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描述生活场景 阐释抽象事理 |《适合才舒适》夏子儒

 赛作文 2023-06-09 发布于山东



2023年5月

社团星辉
适合才舒适

湖南长沙麓山外国语实验中学(C2107)班 夏子儒

想把夏天的橘子汽水,卖给颜料用完的梵高。

——题记

入夏,各种时令鲜果轮番上市。

南方瓜果丰富,香蕉、苹果、水蜜桃、哈密瓜……一一上市,菜市场里的行人,换了一拨又一拨,他们拎着的各种各样的塑料袋子里,装着各色的水果。

【描述行人买水果的场景,自然引起下文】

西瓜摊的前前后后总是聚满了人,“老板,多少钱一斤?”“便宜滴很咧,两块。”老板说着,还竖了两根指头比了个二。“那买一个吧。”“咧么多,家里好多人哦?”“不不不,自己吃、自己吃……”买瓜的是我邻居,西瓜是他家常备的水果,抱着西瓜啃是他的一大爱好。

我无数次地想,为何西瓜在他嘴里那般香。我尝试过一口气吃半边西瓜,最后没吃完还闹了肚子,那滋味,别提多难受了。他倒好,慵懒地躺在摇椅上,一勺一勺地把鲜红的瓜肉往嘴里输送,果肉泛着水灵灵的光,让人又爱又恨。【在“我”和“他”的对比中强化邻居吃西瓜的享受情景】

【“我”的邻居喜爱西瓜】

杨梅上市时,舅舅打电话来说,乡下亲戚送来些杨梅,给妈妈泡杨梅酒。妈妈接到杨梅便焖在坛子里发酵,年纪还小的我天天围着坛子转,“妈,可以喝了吗?”“啊!妈妈,好难闻!”“这,能喝吗?”一天八百个问题,总算盼到了坛子启封,我抢着要喝第一碗,妈妈倒也递给我了。“咕噜、咕噜”一大口下肚:“好难喝呀!又苦又涩,再也不喝了!”妈妈用手按开了我紧皱的眉头,“妈妈觉着极好喝呢!”自那后,与杨梅沾边的东西我都选择了退避三舍。【用“我”和妈妈对杨梅酒的不同感受进行对比】

【“我”的妈妈爱喝杨梅酒】

“西瓜太寒,杨梅酒太苦”,我一边剥荔枝,一边想。

【“我”对西瓜、杨梅酒的理解】

干妈常年在广东工作,那是块风水宝地,每年荔枝大卖的时候,干妈总会亲自去集市,给我挑一大箱荔枝,寄来长沙。寄后,她总会给妈妈打电话:“崽崽在家吗?”这一句话,固定的语调,固定的内容,固定的时间传入我的耳朵,让我产生条件反射,眼前立即浮现起红如玛瑙般的刺球里透明锃亮的果肉来,鼻孔里似乎已经嗅到了带着水气的香甜味。

彼时的我,靠在沙发上,又往嘴里塞了一颗荔枝,咬开,果肉在唇齿间迸开,紧跟着,一股鲜甜的汁水流淌入口腔。悠哉悠哉地把核吐出来,然后接着下一颗……或许,荔枝才是属于我的吧。【吃荔枝的场景描述生动、具体】

【“我”喜欢吃荔枝】

世间很多事情不也是这样吗?随波逐流结果自讨没趣,顺从本心才找到最爱。

果然,纷纷扰扰间,“适合”是舒适的前提。

【画龙点睛 篇末点题】

(指导教师:尹宏)


赛作文点评

这是一篇颇有生活趣味的哲理性散文。小作者善于描述一个个生活场景,把抽象的事理蕴含在具体的形象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强调了人们的不同喜好,为事理的揭示做好了充分的铺垫。

  写法借鉴:描述生活场景,阐释抽象事理。俗话说,白菜萝卜,各有所爱。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会遇到无数次选择,选择职业、选择朋友、选择美食、选择衣服…… 那么,如何能够找到最适合自己,让自己感到舒适的选择呢?本文给了读者一个较为合理的答案,即“随波逐流结果自讨没趣,顺从本心才找到最爱”。为了阐述其中的道理,小作者从饮食角度,通过描述一个个鲜活的生活场景,来讲述道理。

文章一开始,“南方瓜果丰富,香蕉、苹果、水蜜桃、哈密瓜……一一上市,菜市场里的行人,换了一拨又一拨,他们拎着的各种各样的塑料袋子里,装着各色的水果”,描述行人购买水果的场景,开启话题,自然引起下文。接下来,通过卖西瓜老板和“我”的邻居的对话描写,来展示“我”的邻居对西瓜的喜爱。然后运用对比描写,表现“我”对杨梅酒的态度变化以及“我”和“妈妈”对杨梅酒好恶的强烈反差。最后描写“我”对荔枝的喜爱,“彼时的我,靠在沙发上,又往嘴里塞了一颗荔枝,咬开,果肉在唇齿间迸开,紧跟着,一股鲜甜的汁水流淌入口腔。悠哉悠哉地把核吐出来,然后接着下一颗……”,通过具体、自然的动作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我”吃荔枝的享受。在描述生活场景的基础上,文章结尾部分画龙点睛,揭示生活哲理。这种事理表现方法,避免了说理的抽象化,既有生活趣味,也有生活哲理,值得借鉴。

(点评:徐东祥)


END

《天天读写》文章精选

董嘉文:借助想象 构思故事

《天天读写》文章精选

李天馨:细腻、传神的神态描写

《天天读写》约稿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