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困惑的时候,我去了趟寺庙

 淡墨书香日子长 2023-06-10 发布于湖北

在当下,“佛”是一种很复杂的存在。它被视为一种历史遗存,像博物馆里保护和收藏的壁画、佛像,成为一种古老文明的符号;另一方面,“佛系”“我佛了”,又是一种很流行的用语。但“佛教”本身到底意味着什么?反倒让人雾里看花了。

最近,我们与佛学研究者、《人生解忧:佛学入门40讲》主讲人成庆进行了一场对话。这次对话缘起于看理想一位编辑的经历,在看过一些佛像、石窟、寺院之后,一下就被它们的美感深深地吸引了。

图片

安岳塔坡造像

可在试图深入了解佛学之后,却发现这些佛像反而是外在的“相”,与真正的佛学关联不大,一下就陷入到了深深的困惑与不解之中。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向成庆进行了求索。这场对话也许有些漫长,但希望与你分享。

因为禅宗说,一切经典不过是外在的、附加的媒介物,现时的、活生生的人生核心,才是“禅”所要把握与探寻的目标。其实,佛学是很实际、很日常的,同时也可以是很活泼的。 


图片
 

01.

佛教,不只是作为一种符号

看理想最近看了很多佛像和寺院,也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到了很多佛教的名词,但接触得越多,却感觉越复杂,不得其门而入。应该怎么办呢?

成庆其实你的这个感受非常普遍。在日常生活中,在我们的文明里,佛教还是一种很深厚的文化传统,但大多数时候,我们接触到的都是一些佛教的符号,都只是作为一种文化的佛教,而不是真正能解决人生问题的佛教。

但这也说明了佛教生命力的长久,一种宗教思想或者说一种文明,之所以能够延续一两千年最后没有消失,一定有某种核心理由。

我认为,一方面是因为佛教文化深入中国民间,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土壤。另一方面,佛教的核心思想始终都扣紧着人生问题,一代一代的人,都需要面对自己的生命问题,自然就有这样(对佛教)的需求。

我在节目里一直讲“人生之苦”,这是一个佛教关注的核心问题,佛教会认为人生的本质是苦,但这个苦跟一般理解的苦与乐有稍许差别。从本质上讲,如果不改变你的认知,无论怎么做,我们的人生都是不自由、不圆满的,因此佛教才会通过觉悟来解决人生之苦的问题。

佛教认为,解决问题的核心就在于认识“万法皆空”,或者是大家更容易理解的“不二”的思想,通俗的解释就是非二元论。我们一般人其实都在用二元论的思维来去看待这个世界和自己。

比如我们始终带着一种以我为中心的角度去看待外面的世界和他人,我之后也会在节目里反复提到这点。其实这是因为想要满足“我”这个主体,但是佛教会认为,这个主体的建构是虚假的,是意识的骗局。

当然某种程度上,许多民俗性的举动也能够带来安慰作用,比如遇到人生之苦时,在菩萨佛像前恭敬地祈求、倾诉自己的苦难,也是有一定的疗愈作用的,就像我们有时候也会找一个对象倾诉。但佛教的核心,并不在于给予你一种短暂的安慰。

图片

安岳茗山寺

佛教的核心是,你自己本来是自由的,但因为没有觉悟,所以会反复地在一个苦与乐的跷跷板上来回摆动,我们的生命的状态于是起起伏伏,在任何的环境下都没办法获得一种全然的精神自由与安宁的状态

而在今天,我们可能不只是依靠传统的佛教文化符号去接触佛学本身了,而是要从当代核心的生命问题出发,也就是我们这一代人或者几代人正在经受的、苦苦找寻的人生危机角度,去重新理解佛学。

因为现代消费社会给的一个人生问题的解决方案,是通过积累财富,是去满足消费的、感官的欲望。但现在证明,这个解决方案是有问题的。这些年,不管是什么阶层、什么背景的人,其实大家都已经开始对此产生了普遍的怀疑。

这样,我们就回到佛陀当时最关心的一个问题,人生的苦难和解决的方法。

看理想您讲到佛教能解决人生的苦难,我发现您的节目《人生解忧:佛学入门40讲》里一个很大的特点,是引用和解释了许多很现实的事例。不管是“躺平”“佛系”的心态,还是最近的普遍孤独,一下就让人感到佛学离我们并不遥远。

成庆我认为佛教的核心,是解决人的认知问题,既然关涉到认知问题,它就不会被时代和各种各样的、特殊的人生处境与环境所束缚。如果一个思想是有效的,它一定能解释当下的问题

所以我给大家介绍佛教的时候,不会讲佛教有多伟大,在历史传统中它曾多么有影响力、多么高深,甚至过去的皇帝有多重视它。

我会更关注那些在当下遇到的具体问题,用佛学的角度来解释有没有道理?如果能的话,它的价值就不言而喻。这样的话,我们都是在解决当下的生命问题,而不是把佛教只当作一种传统的文明去褒扬或是贬低。

很多时候,对于一种文明,一些研究视角会沉浸在它过去的荣光和历史价值上,但我认为一种思想之所以有价值、有意义,它一定会对当下的社会有启发,甚至有解答。因为古代人也是看到了这些思想中有价值的部分,因此才会学习、信奉和传承。

为什么我要反复强调当下?因为假如从历史角度来理解佛学,这对现代人来说绕的弯太大了,如果我们都一定要具备相应的历史背景和佛学知识,这岂不是舍近求远?

02.

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看理想佛教的很多理念或者名句其实我们或多或少都有了解,比如“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但为什么总觉得,“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成庆佛学当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缘起”。现代社会中有很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但这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有时候我们过于注重个人的主体性,而忽视了跟社会跟他人的连接。

佛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念,个人跟众生是联系在一起的,我在看理想的《人生解忧:佛学入门40讲》这个课程大纲,第一章叫《悉达多》,讲述的是悉达多太子的生平,第二章叫《观自我》,第三部分是《观众生》。

因为佛教认为,个人其实跟社会、跟众生是联系在一起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佛教为什么最终强调的是在智慧之外还有慈悲?因为它认为,一个人自己对人生的苦的解决是不够的,要看到自己跟世界、宇宙、社会、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的连接,这些联结是没办法否定和割裂的,这在佛教里叫做“缘起”

所以在生活中去实践时,就是要慢慢地看清楚,有时候当我们个人意识太强烈,就很容易落入一个自我封锁的状态,所以现代社会里面我们普遍感受到孤独,其实部分原因就是我们没有看到人与人是相连接的。

图片

《春夏秋冬又一春》

佛教认为我们在生活中要看到自己与他人的连接,因为这种对待方式不仅在解决自己的问题,同时也在解决别人的问题。

以我自己为例,以前我的性格其实也蛮有种“知识分子”式的脾气,比较清高,面对那些看不惯的事物时我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对立感。但接触佛学以后,会自然而然感觉到我们都身处一个互相连接、互相影响和作用的关系,就慢慢会放下价值观中那些特别自我、特别盲目的执着与固守。

比如我现在有时候坐电梯时,会与他人攀谈,有时候即使短短几十秒,也要跟快递员或者邻居聊聊天,要么听他们说说今天的辛苦或沮丧,有时候也会鼓励他们。

这并不是我们过去那种道德教育或说教,你要做一个有同情心的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佛学告诉我的是,人跟人就是这样的互相影响,这种联系跟影响不是你想切断就切断的

当我们在生活中慢慢地重新去尝试和理解这些联系和连接,会带来许多有趣的视角,比如有时候看到一些“违反社会公德”的现象,在不否认它是错误的前提下,我也会多一层同情心和理解。这些“错误”不只是道德层面的一个标签,我更多看到的产生这些错误背后的无知,而且恰恰是这些无知,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去克服的

看理想这让我想到梁文道在《八分》里说过的一段小小对话。有一次活动现场偶遇,梁文道问李连杰,这么多人跟你要合影、签名,为什么都答应?李连杰回答说,我们都是学佛的,如果一个简单的签名合影就能让他人感到开心快乐,为什么不做呢?

成庆佛学最重要的,就是这种日常生活中体现的智慧与慈悲

就像你说的李连杰的举动,他当然可以有很多理由拒绝这些要求。但李连杰的选择是,如果签名和合影能让他们在这一刻开心一点,尽管并没有真正解决他人的人生问题,只要这一刻能带来安慰也很好。

说不定这样的安慰,未来就会对他人产生影响。我们常常说的一句话,某一刻你的善意、关键的一句话,也许日后就能改变他人的人生。

看理想:可常常这些善意会招致恶意和不理解,这时候就会觉得特别沮丧。

成庆:所以,这个佛学节目的第二节叫《观自我》,如果感觉到负反馈和受伤,其实有时候还是因为我们的自我建构太强大了。人们多少在“做好事”时,还是会有一种对他人反应的期待。

佛学恰恰认为,你不要被外在的反应所带着走,因为这时候,你就被外界的评判所绑住了。你想,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每件出于善意的事情都能得到正面的回报,因为人与人的关系是很复杂的,你的好意在某些人眼里看来它就是一种恶意,甚至就无关紧要的事情。所以要意识到,这个世界的反馈并不是你所能控制的,做事时不要把自我的期待放到前面。

举个例子,在教学时,老师当然也希望得到学生的正反馈,这会让人有成就感。现在我面对这么多学生讲课时,有的学生会听得进去、有所收获,有的学生完全无法接受讲课内容,甚至觉得我讲的是错误的,也会批评和反驳,还有一些学生是完全无感的。

这都很正常,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太复杂,人世间存在太多错综复杂的因素与条件,不是我们能全部了解和掌控的,只能敞开接受所有的可能性

当学会敞开以后,你会知道一件事出现负反馈是正常的,世界本来就是如此。当然,当你知道你们之间现在没办法形成所谓的“正反馈”的话,也可以暂时地退缩、回避一下,这都没关系。

佛教也讲求“因缘”,缘起就会产生变化,说不定过一段时间又会产生另外的因缘和变化,你们在这个问题上就能进行正面的交流了

这就是人生,如果每件事情都能够得到正向反馈,这个世界未免也太无聊了一点吧(笑)。

03.

佛教,其实就是在与现实对话

看理想:佛教里好像也有一些争议问题,佛教进行过所谓的世俗化改革吗?比如像从基督教到新教那样的改革。

成庆:像西方新教那样的改革,我觉得是没有的,因为新教与之前的天主教有很大的差别,是信仰模式的根本改变。在传统天主教里,你要通过神父就是牧师阶层才能与上帝沟通,到了新教,完全就是个人与上帝的直接面对。

而佛教,还没有这样的本质上的信仰方式的断裂和转变。当然,佛教也有不同流派,或者一些僧侣集团与政教关系十分密切。但从真正的理解来说,佛教里有一种很重要的观念,那就是每个人本身就是圆满的,只是认知有问题,所以才会显现不出圆满的那一面。

其实任何一种学说或者组织内部,它都会呈现出多重的矛盾跟差异。我并不认为谈一种思想和一种宗教组织文化,一定就能完全划上等号。就像我们谈一种美好理想的实践时,即使初衷和动机都是好的,你也会发现因为人的性格差异也会引发许多矛盾,这都是不同层面的人心的反应。

有时候谈到佛教传播历史上出现的种种问题与争议,比如佛教在中国古代社会里与皇权、儒家意识形态的博弈。这都是一种历史过程,一种思想或文明,它得自我诠释以及要生存下去,面对现实压力时会做出很多举动,因为这种种复杂的状况,在传播过程中会出现压迫性的问题,这都是存在的,也可以去辨析、批判。我想对于任何一种思想来讲,这都是不可避免的。

图片

安岳茗山寺

有些流派和领域因为与我太过遥远,我不是一个在场者与观察者,也没有做过深入的研究,我可能没办法具体地回答或者笃定地批判这些现象。但在我研究的汉传佛教的领域,我也会写文批评和指出一些当下的问题,比如说过度的祈福“迷信”。

但我个人的兴趣和关注点,还是放在这些被压抑和扭曲的现象背后,我自己觉得的佛学的最有价值的部分,我想让大家认识到佛学要最终关心的问题所在,然后重新让佛教的所谓真实的一面被知晓。其实不完美的状况总是存在的,当时佛陀本人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只是他始终认为,每个人生来是平等的,都有圆满的觉性,最终也都能够成佛。

当然在佛教内部,也有随着时代不断演化的,传播或是解释佛教的形式上的差异。

比如铃木大拙把日本禅宗带到欧美社会时,他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把佛教介绍给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铃木大拙做的一个很主要的工作,是从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去向西方人介绍禅宗和佛教。(关于这段历史,请延伸阅读《待到铁树开花时-铃木大拙与禅》

但不管怎样的方式,佛教的核心思想并没有改变,你完全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不同修行方式或者认知途径,认知到人本来就该是圆满的

看理想:不管是您讲过的铃木大拙的传播禅学的故事,还是您在节目中经常也会提到的别的学科或思想。您是不是也认为佛教是很开放的,可以与现代学说进行结合,再做一些诠释?

成庆:当然没问题,因为佛教是讲的人的认知问题,经济学、社会学、哲学等等,也都是讲的人的认知问题。比如说现代经济学的建立,以及后来的奥地利学派要研究的也是人的认知问题,像亚当·斯密在《国富论》里讲“个人是自私的”,才构建出后面的市场理论。

现在的金融市场跟经济体系下,隐藏着一种意识形态建构,意味着把人当作一种“利益的动物”,好像人是自利的,只会通过用各种方式来最大化获取自己的利益。但经济学也没有解释为什么人常常也有让渡利益的另一面,也会有强烈的、自发的、完全利他的行为模式。

佛教也一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同样是一种解决认知问题的方式,当然也就可以去解释这些经济学、社会学(的问题)。通过佛教的视野,我们能看到不同理论中的盲点,甚至可以去解释和检讨现有的理论体系的不完备之处。

当然,我个人不太喜欢去介入和评判别的具体学科,因为现代学术分科体系里的学科壁垒很高,贸然评价显然有一定的风险。

但我也会适当引用一些学者的观点来讨论一些问题,就如同我引用过鲍曼(《消费社会》)的理论来分析现代人被消费主义主宰的问题,这是因为我想尝试用佛学与各个学科进行对话因为佛学并不是独立存在在真空状态下,似乎是一朵纯洁的、不受环境污染的莲花,其实并没有,它是一种思想,当然可以解释不同的人类思想行为和实践模式。

图片

《春夏秋冬又一春》

所以我觉得,如果真的比较客观地认识佛学之后,你就会去客观地看待任何一种思想,比如它在当下的优点,未来会遇到的问题等等,其实这可以帮我们避免很多某种单一意识形态的主导。

就像刚刚说的,过去我们相信赚钱就能获得幸福,但如果你对佛学有所了解,你会知道这背后的危机一定会到来,就会提前就会去思考自己可以如何尽力避免这场危机,其实从一个跷跷板又翘到另外一个跷跷板的运作模式,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常态。

虽然作为人类整体来讲,我们很难去一劳永逸地解决人类文明的问题,但是如果有一些人能够提前提早地感受到危机,具备更高一点的认知,也就是佛教说的“智慧”,至少我们能够尽力通过自己的方式去缓解这种危机。

当然,佛教常常讲,佛陀其实也无法彻底改变世界,他改变世界的方法,是改变你的认知。也许通过佛教改变认知智慧,你未来还能再启发另外一些人的认知。当人们能够多一些智慧去看待这样的发展的话,也许至少可以让社会变得不那么坏。

没有这种思维在社会里面传播,当社会变化来临时,很可能就会产生一种激烈的、起伏的,一下从波峰就到波谷的断崖式的转变。我现在就感觉到,经过这三年之后,许多人的心理经历了断崖式的反转,一方面是强烈的绝望与虚无感,在绝望与虚无感中又想拼命地抓住各种救命稻草;另一方面也有人会陷入到极度的消费主义里,也有人的状态变得非常虚无主义,甚至开始自我放弃。

04.

一餐一饭,也是禅

看理想:回到今天疑问的起点,您平时也会去佛窟寺庙吗?

成庆:我前段时间去了天台山,对我个人来说,因为修行天台宗,天台山作为开宗门庭,当然有着特殊的意义。以前来天台山的时候我其实还是挺激动的,觉得有朝圣的感觉,但这次来我就挺平静的了。

用一句大家引用的《维摩诘经》里话来说,“心净则佛土净”,当认知转变以后,哪里都是你的净土。面对一些“圣地”我们经常会有种朝圣的心态,那个地方是我的心灵归属。但其实,这都是一种向外求的认知模式。

现在对我而言,过去那些不管是让我很兴奋、或是让我感觉特别无聊、无趣的的地方,我会觉得都还好。当然我还是会去欣赏这些殿堂和空间,但我没有像过去那样一定要赋予它们特别多神圣的意味。

我觉得这也是佛教的核心思想,所谓的圆满是不是外在的圆满,而是自性的圆满。大家喜欢的很多石窟寺院其实在建立最初有很多的目的,比如大同的云冈石窟,最早的时候是就是由北魏的皇家所建立,也是为了彰显皇权。对于今天的人而言,这些寺庙其实具备多重的意义,一是历史遗产意义,二是对佛教徒来说的能够寄托信仰。

可在佛教思想里,既然这些石窟能够代表佛教,那么我们的日常生活,一餐一饭也能代表佛教,这正是禅宗的精神。挑水、担柴都是禅,也都是佛法。回到日常生活,才是佛教的核心,但我们常常把眼光投向了那些传统的、有代表性的佛教符号。

图片

安岳千佛崖

看理想:今天听您讲完,我好像对于看佛像、看古建都有了全新的想法。比如之前遇到的“圆觉”“不二”这样的词,不再感到遥远和陌生,而是能与具体的思想对应起来。我当然还是喜欢那些佛像的慈悲和美感,但慢慢地好像能找到关联与对应,若有所思,也感觉自己能找到自己的理解方式。

成庆这些年,喜欢看古建的人越来越多了,很多人也会专门去山西看那些古建寺院。但在看到这些很好的寺庙和佛造像时,除了文化享受之外,如果可以更进一步地去解决我们的心灵问题,能够通过佛像去进一步地了解佛教所关心的核心问题的话,它会对你的生命产生真正的改变,而不只停留在表面。

这就回应了你前面提到的那个问题,为什么经常我们知道很多却没办法活得更好?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把自己所看到的一切有关文化的内容,融入到自己的生命中,去改变自我的认知

有时候虽然你也看了很多东西,但其实认知并没有发生改变。我发现很多人都是这样的,他自己本身就有一种强烈的价值观与认知思维模式,往往看再多的内容也很难改变他固有的根本认知模式。

但当你深入佛教的核心,知道了这种过去不了解的认知模式,才会真正理解那些你看到的佛教文化现象背后的真实意涵。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