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哲学的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

 冯子 2017-07-04

  哲学在传统文化中起着主导作用。哲学凝聚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传统文化的灵魂。西方文化中宗教处于核心地位,而中国文化中,宗教的功能基本上由哲学承担。自古以来中国人对宇宙的看法,对人生的看法,生活的意义,价值信念即安身立命的根据,都是透过中国哲学加以反映、凝结和提升的。要深入了解和把握传统文化的精髓,则必须了解中国古代哲学。

 

  中国古代哲学萌芽于殷周之际。西周初年的《尚书·洪范》提出五行学说,以金、木、水、火、土为构成世界最基本的事物。殷周时期有了原始的阴阳观念。《周易》以乾(天)、坤(地)、震(雷)、艮(山)、离(火)、坎(水)、兑(泽)、巽(风)八卦说明自然想象和社会关系。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哲学思想异常活跃,涌现岀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家,如老子、孔子、墨子、庄子、孟子、孙子、荀子、韩非子等,形成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阴阳家、兵家、农家等学派。在3000年中国哲学发展史上,有各种各样的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成为我们民族精神文化的不同基因,至今仍产生着影响。

 

而对中国哲学发展影响最大的有四大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早期儒家、早期道家、中国佛学、宋明理学。这四大传统共同特点是,它们的智慧都是人生智慧。中国哲学的智慧是从伟大精神人格中、从哲学家的实践行为中流露或显现出来的。中国哲学家透视现在,玄想未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把高尚的理想拿到现实世界来实现。

 

  一、早期儒家

 

  儒家最早代表人物有孔子、颜子、曾子、子思、孟子、荀子等。儒学经典被称为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乐》失传后,称为五经)。早期儒家思想还可以通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后两篇为《礼记》中两篇文章,以上为四书)及《荀子》等来了解。

 

  儒学的精神,首先是创造性的生命精神,是人对宇宙的一种根源感。《周易·系辞传》说: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是说天地的根本性质是生生不息。《易传》认为,宇宙是一刚健的生命体,不停息地变化流行,人也应该仿效它而自强不息。人有了这种刚健自强、生生不息的主体精神,就能够开拓创新、穷通变易。人效法天地、德配天地、宏大天性,就是要发扬创造性的生命精神,全面发挥人的禀赋与潜能。所以《论语》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礼记》说: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就是说,一旦人能充分地护持住自己的道德理性,人就能全面发挥其本性,并且尊重每一个人及每一物体的生存,使之各遂其性;这样就能回应天地的生命精神,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与天地鼎足而三,理性地并进而辅相天地。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人的生活意义,由此确立。

 

早期儒家的天道、地道、人道思想,天、地、人三才的思想,都是讲创造生命精神贯注于天上、地下、人间;人可以与天地相协调、相鼎立,完成自己的生命理想;并以平等精神体察宇宙间一切存在的价值,完成其生命;最终通过正德、利用、厚生立德、立功、立言在实际行动中实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孔子哲学的基本观念是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仁者,人也。其实,就是生命的相互感通,是天、地、人、物、我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相互滋养润泽。又是主体内在的意识,为仁由己”“我欲仁,斯仁至矣。内在的具有伟大崇高的道德价值。

 

  仁者爱人,它是一种博大的同情心。有仁德的人会用爱心去对待人,既自爱,又爱人,既自尊,又尊人。

 

又是一种宽容的精神。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儒家的理想,是要把仁爱的精神,由爱自己的亲人推广到爱周围的人,爱所有的人,爱宇宙万物。这就是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仁者把自己和天地万物看成一体。

 

儒家主张通过仁爱之心的推广,把人的精神提扬到超脱寻常的人与我、物与我之分别的天人合一之境。1993年9月在美国芝加哥,出席世界宗教大会的几千位宗教领袖或代表签署了《全球伦理宣言》,其中一条基本原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文明社会矛盾与冲突相当普遍的当今世界,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宽容诚恕之道,彼此尊重,加强沟通,理解与对话,是调节人与人、国家与国家、族群与族群、宗教与宗教之间关系的良方,也是克服人与自然对立所造成的生态危机的思路。

 

  儒家精神是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精神,也就是伟大寓于平凡的精神。儒家认为,人存在的价值,就在于成就道德人格。只要挺立了道德人格,以良知作主宰,就能超越世间各种境遇,超越本能欲望,以超越的精神,做好日常的事业。

 

  二、早期道家

 

  早期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老子》文约义丰,《庄子》诙诡谲奇。《老》《庄》不独表达了特殊的人生智慧,而且代表了特殊的中国艺术精神,以诗与寓言,以多义的比兴、隐喻来表达形而上学的意涵,堪称世界文化奇葩。 《老》《庄》诗意盎然,哲理宏博,汪洋恣肆,生机勃勃,暗示性无边无涯,涵盖面无穷无尽。

 

  《老子》第一章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是一个终极实在的概念。它是整体性的,在本质上既不可界定也不可言说。不能以任何对象来限定,也不能将其特性有限地表达出来。它是不受局限的、无终止的一切事物的源泉与原始浑然的总体。又不是一静止不变的实体,而是一流转与变迁的过程。道是整体与过程的统一。

 

  在人生论上,老子强调不盈、不争致虚极,守静笃虚极静笃是一种得道的境界,虚静容易到达,但虚极静笃却很难达到,需要长期的修炼。达到虚极静笃的境界就会有大智慧出现,其实就是进入了潜意识状态即具潜能。)。这一原则老子称为无为而无不为,即不特意去做某些事情,以事物的自然性,顺其自然地去做。

 

  老子主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就是说,学习知识要积累,要用加法一步一步肯定;而把握和体悟道,则要用减法,一步一步否定。道家认为真正的哲学智慧,必须从否定入手,一层层除去表面的偏见、执著、错误,穿透到玄奥的深层去。

 

  其实道家与儒家殊途同归最终都强调个人与无限的宇宙契合无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与儒家努力尽社会人伦义务和社会责任,积极入世、遵守社会规范的主张不同,道家通过否定的方法,否定知识、名教,否定一切外在形式的束缚,以化解人生之忧。道家追求的自由是精神的超脱解放,不是指放纵形骸的情欲。所以庄子要求化解物形,才能作逍遥无待之游,达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境界。

 

  庄学讨论了人的生存处境。此身有限,吾生有涯。以有形有限之生投入宇宙大化,面对无限的时空、知识、意义、价值。人世不同欲望之追逐竞争中,人心承受了巨大压力和痛苦,人们往往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如何化解这些痛苦、困惑?

 

  庄子的人生哲学提示人们,由现实到理想,由有限到无限,致广大,尽精微,遍历层层生命境界求精神之超脱解放。庄学将人提升为太空人,超越有待,不为俗累,宛若大鹏神鸟,遗世独立,飘然远行,背云气,负苍穹,翱翔太虚。《庄子·逍遥游》强调得其自在,歌颂生命自我的超拔飞越;《庄子·齐物论》强调蕲于平等,肯定物我之间的同体融合。反对唯我独尊,主张宽容。承认自己的生存、利益、价值、个性自由、人格尊严必须以承认别人为先导。这是一种平等的价值观,每一个生命可以从紧张、偏执中超脱出来,去寻求自我超拔的途径。

 

  三、中国佛教哲学

 

  印度佛教自西汉传入后,经过几百年的消化,创立了中国化的佛教哲学,它渗透了中国哲人的智慧,特别是道家、儒家和魏晋玄学的哲理。中国化了的佛教宗派主要有天台宗、华严宗和禅宗。

 

  佛教启迪人们空掉一切外在追逐、攀援、偏执,破开自己的囚笼,直悟生命的本性、本真。佛教的反本归极、明心见性、自识本心、见性成佛之论及一整套修行方法,是要人们寻找心灵的家园,启发一种内在的自觉,培养一种伟大的人格。与儒家成圣、成贤,道家成至人、成真人一样,佛家的成菩萨、成佛陀,也是一种道德人格的蕲向。而佛家的诸佛平等境界和众生一起拯救世界的热忱,同样是一种宝贵的思想资源。

 

  佛教让人们反观自己心灵的无明,对治一切贪、瞋(嗔)、痴、慢、疑、恶见,拓阔自己的心灵,从种种狭隘的偏见中超脱出来,使自己日进于高明之境,而不为无明所缚。

 

  禅宗教人了生死,生死能了则一切外在的执着都可以放下,人们不再为自己的有限性而惶惑;他的紧张不安可以消解,他的创造性反而可以爆发出来;这样有限的生命便进入到无限的境界。中国宗教哲学,削减了宗教的意识,更加世俗化。其担水运柴,无非妙道一阐提皆得成佛等论旨,都受到了儒、道思想的影响。

 

  从思辩讲,中国佛学确有一套自己独特的运思模型。天台宗的智慧是圆融的智慧。天台圆教取层层圆而无偏、遍无遗漏的辩证综合的方式。其三谛圆融说,把一心同时观照表象世界之空无、假有、非空非有等各方面,互不妨碍、彼此圆融地统一起来。

 

  华严宗提倡开放的心灵,其所主张的理无碍、事无碍、事事无碍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主张,把本体与现象、现象与现象之间的关系都看着是互为依持、互为因果、相即相入、圆融无碍的。它把世界看着是无限丰富的世界,看着是融摄了不同层次的相对价值系统的一个更高价值系统。在一无限和谐的实在中,主体和客体也是互为依籍、互为关联的。

 

  禅宗主张不立文字,当下自识本心,强调自性是佛,平常即道。禅宗主张在实际的人生中才有涅槃(自由),在涅槃中才有实际的人生。禅宗以创造性的生活和自我觉悟的日常途经,来揭示人生的秘密,化平淡为神奇,寓神奇于平淡。禅宗极大地张扬了人的主体意识,肯定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佛,都可以成就人格。它用烘云托月的方法,不说不可言说的东西是什么,而之说它不是什么。禅宗甚至不用语言,而以各种身体动作,或以棒喝之类的方法,开悟心灵,启发人大彻大悟。

 

  四、宋明理学(或称道学)

 

  宋明理学以儒学为主干,融摄佛、道的智慧,建立了以理气论、心性论为中心的道德形而上学体系。它把汉唐以来注疏五经的传统变为讲求四书的义理,讨论身心性命修养问题,并以民间自由讲学之书院为依托,把传统精英文化进一步世俗化了。理学是整个东亚文明的体现,它不仅在元、明、清三朝成为中国官方意识形态,而且在14―20世纪对东亚各民族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集中讨论了理气关系与心性关系。他认为宇宙间事物的法则、规律在逻辑上要先于个别的事物。如果把设定为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即作为的人的本质规定,那么它在逻辑上要先于或高于实际的人,即具体、个别的人。这就强调了道德理性对人躯体情感欲望的制约。心是性、情的统一。

 

性是人的本质规定,是情的根据或根源,情则是性的表现。心统性情即心兼含有性(内在道德理性)和情(感情欲念),又指心主宰性情。这里又强调了意识主体和理性对于情感的主导、控制。所以他主张以居敬、穷理的方法涵养心性。居敬就是专心致志,穷理就是深入研究。他还阐发了格物致知(推究事物原理而获知识)的方法,其中包含有科学求知的精神。

 

  王阳明是宋明理学中心学的集大成者。知行合一说与致良知教,是他颇有特色的学说。他肯定知行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包含和动态统一,甚至把一念发动处的意念、动机都看作是行之开始。

 

  致良知即扩充良知(良知为孟子所讲,是内在道德判断与评价作用),一方面除去心中的自私念头和不正当欲望,保持善良的心地;另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接受磨练,切实践行,把心中的善意具体地表现出来,不能只口头说说。良知不仅表现为知是知非、知善知恶的先验原则,同时又表现为好善恶恶、为善去恶的道德自觉与实践。致良知也就是一套修养德性的功夫。王阳明教人要身体力行,在实践中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

 

  如果说朱熹强调道德的理念、规范与知识的话,王阳明则强调道德的情感、直觉与体验。这就是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不同。在方法论上,前者主张问道学,后者主张尊德性

 

  宋明理学将道德提高为本体,重建了人的哲学。理学家的最高理想是孔颜乐处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理学的根本精神可以用张载的不朽格言为代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宋明理学对培养气节操守,重视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等建立主体意志结构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把道德自律、人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人优于自然等方面,提到本体论的高度,空前地树立了人的道德主体性的庄严伟大。

 

  另一方面,理学成为后期封建社会官方意识形态,其被统治阶级所利用部分,维护了封建专制主义的等级秩序,以一整套规范压制和扼杀了人的本性,造成了伦理异化,给中国社会和人民曾带来灾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