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陶瓷||耀州窑

 自华居 2023-06-11 发布于广东




瓷器的制作,受时代风格影响,能体现地域性、民俗和文化等特点;制瓷工艺是一种技术,而烧造出来的瓷器作为物质存在也表现出当时人们对精神的追求的投射。

唐代经济发达,在瓷器烧制中形成“南青北白”局面。其中,耀州窑是我国唐代烧造陶瓷釉色品种最多的窑口之一,有:黑釉瓷、白釉瓷、茶叶末釉瓷、素胎黑彩瓷、花釉瓷、黒釉剔花填白彩瓷、白釉釉上彩瓷、青瓷、青釉釉下白彩瓷,以及唐三彩等。

宋代是耀州窑发展的鼎盛时期,成品质量极高,有“巧如范金,精比琢玉”,“击其声,锵锵如也;视其色,温温如也”,“虽瓯瓷之艳丽,景瓷之细致,亦弗能相匹”等诸多美誉。

北宋元丰七年的《德应侯碑》,对耀州瓷的整体生产工艺,包括耀州窑的发展史有着详细记载。

金代采用了涩圈叠烧的新工艺,产品质朴,日趋实用。

元代开始走向没落,元之后有陈炉窑发展为大规模陶瓷窑场。陈炉窑的制瓷工艺和耀州窑一脉相承,在继承耀州窑黄堡窑场的基础上,创新成为元以后耀州窑后期的中心窑场,也是陕西最大的陶瓷窑场。

明代陈炉窑烧造产品有黑釉、白釉、白釉黑圈、白地黑花瓷等;又以烧造磁州窑系风格的白地黑花瓷最具特色。

清代创烧香黄釉系列瓷,晚清到民国期间,受景德镇影响,创烧北方土青花瓷。

新中国后创烧青花红绿彩瓷。

耀州窑的制瓷工艺承载着一千多年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制陶人智慧的结晶。

2006年,耀州窑传统制瓷工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