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十六史精选故事705、临危即位明景帝

 梦想童年594 2023-06-09 发布于江西

#古籍守护人#

朱祁钰是明朝第七位皇帝,被称为明景帝。明景帝是在土木之变后危急时刻即位的,他与孙太后、于谦一样,也为挽救明朝危局做出了重大贡献。

朱祁钰是明宣宗朱瞻基的次子,是明英宗同父异母的弟弟,而且是唯一的弟弟,两人相差一岁。

朱祁钰的母亲姓吴,是江苏镇江人。《明史》说,她原是明宣宗的侍女,生下儿子后被封为贤妃。有的史书说,吴氏原是汉王朱高煦的妾侍,被明宣宗占有,私生一子,母子长期隐藏宫外,直到明宣宗临死前才接进宫里,予以承认。可见朱祁钰母子的地位不高。

朱祁钰被封为郕王,他从小养成了谨慎性格,从不争强。好在明宣宗的儿子不多,所以,明英宗领兵征伐瓦剌的时候,命他镇守京师。

很快发生了土木之变、明英宗被俘的重大事件,京城一片惊慌,许多富户纷纷向外转移财产,甚至逃离。有些大臣也悲观失望,偷偷把子女送往南京。

朱祁钰神情惊慌,急忙召集大臣商议。朱祁钰缺少威严,结果发生了朝堂群殴、打死王振死党事件。朱祁钰却能够审时度势,下令诛杀王振全族,清除王振党羽,稳定了朝廷内部,也赢得了大臣们对他的拥护。

在于谦等大臣的建议下,孙太后册立朱祁钰为皇帝。朱祁钰惊恐不安,再三推辞,可当时没有其他合适人选,朱祁钰只得临危受命,主持大局。

公元1449年9月,在孙太后的主持下,朱祁钰临危即位,诚惶诚恐地登上了皇帝宝座,年号景泰,史称明景帝。

明景帝尊哥哥明英宗为太上皇,尊母亲吴贤妃为皇太后,封明英宗三岁的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表明日后皇位仍然属于哥哥一脉。

明景帝登上帝位,却面临着很大危机。瓦剌俘获了明英宗,有恃无恐,准备发兵南下,攻打北京。当时北京城内和周围一带,朝廷只有十万军队,兵力明显不足,北京处于危险之中。

明景帝召集群臣商议。大臣徐有贞说,星象有异,北方当有灾难,应该迁都南京,以避祸难。不少人随声附和。

于谦奋而跃起,厉声说道:“提议南迁之人,应当斩首!京师是天下根本,只要一动,便大事去矣。难道不见宋朝南渡之事吗?”

明景帝此时已经是名正言顺的皇帝,有了天子威严,他一改往日小心谨慎的作风,大声说:“于尚书说得对!我们必须同心协力,共同对敌,再有妄议迁都者,严惩不贷。”

明景帝十分信任于谦,委托他全权指挥北京保卫战,他自己也没有闲着,发布一道道诏令,全力支持于谦的备战工作。

明景帝发出诏令,紧急调来山东、河南和江浙一带的部队,使北京的兵力达到二十二万人,超过了瓦剌的军队。明景帝还下令,从各地征调大量火器和军用物资,为北京保卫战提供了坚强保障。明景帝命北京官员把百姓们组织起来,编成工程队、运输队、救护队,进行训练,以备战时之需。

在明景帝、于谦和众将士的共同努力下,北京保卫战取得辉煌胜利,大明王朝终于度过危机,转危为安,明景帝长出了一口气。

击退了瓦剌的进攻,明景帝开始精心治理国家。他选贤任能,选拔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官员进入朝廷,同时加强吏治,整顿官僚队伍;他除弊革新,进一步清除王振余党,恢复朝廷秩序;他关注民生,减免税赋,救灾赈民。时间不长,明朝出现了新气象。

明景帝干得正欢,一个意外消息传来,让他感到左右为难。瓦剌要把明英宗无条件地放回来,让明朝派人去接。明景帝十分不愿意让哥哥回来,可是没有理由拒绝啊!明景帝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于谦劝他说:“应该迎接太上皇回来,不然的话,会失去人心的,也会让瓦剌笑话。”

明景帝一脸的不高兴,说:“当初朕并不想坐这龙椅,都是被你们硬推上来的。也罢,太上皇回来了,朕就把皇位让给他。”

于谦赶紧说:“帝位已经确定,岂能随意更改?万一太上皇有什么想法,臣自有话说。”

明景帝看着于谦的脸,有些放心了,说:“那就听你的。”明景帝先后派大臣李实、杨善为使者,去塞北迎接明英宗。

明英宗见到了李实,潸然泪下,悲伤地说:“朕在这里一年了,吃尽了万般苦头,好不容易才见到了你们。”

李实为人耿直,说:“皇上遭受屈辱,都是因为太宠信王振了。希望皇上回京以后,能够主动承担责任,引以为戒。”

明英宗听了,很不高兴,说:“朕用错了王振,这是事实,可王振在的时候,群臣都不进言,现在却把责任归结于朕。”

明英宗对李实记恨在心,他复辟以后,就把李实削官为民。而另一个使者杨善十分圆滑,讨好明英宗,后来得到重用。

明景帝无奈地迎回了哥哥,但担心他会复辟,于是把他软禁在南宫,严加防范,不许他与外界接触,也不许大臣前去探望。这样,明英宗又过了七年囚徒般的生活。

在此期间,明英宗百无聊赖,无所事事,明景帝却励精图治,大显身手。他在政治上广开言路,虚心纳谏,招贤纳士,吏治为之一新;经济上实行舒恕政策,安抚民众,停止各类采办,治理水患,发展生产;文化上制定《寰宇通志》,形成了明代地方总志。从《明史》记载来看,明景帝比哥哥明英宗干得好。

明景帝当皇帝时间长了,地位日渐巩固,便对皇位十分留恋,他不仅自己当皇帝,还想让儿子继续当皇帝。这种想法属于正常,可以理解。

公元1452年,明景帝不顾众人反对,废掉了侄子朱见深的太子之位,另立了自己的独生儿子朱见济为皇太子。 然而,天不保佑,朱见济当太子第二年就死了。这事对明景帝打击极大,从此身体每况愈下。

公元1457年,明景帝病重。趁此机会,一些大臣拥立明英宗复位,皇位又重新归于明英宗。这就是明朝历史上有名的南宫复辟,又叫夺门之变,宫廷斗争日趋激烈。请看下一集,明英宗第二次当皇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