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战时,四名日军痛骂伪军见死不救,伪军队长悄声交代亲信道:好好送他们

 青史如烟 2023-06-10 发布于山东

1942年正月十五,深夜,姜庄子(现廊坊市文安县姜庄子村)西面的伪军据点之内。

伪军中队长李大四趴在据点的岗楼之上,听着东面传来的阵阵枪声,有些狐疑不定。

“队长,八路军恐怕是在东面掏窝子(攻打据点的意思)呢!咱们还不赶紧出去救一救?”旁边的伪军凑近李大四,轻声建议道。

“救?怎么个救法!你也不听听,咱们外面现在是个什么情况!”李大四望了眼四下黝黑的夜色,不无埋怨地说道。

那名伪军顿时不吭声了,就在东面日军据点响起枪声没多久,他们据点外面便有人喊起了话。

“伪军兄弟们,你们被包围了!我们是县大队的,正在东面打鬼子的据点,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你们不要乱动,我们保证你们的生命安全!”

据点南面的这边话音才落不久,西面便再次响起了几声厉喝,“同志们,准备好,不见枪不打人!”

这句话让原本探头向外张望的李大四等人,忙不迭地缩回了脑袋,生怕缩的迟了,被人一枪开了瓢。

据点外面此起彼伏的喊声、劝降声、传令声,让李大四等一众伪军陷入了深深的恐惧当中。

然而,李大四等人也明白,此番众人若是眼睁睁地看着村东日军据点被端掉,自己这边没有丝毫行动的话,日本人那边倘若知晓了,肯定会追究村西伪军据点的避战责任。

这下子,可就两难了。

救,有可能出门就被一枪撂倒;不救,事后日本人那边,自然也是很难善罢甘休。

一时间,李大四陷入了深深的愁困当中,东面的枪声已然零星起来,逐渐微稀的枪声,也昭示着村东日军据点的战斗,已经进入了尾声。

李大四眯着眼,愣了片刻,随后狠狠地向一边吐了口唾沫。此刻,他的心里不由暗自祈祷着,这次八路军端炮楼,可一定要打个干净漂亮的歼灭战,里面的小鬼子千万一个都别让他们给跑了。

李大四心里有着自己的小算盘,他们据点见死不救的这件事儿,是说什么也不能让文安县内的日本人知晓的,而保守住这个秘密的方法,好像也只有让东面那群日本兵们全部闭嘴这一条路了。

而死人的嘴,无疑是最牢靠的。

东面据点儿内的日军要是全被消灭了,他这边稍后打打枪,造个声势,说自己尽力了,但攻不过去,自己也差点儿被端了窝,谁能知道真假。

李大四正在心里盘算着,据点外面突然传来了两声劝降声:

“伪军兄弟们,东面的炮楼已经被我们给端了,你们还不赶紧下来跟我们走。”

李大四朝旁边伪军努了努嘴,对方登时点头表示明白,随后趴在炮楼射击口处向外喊道:

“你们是县大队的,大队长来了没有?”

“来了,干什么?”

“劳烦你,叫大队长过来下,我有话给大队长说,你就说我是陈大四儿。”陈大四一听县大队队长储国恩也来了,心里顿时直发虚,便提出想见见储国恩。

外面应话的那名县大队队员嘴一撇,心里不禁暗道,储队长还在东面据点那边呢,这里连上我才仨人,去哪儿给你找队长去。

陈大四等人是万万没有想到,“包围”他们一个多钟头的县大队,其实不过是三个县大队队员罢了。储国恩率领县大队攻打东面据点之时,为了防止西面伪军救援,专门派了三个人,让这三个人想办法拖住伪军。

这仨人想来想去,便想到了不断变换方位,在据点外面打枪、劝降的方法,还真忽悠住了这帮伪军。

此时,对方提出要见见大队长,自然不好再瞒了,随后三人一商量,派出一人火速跑去东面据点去叫储国恩过来。

正在率领县大队打扫战场的储国恩,一听说西面据点的伪军要见自己,随后便跟着来到了伪军据点跟前。

“大队长,你不能出去冒险。”储国恩向伪军据点走去,旁边的战士一把拦住他,担忧地劝道。

“放心吧,他们刚才没敢打枪,这个时候可就更不敢打了。”储国恩轻轻摆了摆手,随即走到了据点炮楼前不远处。

“我是储国恩,李大四,你还不出来?”

片刻之后,就看见李大四领着一群伪军从炮楼里面空着手跑了出来,众人站在房顶,冲着储国恩拍手欢迎。

李大四大声喊道:

“大队长,您这次来有什么要求呀?”

储国恩笑了笑,这小子还真是奸滑,把自己叫过来了又装糊涂,他扬声道:

“有,你们都下来,赶紧跟我走吧。”

李大四一听,回头看了看身后的一众伪军们,为难地叹了口气,“哎呀,大队长,我有困难呀!”

储国恩听的真切,知道他还抱有侥幸心理,便直接指出来:

“你有什么困难?我给你说,你要是不走,将来肯定会后悔,鬼子都让我们给砍了,你们一个都没有损失,你觉得城里面的鬼子们,会饶了你们这个据点儿吗?”储国恩哼了声,接着说道:

“你别忘了,前几天,我们打文安城的时候,你们分队长李体元也是跑了,最后还不是让鬼子抓住后给枪毙了。话不多说,你自己好好想想吧。”

储国恩好心好意劝对方,可李大四一听“鬼子都被砍了”,心里不由地放松了起来,他便开始左右推脱,不愿立即投降:

“大队长,这样吧,你放心,我安排好家属,三天后,一准儿去见你。”

储国恩看出对方没有诚意,自己这边又没有带人过来,他看了看手表,时间已经不早了,附近据点的敌人们,恐怕也在赶来的路上了。不能在这里耽搁了,储国恩看了李大四一眼,最后说了句:

“你自己想想吧,可别后悔了。”随后便带人撤退了。

李大四心里暗道,自己才不后悔呢,然而,没多久,他便悔得肠子都青了。

原来,储国恩带领县大队攻打日军据点,虽然砍杀了不少日寇,但黑夜之中,还是有四名日军逃出了据点之外。

这四名日军躲在外面的荒草丛中,大气也不敢喘,一直等到县大队打扫完战场,抱着枪支、弹药撤退之后,才慌慌张张地跑到了距离村东据点最近的伪军据点之内。

而这个据点,正是李大四他们所在的据点。

看着这四个光着身子,狼狈不堪的日军士兵,李大四的心里不由咯噔一声,暗叫糟糕。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就听见对面的日军士兵大发雷霆地咆哮着,指着李大四等人一顿痛骂,责怪他们见死不救。

李大四被这四名日军骂的狗血淋头,他低着头一言不发,抿着嘴装作一副老实在在的样子,心里面却已经下定了决心。

这四个人留着是个大祸害,必须干掉他们。

李大四随后一面道歉说好话,一面叫来了四名亲信,对这四人仔细交代,一定要“小心、仔细”将这四名太君,送到孙氏村据点内。

李大四原本想着,按照自己的计划,等这几名日军走到偏僻的地方之后,四名受命的亲信便会掏枪射击,一举击毙这四名日军士兵,今天晚上这么乱,大不了事后把责任推到八路军身上就是了。

然而,他是千算万算,还是漏算了一着——跑了一个人。

当天晚上,四名伪军“护送”日军士兵出据点,前面两名伪军开路,后面两名伪军压阵,四名日军士兵走在中间。

众人走了一会儿之后,来到了一处偏僻的荒郊野外,后面的这两名伪军相互看了彼此一眼,悄悄站定脚步,随后取下了身上的挎枪,瞄准两名日军,扣动了扳机。

“砰、砰!”

这枪声在暗夜之中骤然响起,惊得前面一众日伪军顿时止住了脚步,走在后面的两名日军随声扑倒在地,前面那俩日军一看,顿时全都明白了,这几个伪军是反水了!

这俩人下意识间拔腿便跑,他们这一跑,原本前面两名负责射击的伪军竟然没有拦住,一下子变成了追击战。

四名伪军一看坏事儿了,卯足了劲去追,好容易最终又打死了一名日军士兵,但另一名日军士兵却是怎么也追不找了。

茫茫夜色之中,那名日军士兵听着身后的枪声乱响,咬着牙,卯足了劲儿,发足狂奔起来......

这名侥幸逃脱的日军士兵,随后跑到了桃子里据点之内,进去后说了一句就晕了过去:

“我们的人,都让西面伪军和木匠们(当晚县大队持斧子闯入据点杀敌,因此被误认为是木匠)给打死了。”

这下可就再也瞒不住了。

桃子据点内的日伪军随即倾巢而出,直扑姜庄子村,收到消息的文安城内日军也随即出城赶来。

陈大四这边收到四名伪军的回报,说是有一个日军跑了,登时便慌了神。此刻,他是真的后悔了,但此时想要投降也没地儿投了,慌乱之中,他便想到了投奔孙氏据点,都是伪军兄弟,说不定可以拉自己一把,再做打算。

然而,他却高估了伪军的骨气,日军这边一听陈大四跑了,随即便向伪军司令柴恩波要人,柴恩波这边自然不敢得罪日本人,随后便一纸手令,让据点内的伪军将陈大四捆绑结实,亲自送到了日军的手中。

这个左右摇摆不定的陈大四,最终被日本人枪毙处决了,临刑前,他突然想起了储国恩当晚的那句劝降话:

“话不多说,你可千万别后悔了......”

       在那烽火狼烟的岁月里,有无数草根英雄,他们在晦暗之际奋起,却最终消隐于历史的长河之中。这些隐匿在历史长河之中的故事,虽然鲜为人知,却依然是当年那幅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画卷之中,不可或缺的一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