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致虚极,守静笃”

 江夏心学 2023-06-09 发布于福建

2023-6-9江夏心学

 道德经第16章“致虚极,守静笃”。

致虚极”,“致”是动词,是做到、达到的意思,虚是无物,极是极致。“致虚极”,就是要做到空到极点,没有一丝杂念与污染,空明一片,概括起来就是“虚灵明觉”大自在的心境。“虚”从道家角度来看和佛家的"空“有些相似,是心与太虚合一,从修炼方法看,是把自身对世界认知的主观意识去掉(绝意去识),达到空和虚的状态,才能够灵明妙用,接受足够多的信息用以分析事物变化的真正规律。

“守静笃”,与上句句式相同,守住静的状态保持笃定。寂然不动曰“静”,感而遂通天下曰妙用,是一种以道的境界来应事接物的心法。有这种心境再学习世间万事万物的自然法则(世间法),就能一通百通,顺应自然,随缘不变,感而遂通天下。

致虚者,天之道也。

守静者,地之道也。

天之道若不致虚,以至于达到至极,则万物之气质不实 。

地之道若不守静,以至于至笃至实。

天地有此虚静,故日月星辰,成象于天;水火土石,成体于地。象动于上, 故万物生;体交于天,故万物成。所以虚静之妙,无物不禀,无物不受,无物不有。万物都是出入于阴阳,才能升降造化。成就万物,与万物并作者,皆是此虚静之妙。

致虚极,守静笃” 是描述目标是静到一定等级状态;传统上实践派静分三个等级:身静、意静、心静;其属于第三等级,心静;身静和意静都不能称为 “虚极,静笃”,冠一“致”也说明其有一个过程才能做到。“意静” 状态下,是唯有意识独存的情况;意识所属空间,八面虚空,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不见一物,称为“虚极”;意识在这个空间清明自在,独守清静称为“静笃”;致虚极,守静笃” 后面的“万物并作...” 等在实践中是“心静”阶段的描述见解:心静阶段身体感官已经关闭,念头纷飞已经止住;只剩潜意识活动,潜意识活动会根据大脑深处的记忆和执着,把你带入逼真的幻境场景(其不再像梦境那样错乱);意识在幻境中清醒着,身临其境记忆中比较留恋熟悉的场景不知所以然。因为是记忆和执着幻化,所以场景可被主意识重复经历观察,稳定仿佛真实,清明可以思考;与清明梦的差别很大。观复归根,就是看破后止住所有主动意识和潜意识活动,唯流清明。
“致虚极,守静笃”的实践思想在《文始》、《清静经》、《圆觉静》、《庄子》等经典中都有相通之处,如:《文始》:“无爱道,爱者水也;无观道,观者火也;无逐道,逐者木也;无言道,言者金也;无思道,思者土也。惟圣人不离本情而登大道。心既未萌,道亦假之。”《清静经》:“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圆觉经》:“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庄子》:“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无以好恶内伤其身。今子外乎子之神,劳乎子之精,倚树而吟,据槁梧而瞑。天选子之形,子以坚白鸣。”等皆提倡实践清静之道,修养身心。

什么是“致虚极”呢?

后面道德经第48章又说: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这里指出了,求道是要每天减损,做减法。减损掉的是什么呢?是自己的习气。也就是自己的“六根”触“六尘”时产生的起心动念,妄想执著。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就是减损到极点以至于无为的状态,无为的状态就是“虚极静笃”的状态。

“致虚极”就是六祖大师说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就是心无任何杂念,空明到极点,找到心的本来面目。

“致虚极”也就是圣人王阳明说的“无善无恶心之体”,“致良知”。就是找回心的本体,本自俱足的良知。

“守静笃”,

这也就是《金刚经》说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