”;“刘备火烧博望证明宛城在曹操手里”等等众多南辕北辙式的观点及言论。
拜托这些襄阳说专家和网友了,咱们能不能好好看书,认真研究三国文化吗?这样雷人的观点能为“襄阳说”加分吗?
#诸葛亮# #出师表# #南阳头条# #南阳# #襄阳# #襄阳头条# #人民教育出版社##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成都武侯祠#
...
全文
图片加载中
54
121
55
图片加载中
奔流到海不停留
05月08日
读史随笔(261)
如果高考出《隆中对》考题该怎么答题?
前天,有沔阴网友给我发帖说:“南阳是个值得三思的地方,小孩考大学时,不幸出了巜隆中对》考题?是考生的错还是布导人的错?你以为河南人憨,关键时刻肯定是按教科书来啥。”
当然,学生高考怎么答卷子是他们的自由,但沔阴网友这样自以为是就有点儿过分了。
首先,诸葛亮和陈寿都没有提过一个字的襄阳隆中,只有“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和“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隆中对》的名称自《三国演义》使用“隆中对策”的章回标题之后,清代末期才出现《隆中对》的名称,之前都是《草庐对》。张澍所编《诸葛亮集》第一篇就是《草庐对》。
其次,人教社教科书现在已经把《隆中对》这篇课文撤了下去,既然教科书没有《隆中对》课文,高考怎么会出课文里没有的题目?人教社之所以收录又撤掉《隆中对》的原因大家心知肚明,这里不展开谈了。
《草庐对》是东汉建安十二年刘备三顾茅庐时与诸葛亮的对话,其具体地点《三国志》没有记载,只有“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草庐”是诸葛亮当时的住所,按诸葛亮“躬耕于南阳”的自述,“草庐”应该就在“南阳”。那么,就按目前教科书《出师表》对“躬耕于南阳”的注释来看看吧:
中国两大教科书之一北师大教科书2010年12月最新版本收录的《出师表》中,将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注解为:“意为在南阳种地为生。躬:亲自。南阳,地名,今河南南阳”。这个不用解释了吧。
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最新教科书对唐代刘禹锡《陋室铭》“南阳诸葛庐”的注释为“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唐代南阳的地理位置很明确,即邓州南阳县,刘禹锡不至于糊涂到不辩南阳襄阳的地步!人教社在这里注释“南阳草庐”如果能品出襄阳的味道,那也是人才了。接着,教科书对“躬耕于南阳”的注释为“[南阳] 东汉郡名。辖境括今河南南部和湖北北部一带。诸葛亮隐居地隆中当时属南阳郡。”人教社撤下了《隆中对》后改用《三国演义》中的一段添加标题为《三顾茅庐》,其对”隆中”的注释则为:“[隆中] 地名。在今湖北襄阳。诸葛亮曾经隐居于此。一说在今河南南阳。”演义小说本身虚构的成分就很多,非要在小说中添加史书的才有的注释本身就是画蛇添足之举,不过,这也说明,人教社很清楚历史上是存在“两个隆中”的,襄阳隆中来源于东晋习凿齿的“号曰”,依据是“隆中者,中空也,行之上隆然有声”。而南阳卧龙岗隆中则是来源于《尔雅》“宛中隆”,以及地形“惟中岗隆起”的隆中。南襄两地的隆中仅仅是异地同名而已。由此可见,在“隆中”地名的认定上,人教社是“两说兼收”的。
我不知道一些襄阳网友是不是看得懂这些注释,学生如果按北师大教科书回答“在今河南南阳”是完全正确的,而回答在襄阳隆中则是错误的。而如果按人教社“南阳诸葛庐”的注释“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回答草庐在南阳是正确的,在襄阳则是错误的。因为人教社的这个注释前提是唐代的“南阳诸葛庐”,根本没有提襄阳,只有南阳,无论这个南阳是南阳郡还是南阳城,都和襄阳没有任何关系。
如果学生按人教社教科书回答诸葛亮躬耕地在哪里,则回答在南阳是正确的,回答襄阳是错误的。因为人教社教科书的注释是“[南阳] 东汉郡名。辖境括今河南南部和湖北北部一带。诸葛亮隐居地隆中当时属南阳郡。”宛县卧龙岗位于南阳郡治地宛县,肯定属于南阳,汉晋时期宛被称为“南阳、南阳城、南阳郡”的记载比比皆是。而“隆中”则“在今湖北襄阳。诸葛亮曾经隐居于此”。襄阳隆中当时仅仅是一个虎狼成群的小山村,按习凿齿“自汉以北为南阳郡”和“襄阳有孔明故宅”的记载隆中根本不属于南阳郡,而且两千年以来从来没有人称这个小山沟为“南阳”。所以,回答躬耕地在今河南南阳是没有问题的,而回答躬耕地在襄阳市则需要进一步考证。
另外,人教社的注释没有提“躬耕”在哪里,诸葛亮说的是“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没有“隐居”和“隆中”一个字,而人教社用“隐居”去注释“躬耕”,用“隆中”去注释“南阳”,这岂不是驴头不对马嘴吗?查查字典,“躬耕”是什么意思,“隐居”又是什么意思?北师大注释“躬耕”就是“亲自种地”,人教社注释的“隐居”是亲自种地吗?而用“隆中”去注释“南阳”,其荒谬更不用说了。好好看看历史,有谁说过南阳在“隆中”,有谁又说过“隆中”是南阳?历史上谁都没有说过,你用个“隆中”就能注释“南阳”啦?如果我们用老河口的一个小山村注释“襄阳”,襄阳人愿意吗?
结论:按《三国志》《出师表》回答“在南阳”可以得满分;按北师大教科书的注释回答在今河南南阳可以得满分;按人教社教科书的注释回答“一说在湖北襄阳,一说在河南南阳”也可以得满分;唯独回答“诸葛亮躬耕于襄阳”只能得零分。
...
全文
图片加载中
图片加载中
图片加载中
图片加载中
图片加载中
图片加载中
25
110
74
图片加载中
奔流到海不停留
05月06日
读史随笔(260)
南阳拿《出师表》说事就是耍流氓吗?
最近,沔阴一些网友开始对诸葛亮的《出师表》公开表现出了无比的厌恶,以前有人说“南阳人就会像念圣经一样天天念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最近又有一个“空闲时间打打假”的网友更是说“拿《出师表》说事本身就是耍流氓。出师表说躬耕于南阳,没说躬耕于宛城。东汉只有南阳郡,没有南阳县,你不知道?照你的逻辑,林冲是日本人,他自称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
晕了,原来我说“沔阴说”一地鸡毛看来是说轻了,一地鸡毛还是承认鸡毛是来自于公鸡的,现在沔阴说釜底抽薪,连南襄两地争论的根基《出师表》也不承认了,拿《出师表》说事就是“耍流氓”,那沔阴还争论什么啊?直接在襄阳古隆中风景区挂一块“号曰隆中”不就行了吗?南阳说又没有否认古隆中是习凿齿“号曰”的!
我就不明白了,南阳网友不天天念叨《出师表》的“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难道天天念叨习凿齿《汉晋春秋》的“号曰隆中”?把“号曰隆中”当成自己的《圣经》?那不是沔阴网友应该做的事情吗?南阳人只读先贤诸葛亮的《出师表》,只会把《出师表》当成自己的文化典籍和必读之书,绝对不会天天嘚吧什么“号曰隆中”的。
如果依这位“打打假”网友的观点,拿《出师表》说事就是“耍流氓”,那襄阳拿什么说事不是“耍流氓”?像沔阴砖家一样拿习凿齿的《汉晋春秋》“号曰隆中”说事是耍什么?比“耍流氓”如何?
另外,这位“打打假”网友还有一个高论,“照你的逻辑,林冲是日本人,他自称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这位沔阴高人能把林冲'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解读成日本,那我就突然明白沔阴砖家为什么能把诸葛亮“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解读成“号曰隆中”的内在逻辑了。既然“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可以解读成日本首都“东京”,那“躬耕于南阳”为什么不能解读成襄阳西那个小山沟隆中?佩服佩服。
如果沔阴说真的照这位网友的观点去做倒好了,以后南阳人就拿诸葛亮的《出师表》说事,“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而襄阳则拿习凿齿《汉晋春秋》的“号曰隆中”说事,各说各话,各行其道,不争论了,岂不皆大欢喜?
#诸葛亮# #出师表# #南阳头条# #南阳# #襄阳# #襄阳头条# #人民教育出版社##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成都武侯祠#
...
全文
图片加载中
图片加载中
160
255
94
图片加载中
奔流到海不停留
05月03日
读史随笔(259)
襄阳城市文宣广告词“三顾在襄阳”的“襄阳”指的是哪里?
最近,河南省南阳市发布的城市文宣广告“南阳,一个值得三顾的地方”和湖北省襄阳市的城市广告“三顾在襄阳”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当然,有人说这都是在打“三顾茅庐”的牌来宣扬自己的城市。不错,这两个“三顾”很容易让人想到两地长期以来的“诸葛亮躬耕地”之争。对这两个广告语,有襄阳网友说南阳的广告语没有“底气”,用的是“不肯定”的语气。而襄阳的广告语则是因为有史料依据,所以用的是肯定的语气,“底气”足。那么好,我们就根据史书记载的“底气”来分析一下。
广告词中,“南阳,一个值得三顾的地方”的“南阳”肯定指的就是今天的南阳市,包括哪里大家心知肚明。网友理解这个“南阳”是哪里他就是哪里,反正无论卧龙岗、南阳城、南阳市都在这个“南阳”里边,谁也不会理解成其他地方。毕竟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只说了“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所以,南阳在哪里草庐就在哪里,草庐在哪里三顾就在哪里。而汉晋史书中,用“南阳”指南阳郡治宛县的记载比比皆是。所以,“值得三顾的南阳”指的是哪里游客理解起来不会有任何异义。
而“三顾在襄阳”的襄阳如果按照“襄阳说”的观点,指的是哪里就不好说了。因为这个“三顾”是特指东汉建安十二年刘备三顾茅庐,而诸葛亮《出师表》里只说了“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所以,这个“襄阳”肯定不能包括现在汉水南岸的襄阳城也就是襄城区以及南漳县、宜城市,因为这些地方当时都属于南郡,与“躬耕于南阳”毫无关联。张衡《南都赋》“陪京之南,居汉之阳”;习凿齿《襄阳记》“秦兼天下,自汉以南为南郡,自汉以北为南阳郡。汉因之”;《汉书·地理志》《后汉书·郡国志》都明确表明襄阳县属于南郡管辖,与南阳郡没有关系。更何况,诸葛亮既没有说一个字的襄阳或者隆中,也没有说什么“躬耕于南阳郡”,更没有“南阳郡邓县樊城隆中”这些添油加醋、狗尾续貂的话语。所以,襄阳城市文宣大肆说“三顾在襄阳”的襄阳这是在给自己的观点找麻烦。但如果“三顾在襄阳”的城市广告语把襄阳市治襄城城排除在外,“三顾在襄阳”不包括襄阳市治襄阳城,那就是一个笑话了。另外,这个“三顾在襄阳”的襄阳肯定也不包括汉水北岸今天属于襄阳市,但东汉末年属于南阳郡的樊城、谷城、老河口等地。因为按襄阳专家的观点,“诸葛亮一生都没有去过汉水北岸”,自然“三顾在襄阳”也不可能是这些地方。那么,这个“三顾在襄阳”指的就只能是襄阳专家认定的位于汉水南岸,但不属于近在咫尺的襄阳管辖而是隔汉水属于“南阳郡邓县樊城”管辖的隆中了。
说来也是襄阳说的悲哀,在诸葛亮躬耕地问题的争论中,“襄阳说”在涉及历史地理的辩解中总是一地鸡毛,“隆中属于襄阳”不能说,“隆中属于南阳”又说不得。真是奇了怪了,全国其他地方争历史文化遗产都是强调“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就是属于我的”,而襄阳说争历史文化遗产却穷其所有的反复强调“这个地方(古隆中)自古以来就不属于我(襄阳),而是属于你(南阳)的”。更可悲的是,对方(河南南阳)也不承认这个小山沟历史上是属于自己的,而是绞尽脑汁,千方百计证明“(古隆中)这个地方历史上就不是属于我(南阳)的,而是一直属于你(襄阳)的”。呵呵,南襄之争,与众不同,互相礼让,脱俗清新。
一个“三顾在襄阳”的城市文宣说来说去却无法代言整个襄阳市,只能指一个商业化的旅游景区,未免有点儿小题大作了。再深究,古隆中风景区能称为“襄阳”吗?从襄阳市中心到古隆中能说是“从襄阳到襄阳”吗?古隆中这个地方,从东晋习凿齿“号曰隆中”以来,从来没有人称这个地方为“南阳”,也从来没有人称这个小山沟为“襄阳”,它只叫“隆中”或者“古隆中”。所以,襄阳城市广告词的正确说法应该是“三顾在汉水南岸的东汉南阳郡邓县樊城北周省邓遂属襄阳的隆中”。不过,这样说虽然基本符合了“襄阳说”的本意,但也太拗口,太令人费解了吧。
最后,也想请制定这个襄阳城市广告语的专家们回答一下,这个“三顾在襄阳”究竟指的是哪个襄阳?是襄阳市的哪里?襄阳城?樊城区?老河口?还是古隆中?别总是稀里糊涂,让游客一头雾水。
#诸葛亮# #出师表# #南阳头条# #南阳# #襄阳# #襄阳头条# #人民教育出版社##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成都武侯祠#
...
全文
图片加载中
19
139
71
图片加载中
奔流到海不停留
04月29日
读史随笔(258)
南襄两地城市广告词:“南阳,一个值得三顾的地方”和“三顾在襄阳”之优劣辨析。
最近,河南省南阳市和湖北省襄阳市先后发布了城市广告词,先是南阳市发布了“南阳,一个值得三顾的地方”的城市文宣广告词,在全国引起了比较大的反响。几个月后,襄阳市也紧跟其后,发布了内容近似的“三顾在襄阳”的广告词。咋一看,两地的广告词内容差不多,都是打了“诸葛亮三顾茅庐”的旗号来宣扬自己的城市,这无可厚非。南阳和襄阳都是三国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广告词透露出浓厚的三国文化情节是可以理解的。不过,仔细品味,这两个广告词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一,从时间上看,南阳的广告词在先,已经占据了舆论的高地,襄阳随后再模仿这个广告词就有“东施效颦”和用广告来争夺有争议的历史上“三顾茅庐”之嫌,违反了广告法规定的不得使用“相同性”广告语的原则。襄阳这样的操作效果会大打折扣的,不如另辟蹊径。
二,从语气上看,南阳的广告词中使用的“值得”是推介和期待意思,并不是“强制”。“值得三顾”的语气中并没有强制游客必须“三顾”,游客是否到南阳“三顾”那是个人的选择,南阳只是告诉你这个地方值得你来三次。“三”意指多次,“顾”就是光临,对游客来讲,南阳这个地方“值得三顾”,但能不能三顾,有没有时间三顾,是顾一次还是顾八次的选择权都在游客,没有强制你必须“三顾”也没有强制游客必须在南阳“三顾”。而襄阳市的广告词“三顾在襄阳”则是一个“定语”,是说“三顾”必须在襄阳,只能在襄阳,而且必须三次,这就有点儿强人所难了。试想,如果一个游客不想去或者只去了一次襄阳就不再去了,你能强迫他必须“三顾在襄阳”吗?广告法规定广告语中也不能出现“强制性”和“限定性”的语气的,城市广告词用这样“限定性”的语气是不合适的。
三,毫无疑问,因为南襄两地有诸葛亮躬耕地的争议,这两个广告词都隐喻了三国时期诸葛亮三顾茅庐的典故。按说,有争议的问题是不能用在广告里的,但南阳的广告词强调“三顾”的是一个城市,并没有提诸葛亮、刘备、卧龙岗。而“三”在汉语中有多次的意思,并非一定要三次,但是如果说“南阳,一个值得五顾的地方”,或者“南阳,一个值得一顾的地方”就会显得特别别扭,不符合中国人说话的习惯,所以说“三顾”是照顾了老百姓用语的习惯。“顾”就是光临,是一个动词,就是欢迎全世界的客人光临南阳。“值得三顾的地方”没有排他的意思,不仅南阳可以这么说,其他任何一个地方也可以这么说:“武汉,一个值得三顾的地方”,“黄山,一个值得三顾的地方”,都可以吧。
而襄阳的广告词“三顾在襄阳”的“三顾”则是一个名词,而且很明显就是特指的刘备“三顾茅庐”这样一个有争议的历史典故。如果这样,那就违反广告中不得出现含有绝对化或排他性的用语的情形。当然,襄阳也可以解释这个“三顾”不是指的有争议的“三顾茅庐”而是三次光临襄阳的意思,不是“排他”的,但是,为什么“三顾”必须在襄阳呢?北京不能“三顾”吗?广州不能“三顾”吗?泰国不能“三顾”吗?
广告中违法使用的绝对化用语,所依据的判定标准主要有“四性”,即相同性、关联性、排他性和误导性。根据这个原则,襄阳的城市文宣广告词“三顾在襄阳”几乎一样不少。模仿南阳广告词打“三顾”牌具有“模仿性,与有争议的南襄两地的“刘备三顾茅庐”具有“关联性”,“三顾”必须“在襄阳”具有“排他性”,最后就是误导,将刘备三顾“躬耕于南阳”的诸葛亮误导成“三顾在襄阳”,这是违反历史真实的。
以上个人观点,欢迎商榷,不喜勿喷。
#诸葛亮# #出师表# #南阳头条# #南阳# #襄阳# #襄阳头条# #人民教育出版社##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成都武侯祠#
...
全文
图片加载中
128
615
345
正在努力加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