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悟唯心哲学的“苦难”

 老庄走狗 2006-08-04
Tag感悟    唯心哲学    苦难       
里仁为美——李智平的人生哲思                                   

     感悟唯心哲学的“苦难”

李智平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渡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覆如是……” 生,于佛教曰苦,佛教既然是幻性命以超大觉,必然不重视人的现世,如佛教有人生八苦之说。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色、受、想、行、识)。

——题记

 

 

 

 

2003年初春到仲夏,国民在灵魂面前,叩问脆弱的生命。在到处都漂浮着灰色阳光的2003年春天,我开始学会感悟生存之苦难,感悟生命之轻重!

古希腊的赫西俄德在《神谱》中这样说道:“这是一片多灾多难的土地,生息着一群忧患深重的生灵。也许他们有过无忧无虑的黄金时代,有过繁庶富裕的白银时代,也有过英勇尚武的青铜时代,但终于无可避免地进入了黑铁时代。”

随着当代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随之而来的是当代人的精神的匮乏。紧张、焦虑、空虚、烦恼始终伴随着人类;环境的坏灭,文化与集团利益的冲突,时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从佛家的生命观来看,人的生命通过改造,脱胎换骨,可以实现生命的超越,摆脱欲望的折磨,进入大自在、大幸福的境界。

生活在这个充满物欲、崇富鄙贫、尔虞我诈、浮躁熙攘、道德危机日益深陷的社会,实在为许多人的低俗、奸诈、碌碌无为而悲哀;实在为自己的孤独与寂寞(吾谁与归?)而悲哀;实在为自己的苦苦追求无望反而遭来嘲笑而悲哀;实在为自己的苦难生活而悲哀。

    我从来不说一句“苦”,是因为我学会了藐视“苦难”,学会了自己鼓励自己、嘲解自己。人,本来就应该活得洒脱些,起码这是对自己精神需求希望得到满足的一种责任。

    我的生活,就是在精神和物质都贫瘠的泥土中苦苦挣扎,一点一点地向前苦苦地挪移。苦涩的味道已经渗透到我的骨子里,但我却用狂笑(在农村有的是空旷的深山让你狂笑发疯)和糊涂来藐视这些悲哀的色彩,即使是在我的精神支柱倒塌的岁月里,我都以狂笑和糊涂来扫去心中痛苦的尘埃,而心里却是在渴望着朝阳绚丽光彩的到来。

每一个生活在苦难中的人,都要找一些安慰来解脱自己,或是一种向往一种追求一种憧憬一种朦胧的梦幻。而恰恰是越生活得苦的人越是表现得看得开,于是我们说这个人乐观,可这并不是骨子里的乐观啊,因为悲的情绪已经几乎可以让这个人的灵魂死去。把乐的笑脸展现人间,而悲的思想却在夜深人静时跑出来折磨自己的灵魂!

颇得尼采真传的周国平在《人生话题》中说道:“肉体会患病,会残疾,会衰老,对此我感觉到的不仅是悲哀,更是屈辱,以致于会相信这样一种说法:肉体不是灵魂的好居所,灵魂离开肉体也许真的是解脱。”

 

 

 

 

2003年春天,是个特别的季节,因为人们在这个春天流下了许多感悟生命的泪水,或是为自己,或是为他人。

今年春天,是我卸下中学时代的许多精神枷锁和束缚的第一个大学里的春天。在大学里,课本的知识不认真学,而把许多时间和精力都用来苦读苦思《周易》、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学禅宗……到了如痴如狂的地步,每晚都搞到深夜四五点。若是写起文章来,不管是写专业内的论文还是写文学性的文章,可以连续通宵不睡。

在这段“非典型肺炎”病毒猖獗的日子里,人人谈“非典”而色变,其中预防 “非典”再三强调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持足够的休息,以免免疫能力减弱。而我是个不怕死的家伙。班里同学都叫我“铁人”,说出来真是无人敢敌啊,谁敢像我这样玩命啊?!宿舍的同学开玩笑说:“你他妈的,不要老是这样玩命啊,弄不好你得了‘非典’,整栋楼的人都得被隔离啊,你自己不要命也就算了,不要害了大家同窗好友啊,我们还没娶老婆啊!!!……”说得神乎亦神,但我还是照旧我的通宵达旦。

许多人认为,累死累活还不就是为了在风华正茂的日子里达到人生的辉煌?我常想,只要能达到人生的辉煌,即使劳累死去又有何防?试问:人生的苦难究竟是因为本性被压抑而不得抒发,还是因为本性被名利欲望所遮蔽而丧失呢?据庄子所言,两者兼而有之,庄子认为人间之苦皆由“世与道交相丧”而起,蝴蝶梦就是庄子人生理想的形象化描述,而通乎生死、本动于心是走向逍遥之路的关键。

这或许又是近来研究佛学的一些感悟吧,佛说: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

一切皆苦,寂寞涅磐。

以我现在的悟性,“无我”的境界我还是不能达到的,因为我现在必须追求人生的辉煌,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当我实现了人生的辉煌之后,就可以进入“无我”的境界了。那时,完全可以找一个不管是清净的深山老林,还是肮脏的浮躁的熙攘的闹市,参透人生最后的“禅道”,在平平淡淡中“寂寞涅磐”。

 

 

 

 

我从古朴、宁静、祥和的山村,来到广州这座浮躁、熙攘的大都市,我对浮躁的厌恶和对生与死的思考是愈发的强烈。我已经感觉到,以前所学的“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救不了我的“唯心”病。

庄子问:人,尤其是被抛在滔滔乱世中、作为个体的人,究竟应该怎样生活?

人间有多少种苦难,就有多少种关于苦难的思考:是追求永恒还是及时行乐?是逍遥无为还是积极进取?是看破红尘还是挺身而入?是规规矩矩还是浑浑噩噩?

周国平又问:肉体终有一死。灵魂会不会死呢?

为了弄清楚这些关于人生苦难的问题,我整天整夜求救于道教、佛教、儒教等唯心思想,在苦闷与惶惶中,寻找精神的皈依。

道 教 对 人 体 生 命 的 解 释 , 有 很 精 彩的 论 述 。 如 吴 筠 《 元 气 论 》 认 为 真 精 、 元 神 、 元 气 不 离 身 形 , 谓 为 生 命 ; 《 太 上 老 君 内 观 经》 认 为 ,“ 气 来 入 身 谓 之 生 ” ,“ 从 道 受 生 谓 之 命 ” , 即 气 为 生 机 之 源 , 气 入 形 体 , 从 道 受 生, 谓 为 生 命 ; 《 太 平 经 · 令 人 寿 平 治 法 》 认 为 , 精 、 气 、 神 三 者 相 与 共 于 一 体 , 是 谓 生 命 ,更 说 神 乘 气 行 , 精 居 其 中 , 三 者 相 助 共 功 为 治 于 一 体 , 是 谓 生 命 。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生发的根源和本体,生命既能从道生出发来又有返回到道中去。所谓得道,也就是返本归根,从个体生命返回到生命的本源中去。还虚合道,出有入无,才是生命的永恒归宿。

《道德经》中说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易经》指出:“乾道变化,各正性命。”《性命圭旨》则说:“大道生天生地,天地生人生物。天地人物,一性同体。天有阴阳,地有刚柔,物有牝牡,人有男女。”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和生命本来就是同一个东西,人的生命之所以存在着生死本来就是道的外化和流行。道生生不已地外化、流行,生命也就必然生生不已地外化、流行。

而佛教的生命观可以从两个方面看:一是生命的本体究竟是什么?二是生命究竟能不能永恒?佛学从缘起论的朴素辩证法出发,认为生命的各种要素都是因缘的和合,都是依它而起,依它而灭,也就是说恒在的自性是不存在的,生命的存在如梦如幻,任何对生命的执着都是错误的。同时,佛又认为,生命是相续的,它始终是一个生生灭灭、因因果果的流转过程。按照缘起论的观点,一切事物都具有因果关系。人既然有现世就必然有作为因的前世和作为果的后世。人不是无缘无故地来到这个世上,也不会最终没有结果地灰飞烟灭。

《性命圭旨》说:“禅宗之教,教人幻性命以越大觉,其义高;老氏之教,教人修性命而得长生,其旨切。”佛教因为注重生命的因果联系,注重生命的内在体验,因而也就不重视外在的形体。

而 在 儒 家 中 则 认 为 生 命 的 由 来 本 原在 于 天 命 。例 如 :孔 子 谓 :“ 生 死 有 命 , 富 贵 在 天 。” 荀 子 曰 :“ 从 天 而 颂 之 , 孰 与 制 天 命 而 用 之。” 《 系 辞 传 》 云 :“ 乐 天 知 命 , 故 不 忧 。”

 

 

 

 

对人生的苦难生命以及对生与死的思考没有定论。但我自己是看到了在这个物欲横流、熙攘浮躁、到处是肮脏思想与奸诈的社会里,还是有宁静、纯洁、奋斗、智慧的净土存在的,我就是为了这块净土而努力地修练着自己的智慧、悟性以及善的灵魂、沉淀宁静的思想。《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在《葬花辞》中写道: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掊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浊隐渠沟……”

生活在苦难中的人们啊,不要把目光停留在对目前苦难的厌恶,只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总有一种思想、一种安慰、一种信仰可以让你的心得到皈依,得到为之奋斗的精神支柱,得到对现实苦难的解脱,得到对世界之不合理现象的合理解释,得到自己渴望得到的一块属于自己的净土——你完美的归宿!从这个层面上讲,苦难对于人生是有精神价值的。

周国平对“苦难价值”的解剖是:“人性的某些特质,惟有借此机会(苦难)才能得到考验和提高。一个人通过承受苦难而获得的精神价值是一笔特殊的财富,由于它来之不易,就决不会轻易丧失。而且我相信,当他带着这笔财富继续生活时,他的创造和体验都会有一种更加深刻的底蕴。”

在我们苦难的人生处境里,对苦难的深彻感悟,乃至对生命存在的感悟,都可以让我们从中体会到人生存的意义,也就可以超然于物外,胸怀坦荡自在逍遥。佛说,这才是对精神磨难的彻底解脱。

然而,庄子云:“生亦何欢,死亦何忧?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 作者: lzp308 访问统计: 537 2005年08月19日, 星期五 02:47 加入博采

Trackback

你可以使用这个链接引用该篇文章 http://publishblog.blogchina.com/blog/tb.b?diaryID=2633581

博客手拉手

[2005-08-06]    无题

[2005-07-11]    苦难 愤青 爱 救赎

[2005-07-11]    苦难 愤青 爱 救赎

[2005-07-20]    十五年感悟

[2005-08-16]    “毕业20年的感悟”讲座观后感

回复

- 评论人:ydhs2005   2005-08-21 10:05:05 

愿送一偈颂:

为谁辛苦说菩提 倦卧空山人又西
遥指海东新月上 夜深忽闻远鸡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