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言运用——“原来”在不同位置的作用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3-06-11 发布于甘肃

(20230531高三金太阳联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我打算送一件礼物给一位友人。我才忽然发现,这世界上原来有一种人,你简直无法用任何东西来增加他,他自己已是一个完美的宇宙。

也许我可以学别人一样,把猪肉干、牛肉干之类的东西当成土特产送给他。但我知道一个忙碌的、席不暇暖的人,他不可能有时间坐下来嚼零食。

他的一副眼镜架已经用了十年了,松得滑在鼻翼上,他仍然不肯换,只说:'何必呢?它跟我交朋友十年了。'

送他一点奢侈品吗?他只过最简朴的日子。任何生活里牵牵绊绊的小物件对他而言都未必有意义,他是一个经常忘记自己的人——他必须经过别人的反复提醒才会猛然意识到自己这个人的存在。

也许,我可以送他一本书,但对一个已经拥抱了这世界的人,还有什么书可以增加他的智慧?还有什么知识可以提高他的价值?

原来这世界上有一种人,你简直无法用任何东西来增加他,他自己已是一个完美的宇宙。

20.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21.文段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几乎相同,把后面一处的'原来'一词放到与前一处相同的位置好不好?为什么?(6分)

参考答案

20.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我'的友人对旧物的珍爱之情,(2分)突出其不追求物质的崇高精神。(1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应立足语境,结合材料,分析画波浪线的句子所用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结合文段内容,分析其效果即可。

21.不好。前面一句,'原来'放在'有'字前面,突出上文的'忽然发现'。(3分)后面一句,'原来'放在句首,突出'忽然发现'的正确性。(3分)(能结合文段内容,指出位置变化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揣摩、品析遣词造句艺术技巧的能力。材料选自文学作品,文学作品中的词语运用比较灵活,常常是为了达到特定表达效果而有意为之。解答此题,要准确把握整则材料的内容,必须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原来'一词在不同位置所产生的不同表达效果。

相关知识链接

一、汉语中“原来”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是表达过去的时间状语,用在句首,表明时间。

近义词:以前

反义词:现在

同类(时间状语)词:本来、以前、不久、然后等

例:原来这里一直矗立着一座巨大的雕像,(这种情况一般用“以前”,如果用“原来”的话大多是为了衬托现在,与现在作对照,现在这座雕像已经拆了)。

第二层,比如说一个人突然明白了真相,他说:原来是这样啊!

这个原来应该是副词形式

口语中我们一般用音调拐弯的“哦~”加“是这样啊”就可以了,

具有主观色彩,表明恍然大悟。

二、“原来”的用法

'原来'在句法分布上表现出很大的灵活性,可以作句子成分,也可以作连接成分,连接前后分句组成复句、连接前后句子组成句群、衔接段落组成篇章。

在句法组合上,'原来'可以与不同词类共现,可以与语气副词、关联副词、时间副词等副词共现,可以与语气词、叹词、语气助词、判断词'是'共现。

'原来'的句法特征主要表现在其灵活的句法位置和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在句中表示说话人的主观情感和主观认识,通常位于句子的最外层,充当句子的高层谓语。

语气副词'原来'是由表'本来''原先'的时间名词虚化而来,通过对词典释义及语料的整理,我们抽象出语气副词'原来'的基本语义是表示发现新情况而有所领悟的语气;其基本用法是出现在前后连贯、相对完整的语言片段中表示'解释',这种'解释'是广义的,是逻辑关系而非句法关系。它不仅包括类似于'因为'这样的严格意义上的因果关系的解释原因,还包括解释前面提到的现象;表'发现'义,起到对确实消息的解释作用,是主观认识到的原因;用作背景叙述的间接解释等。

包含'原来'的语段一般包含以下基本语义成分:存在某种现象、主观感受或疑问;解释这种现象、感受和疑惑;不再觉得奇怪或解释后的结果。

'原来'所连接的分句、句子或句群间的语义关系同样跨因果、转折、并列三大类。

语气副词'原来'的语用功能主要体现在:具有评价性功能、强调功能、指明预设和具有较强的语篇功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