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高考下水文《通权达变,顺应自然》

 付春文苑 2023-06-09 发布于山东
今年是高考最后一天,我们依旧谈论2023年高考作文。
付春认为,每天都写实在是没有新颖的东西可写,不妨就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写一写,虽然文不搭题,写的不好,总算练笔之作,自我慰藉吧。

根据全国甲卷中“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我写了《做时间的主人》一文。

根据全国乙卷中的两句话:“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和“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

我写了《放大格局,合作共赢》一文。

根据新课标Ⅰ卷,好故事是有力量的,我写今天这文《通权达变,顺应自然》。
通权达变啥意思?就是不按常规出牌,不再墨守成规,学会适时变通。

  通权达变,顺应自然

    本文作者:李付春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老子的道家思想,他讲究天地间所有事物的根本属性,宇宙天地间万事万物均效法或遵循“自然而然”的规律。
而庄子又是在继承和发展道家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天地之间许多东西都是有规可循,但也不能墨守成规,要学会变通。
付春想:当你去一个陌生的地方要问路,对方告诉你前行50米往右拐。可你迈的步伐大了,48米处是一堵墙,你会撞南墙再走两步以后往右转吗?当然不会。

《庄子》中有一个砍树杀鹅的故事。

庄子携童子出游,行至山中,见一农夫砍树。他并未全砍,只砍伐了那些粗直的栋梁之材,运到山下盖屋建房做家具之用。
童子问,为何有些低矮及灌木他却不砍?农夫告诉主仆二人,那是因为这些树砍了也没用,砍它干嘛!
当庄子来到老朋友家,主人要杀鹅待客。这时童仆问主人杀哪只,主人说杀不中用的那只,留着好的看家下蛋。
从砍树和杀鹅的故事中,弟子问庄子,两个同样都是无用,为什么那些不成材的树木得以终享天年,那只不成器的鹅却被杀掉?
庄子告诉弟子这样的智慧:
要是像那棵无用之木和鹅一样,如果偏滞于一个方面,不免过于劳累和拘束。而是要时而像龙一样腾飞,时而像蛇一样蛰伏,懂得进退有据,不被外物所驱使,就算贤能之人也会被人陷害,无能之人也会受到欺侮,倒不如顺应自然悠然自得。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悟出一个道理,虽然宇宙之间万事万物都有规律可言,但我们却不能墨守成规,要善于灵活运用,只有通权达变,顺应自然,才是对自然的尊重。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庄子的对于世事的洞察之深,于细微处见真知。将自然的道与自我进行很好的诠释,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
孟子曾经说过: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付春无才,不知这比喻是否恰当。
我认为全信规律,就不如灵活运用规律办事。完全按客观规律办事,一旦出现其他情况,还要墨守成规,这与撞南墙有何区别?
宇宙及人世间看似每天周而复始的重复运转着,其实是存在着很大差异的。我国《大法》还要修改呢,哪有一成不变的事情?只有大方向不能变,小细节得与时俱进去调节。
气象万千,瞬息万变,要在“天人合一”的理念中不断去完善,才会顺应自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