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张讲师讲《道德经》第十六章之心得分享

 在下不敏 2020-10-12


大家好,1月没跟大家见面了,出了趟远门,回来电脑又出了点问题,所以一直拖到今天才继续更新
今天与大家分享学习张庆祥讲师讲《道德经》第十六章的心得 
十六章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

上一章老子讲到已了悟生命真相的人在做人、做事上的大智慧,那么本章老子接着讲具有大智慧的他们是如何了悟生命真相的。
经文一开始老子就提出“致虚极,守静笃”。
致虚极就是不断地减去内在的贪嗔好恶分别心的过程,当没什么可的时候,便是“虚极”持续地保持这种虚极状态就是“守静笃”。
有过静坐或站桩体验的朋友都有这样的体会:静坐或站桩会带给我们各种感受,如酸、痛、麻、胀……等,刚开始时我们会顺着习性对这些感受产生抗拒,以为抗拒它,它就会离开。但事实却是无论怎样抗拒,它们都不会离开,时候越抗拒越难耐我们尝试放下对感受的抗拒,不再试图消除它而是接纳它的时候,那种感受便开始慢慢发生着变化,紧绷的身心开始变得越来越轻松,越来越自在。
因此张讲师说:
“‘致虚极就是虚到了极点,无所于忤到了极点,松——松到极点,柔——柔到极点。只看它的发生,就是所谓的‘致虚极’
换句话说“虚”其实就是放下,放下对感受的排斥、抵抗,放下对感受的抓取、助长,当真正什么都放下的时候就是“静”,而且这样的静是持续的、稳定的。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老子这里的”指的不仅是有形的实体,还包括无形的比如各种感受、各种分别好恶,身体的各种自我净化、自我修复的工程等。
“并作”就是“物”的各种生灭过程,也是我们的身心命朝着返本还原的方向造化运行的过程。
“复”是回归的意思,回归生命的根本、本源。
当我们能够“致虚极,守静笃”的时候,我们就能够观照和体悟到原来万物都是生生不息地朝着同一条路上即返本还源的路上造化和运行着,生生灭灭,循环往复。
这就是生命的真相,生与死并非对立,生与死只不过是生命循环往复中的一个过程,人类生命的这种不断循环往复,其结果就是要让生命的整体意识回归到本自俱足状态,因此叫“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当体悟到生命的真相的时候,我们的一切行住坐卧自然会顺道而行,无论外在境遇如何,我们都明白那不过是本次生命旅行中的小插曲而已,不会因此而产生分别好恶,也就没有了抗拒或抓取,《心经》中称之为“心无挂碍”,老子则称之为“静”。

静之后我们的自我净化、自我修复工程就开始运行,以帮助我们回到本自俱足的生命状态,因此称之为“复命”。

当回到本自俱足的生命状态之后,我们就与道合一了,因此叫做“复命曰常”。

能够体悟道的人,必然是心无挂碍的人,这样的人不会因为内心的好恶分别而有所为,因此叫做“知常曰明”。

而未能体悟道的人,往往会心随境转,各种情绪成为其作为的主导,这样必然给自己带来灾祸,因此叫做“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

这一段话是在告诉我们但凡体悟了道的人,内心不再有任何的好恶分别,他们能接纳当下的一切境遇,不会被自身的习性、情绪所障碍,能如实体察当下境遇的真相,并且可以以恰当的方式或方法处理当下境遇所出现的问题,他们的所有行为都能符合天地的自然法则,因此他们可以脱离生死轮回,进入了无极涅槃。

当然脱离生死轮回指的并不是我们的肉身,而是意识,这个意识也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那种意识,它无法用语言来描述,只能通过修道去求证,去证得。

整个十六章读下来,给笔者的感受就是两个字——“无为”。

“致虚极,守静笃”是在讲无为,“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还是在讲无为,后面的一串的“曰”和“乃”也都是在讲无为。

读了本章,我们才真正理解老子的无为并非是指外在行为上的不为,原来老子的无为是指我们心性上的不妄为。当心性不受攀附于感受上的贪嗔好恶所牵引,才能如实观照当下所有的发生,才可以顺道而行,这才是真正的无为。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张讲师讲解第十六章的内容请见次条,我们下期再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