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出路!

 珠海老杨品谈 2023-06-09 发布于广东

音频内容更全!

1

一年一度的高考今天就算结束了,在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就业的压力永远是巨大的,古代也是一样,当然古代没有就业这码事。

中国人让孩子受教育、学文化,主要是给孩子找出路,从古代科举到现代高考,这个主题没变过。基本没有家长认为上小学、中学、大学是为了提高孩子的素养,都是让孩子以后有好个出路。在古代步入士途,当官为宦,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其实,这种传统的思想一直没有变,这才导致了现代人考上大学,感觉也是有了希望,有了出路,能出人头地了,所以才设宴相庆,有光宗耀祖的劲儿。

这是个挺有意思的事。原来底层社会的孩子能上大学的太少,对于大部分农村家庭的孩子来说,上大学就是奢望。但现在不一样了,基本想上都能上。那些原来无法想象自家孩子也能上大学的农村家长,看自己家孩子也考上了大学,虽然在费用方面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依然发自内心的高兴和自豪,毕竟从来没有过。

今天早上,“北大屠夫称大学生就业难关键在父母”上了热搜。

北大屠夫就是北大毕业卖猪肉的企业家陆步轩。

现在一年1000多万毕业生,这些毕业生的就业就成了社会的大问题,因为没有那么多就业岗位,只能降级就业,所谓脱下孔乙己的长衫。比如博士当城管、硕士干环卫。更不用说大学生送外卖、快递、开网约车了。

陆屠夫的意思是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是父母放不下面子,觉得辛辛苦苦把孩子培养成大学生,结果孩子去做工人、当农民、送快递,与教育水平不相衬,不上大学也能干这些活,学白上了,就试图找更好的工作,所以失业。

陆屠夫这是不安好心。

有没有这个原因呢?有。

但不是最主要原因,不是父母的面子问题,是就业岗位不够。

萝卜多坑少。

不过陆屠夫有一点说对了,他说:大学生要清醒认识到,现在外卖行业30%是大学以上文化,大家要先找一份事做,在探索中逐渐找到自己的位置。

大学毕业能尽早就业、能为自己挣口饭吃最好,不要先挑挑捡捡,然后再慢慢根据实际进行职业规划。也就是说一定要骑马找马,而不是走路找马,那样永远找不到。

2

陆屠夫还说:在他看来, 大学生是普通教育,不要把自己当精英。

现在大学肯定是普通教育了,等于是教育降级、学历贬值了。不是陆屠夫说的,要不要把自己当精英,本质上就没有精英教育了。高等教育的降维,160分上大学就是降维,所带来的是整体教育的平民化。从平等的角度说是好事,但从社会的发展的角度、民族素质提高的角度来说,缺失的精英教育一定会带来社会的扁平化。

啥是扁平化呢?就是整体水平的降低,没有突出的人才。

现在从识字率的水平看、从文化普及的水平看是前所未有的,但社会上就没有出现精英级的人物。比如思想大家、文学大家、科学大家、艺术大师。特别是进入新世纪这20年来。

一个非常不好的现象是,谁要敢说自己是精英,谁就会被骂死;你说艺术是分层次的,高层次的艺术大多数人看不懂,你也会被骂死;你说能挣钱的是精英,比如马大侠,那也不行。

也就是社会出现了反精英化,大家LOW往一起LOW,除非你说金灿荣、司马南、李毅这类的是精英。

不是社会上没有了精英教育,是大家不允许,人民群众不答应,这你就没办法了。

那么,落实到了自己家孩子身上呢?还想让他成为精英,那自然就不可能了。最多能当个精英骑手。

然后,想给孩子找出路,哪有路呢?没有了,社会变成了平的。对于一些人来说,不平心里就不舒服,连马云、柳传志这样的买卖人都容不下,就只剩下人民大众了。

原来叫穷苦大众,现在都脱贫了,也不苦了,中国是世界上很富裕的国家了,只剩下为国家、民族骄傲了。

没有了精英教育的一个特点,其实就是把高等教育办成就业教育,也就是老百姓求的为孩子的生存找出路。

比如说,好多文化课成绩差的农民家孩子学美术,这就是一个非常吊诡的事,没有钱、没有闲怎么搞艺术?得啥样人学艺术呢?你得像梁思成、林徽因、徐志摩那样的家庭出身,高晓松那样的家庭出身才能学艺术。

有意思的是,我提的这些人在当今社会的人民大众心里都不是啥好玩意,都是破鞋。

那你想想这个社会上还能有精英了吗?除了狗尾巴草,一朵花都开为出来,没打骨朵就被掐尖了。

3

为什么出现一大批家庭条件差的学生学美术、学音乐、学体育呢?

还不是为了孩子找出路。我们把艺术当成了工具,就业的工具。岂不知,这个工具完全没有镰刀、铁锹、螺丝刀好使。

这也造成了一个现象,我们没有职业精神,所有都是工具,无外乎挣钱尔。

从本质上讲,李云迪、朗朗、孔令辉、张继科、丁俊晖、梁文博都是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都是为了给孩子找出路,孩子被父母从小就架到了这条道上来。

你说他们真爱这行吗?不一定,只是架上去下不来了,这才出现了孔令辉、张继科、梁文博、李行等好赌的运动员,因赌而结束了职业生涯。因为大家都是为了钱,而不是事业本身。

还是那句话——出路,有钱是最好的出路。

上大学也一样,无外乎找一个能挣钱的出路。我们这些年就把高等教育的底线降到了这么低,比地平线还低。

当年民国的那些大家,他们可不是这么想的呢?你比如季羡林,当年他选择了一个最没出路的梵文来研究,一定不是为了钱和出路,是对学问的痴迷和热爱。

中国社会变得如此之平庸,没有大家、没有精英,只有道德楷模、爱国先锋,而等到自己家孩子走向社会的时候,他父母抱怨他为啥没能耐,不是精英,很平庸。

问题是,一片反精英的思想,怎么可能培养出精英呢?

家长只想能孩子找个出路,又怎么会有精英出现呢?精英也几乎都被妖魔化了。

你比如,文学方面可下子出了个莫言被国际社会认可,成了大家,可在群众的眼里,他成了妖魔。

所以,正如陆屠夫说的,大学是普通教育,别拿自己当精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