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阳明说

 天问1322 2023-06-10 发布于湖北

王阳明名言

1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2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

3林下春晴风渐和,高崖残雪已无多。

4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5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

6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

7游丝冉冉花枝静,青壁迢迢白鸟过。

8城里夕阳城外雪,相将十里异阴晴。

9万里沧江生白发,几人灯火坐黄昏?

10临流欲写猗兰意,江北江南无限情。

11月傍苑楼灯影暗,风传阁道马蹄回。

12相思不作勤书礼,别后吾言在订顽。

13雪满山城入暮关,归心别意两茫然。

14柏府楼台衔倒影,茅茨松竹泻寒声。

15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16堂上花灯诸第集,重闱应念一身遥。

17何处花香入夜清?

18莫辞秉烛通霄坐,明日相思隔陇烟。

19宫阙五云天北极,高秋更上九霄看。

20乾坤由我在,安用他求为?

21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

22山荒聊可田,钱镈还易办。

23是恻隐也,羞恶也,辞让也,是非也,是亲也,义也,序也,别也,信也,一也;皆所谓心也,性也,命也。

24魂兮魂兮,无悲以恫。

25水穿石甲龙鳞动,日绕峰头佛顶宽。

26草露不辞芒屦湿,松风偏与葛衣轻。

27山河大地拥清辉,赏心何必中秋节。

28微躯一系念,去道日远而。

29出耒在明晨,山寒易霜霰。

30去年今日卧燕台,铜鼓中宵隐地雷。

31也知造物曾何意,底事人心苦未平。

32布衾莫谩愁僵卧,积素还多达曙明。

33溪云压帽兼愁重,风雪吹衣着鬓斑。

34忽向山中怀旧侣,几从洞口梦烟萝。

35客衣尘土终须换,好与湖边长芰荷。

36晓披烟雾入青峦,山寺疏钟万木寒。

37及兹春未深,数亩犹足佃。

38六经之学,其不明于世,非一朝一夕之故矣。

39长生徒有慕,苦乏大药资。

40客途最觉秋先到,荒径惟怜菊尚存。

41却忆故园耕钓处,短蓑长笛下江村。

42去年中秋阴复晴,今年中秋阴复阴。

43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

44吾为尔歌,尔听之。

45歌曰: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

46吾龙场驿丞余姚王守仁也。

47古者重去其乡,游宦不逾千里。

48纵不尔瘗,幽崖之狐成群,阴壑之虺如车轮,亦必能葬尔于腹,不致久暴露尔。

49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是常道也。

50尔亦何辜乎?

51若有人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52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

53闻尔官吏目耳,俸不能五斗,尔率妻子躬耕可有也。

54乌为乎以五斗而易尔七尺之躯?

55又不足,而益以尔子与仆乎?

56尔诚恋兹五斗而来,则宜欣然就道,胡为乎吾昨望见尔容蹙然,盖不任其忧者?

57夫冲冒雾露,扳援崖壁,行万峰之顶,饥渴劳顿,筋骨疲惫,而又瘴疬侵其外,忧郁攻其中,其能以无死乎?

58吾固知尔之必死,然不谓若是其速,又不谓尔子尔仆亦遽然奄忽也!

59皆尔自取,谓之何哉!

60吾念尔三骨之无依而来瘗尔,乃使吾有无穷之怆也。

61是恻隐也,羞恶也,辞让也,是非也;是亲也,义也,序也,别也,信也,一也。

62皆所谓心也,性也,命也。

63是阴阳消息之行也,以至于诚伪邪正之辨也,一也,皆所谓心也,性也,命也。

64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

65夫是之谓六经。

66六经者非他,吾心之常道也。

67故六经者,吾心之记籍也,而六经之实,则具于吾心。

68犹之产业库藏之实积,种种色色,具存于其家,其记籍者,特名状数目而已。

69而世之学者,不知求六经之实于吾心,而徒考索于影响之间,牵制于文义之末,硁硁然以为是六经矣。

70」何以异于是?

71尔既已无知,然吾何能违心乎?

72自吾去父母乡国而来此,三年矣,历瘴毒而苟能自全,以吾未尝一日之戚戚也。

73今悲伤若此,是吾为尔者重,而自为者轻也。

74吾不宜复为尔悲矣。

75吾以窜逐而来此,宜也。

76吾与尔皆中土之产,吾不知尔郡邑,尔乌为乎来为兹山之鬼乎?

77又歌以慰之曰:与尔皆乡土之离兮,蛮之人言语不相知兮。

78性命不可期,吾苟死于兹兮,率尔子仆,来从予兮。

79吾与尔遨以嬉兮,骖紫彪而乘文螭兮,登望故乡而嘘唏兮。

80吾苟获生归兮,尔子尔仆,尚尔随兮,无以无侣为悲兮!

81道旁之冢累累兮,多中土之流离兮,相与呼啸而徘徊兮。

82餐风饮露,无尔饥兮。

83朝友麋鹿,暮猿与栖兮。

84尔安尔居兮,无为厉于兹墟兮!

85经,常道也,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其主于身谓之心。

86游子怀乡兮,莫知西东。

87莫知西东兮,维天则同。

88异域殊方兮,环海之中。

89达观随寓兮,奚必予宫。

90石林茅屋隔溪声。

91是阴阳消息之行也以至于诚伪邪正之辩也,一也;皆所谓心也,性也,命也。

92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夫是之谓六经。

93曰:斯吾产业库藏之积也!

94何以异于是?

95若是者,是并其所谓记籍者而割裂弃毁之矣,宁复知所以为尊经也乎?

96越城旧有稽山书院,在卧龙西岗,荒废久矣。

97阁成,请予一言,以谂多士。

98予既不获辞,则为记之若是。

99百年好景不多遇,况乃白发相侵寻。

100晚堂疏雨暗柴门,忽入残荷泻石盆。

101名山遍探历,悠悠鬓生丝。

102中岁忽有觉,九还乃在兹。

103非炉亦非鼎,何坎复何离。

104本无终始究,宁有死生期?

105彼哉游方士,诡辞反增疑。

106纷然诸老翁,自传困多歧。

107若是者,是并其所谓记籍者,而割裂弃毁之矣,宁复之所以为尊经也乎?

108越城旧有稽山书院,在卧龙西冈,荒废久矣。

109」阁成,请予一言,以谂多士,予既不获辞,则为记之若是。

110世之学者,得吾说而求诸其心焉,其亦庶乎知所以为尊经也矣。

111灵、博之山,有象祠焉。

112其下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

113宣慰安君,因诸苗夷之请,新其祠屋,而请记于予。

114予曰:毁之乎,其新之也?

115曰:新之。

116新之也,何居乎?

117曰:斯祠之肇也,盖莫知其原。

118然吾诸蛮夷之居是者,自吾父、吾祖溯曾高而上,皆尊奉而禋祀焉,举而不敢废也。

119予曰:胡然乎?

120有鼻之祀,唐之人盖尝毁之。

121象之道,以为子则不孝,以为弟则傲。

122斥于唐,而犹存于今;坏于有鼻,而犹盛于兹土也,胡然乎?

123我知之矣:君子之爱若人也,推及于其屋之乌,而况于圣人之弟乎哉?

124然则祀者为舜,非为象也。

125意象之死,其在干羽既格之后乎?

126不然,古之骜桀者岂少哉?

127而象之祠独延于世,吾于是盖有以见舜德之至,入人之深,而流泽之远且久也。

128象之不仁,盖其始焉耳,又乌知其终之不见化于舜也?

129瞽瞍亦允若,则已化而为慈父。

130象犹不弟,不可以为谐。

131进治于善,则不至于恶;不抵于奸,则必入于善。

132信乎,象盖已化于舜矣!

133斯盖舜爱象之深而虑之详,所以扶持辅导之者之周也。

134不然,周公之圣,而管、蔡不免焉。

135斯可以见象之既化于舜,故能任贤使能而安于其位,泽加于其民,既死而人怀之也。

136吾于是盖有以信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也。

137然则唐人之毁之也,据象之始也;今之诸夷之奉之也,承象之终也。

138维正德四年秋月三日,有吏目云自京来者,不知其名氏,携一子一仆,将之任,过龙场,投宿土苗家。

139予从篱落间望见之,阴雨昏黑,欲就问讯北来事,不果。

140明早,遣人觇之,已行矣。

141薄午,有人自蜈蚣坡来,云:一老人死坡下,傍两人哭之哀。

142予曰:此必吏目死矣。

143薄暮,复有人来,云:坡下死者二人,傍一人坐哭。

144询其状,则其子又死矣。

145明日,复有人来,云:见坡下积尸三焉。

146则其仆又死矣。

147呜呼伤哉!

148念其暴骨无主,将二童子持畚、锸往瘗之,二童子有难色然。

149予曰:嘻!

150吾与尔犹彼也!

151二童闵然涕下,请往。

152就其傍山麓为三坎,埋之。

153又以只鸡、饭三盂,嗟吁涕洟而告之,曰:呜呼伤哉!

154炎荒万里频回首,羌笛三更谩自哀。

155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

156千古河流成沃野,几年沙势自风湍。

157及门真愧从陈日,微服还思过宋年。

158樽酒无因同岁晚,缄书有雁寄春前。

159经,常道也。

160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

161其主于身,谓之心。

162心也,性也,命也,一也。

163谪居履在陈,从者有温见。

164夷俗多火耕,仿习亦颇便。

165岂徒实口腹,且以理荒宴。

166遗穗及乌雀,贫寡发余羡。

167花烛夜堂还共语,桂枝秋殿听跻攀。

168蹊路高低入乱山,诸贤相送愧间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